機器人養老的美好年代(圖)

一次,在與一位老朋友聊天的時候,說到以後的養老問題,見多識廣的他就說:以後,沒有子女陪伴的話,也可以有機器人陪伴。現在日本已有護理、陪伴、康復機器人了。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機器人功能更強大了,除了洗衣做飯、收拾房間、端茶送水的事外,還可以為你理財、檢查治療你的身體、對你進行心理諮詢,陪你聊天、娛樂等,機器人養老以後將成為養老的新時尚。

機器人養老的美好年代(圖)


想象一下,機器人養老的年代,多美妙。看看現在的中國老人,也是可憐,子女整天忙得沒時間陪伴老人,老人的心情、情緒無法疏導、就是整日裡打牌玩遊戲也不開心,導致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緊張。有了機器人,那老人就幸福了。老人可以與機器人聊天、讓機器人看病治療,對機器人訴說自己的心情,發洩自己的情緒。而且,做子女的也省事了,可以心安理得、專心致志地忙自己的工作。空巢老人與失獨老人可以有“可靠的”機器人陪伴,生活可以自理了,再也不會為人生的不如意而痛苦、悲傷了。想想,這樣的世界也該有多美好啊!

據說,被稱為經濟動物的日本人,對機器人養老特別看好,日本國民對於機器人的接受程度較高,特別在日本相關產業政策推動下,松下、NEC等大企業專門成立老年事業部。隨著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發展,未來機器人的普及率將在世界範圍內大幅提升。大唐的時候,日本人向中國人學習,而如今,很多技術方面的事情,中國人還是在學習日本。機器人在日本的普及,中國人很快就會學過來的。

可是,美好的機器人養老年代,老人在護理、陪伴、康復機器人的全方位服務下,就能達到的人生幸福的終點嗎?

此外,老人有了機器人的幫助,生活各個方面自然便利了不少,但我們身而為人,難道就只能靠冷冰冰的沒有感情的機器人了此一生嗎?如果真是這樣,我想人類離更悲慘的命運已經不遠了。

機器人養老的美好年代(圖)

經典的美國科幻影片《黑客帝國》與《終結者》已經為我們描述了未來機器人對於人類世界毀滅性傷害的場景:在那個悲慘的時代,人類或是作為機器人的生物電池靠著吸食同類的血肉汁液而存在,生活於機器人為人類設定好的一定程序的虛幻世界裡,人生就如夢境一般,但現實對清醒的人卻是非常殘酷的。人類或是與強大的機器人軍團開戰,被無情感的機器人成批成批地殺死,倖存的人類只能如老鼠一般,生活於黑暗的地下。

機器人養老的美好年代(圖)

機器人養老的美好年代(圖)


影片也許會告訴我們,造成這種悲慘局面的根源是人類的貪婪與自私。為了人類的私慾,沒有止境的享受,造成了人類世界巨大的災難。

機器人養老的美好年代(圖)

其實,還有另一種原因,就是我們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沒有以人文關懷為基礎去開展技術創新,只是站在實用主義的立場,開發出讓人對之如大麻、鴉片一樣依賴的技術設備,最終使人失去了主觀能動性,變成機器的操作品,從而導致了人類的退化。

養老機器人固然讓老人的生活便利了許多,但如果人類一味沉迷於機器人養老,不去用心靈思考認識這個世界,一味深迷於暫時的享樂,不去用情感體驗感受這個世界,那我們人類將最終會失去“喜、怒、哀、樂”這樣的人之情感體驗。這樣好不好呢?

所謂悲傷,有哲人總結得很精到:悲傷就是源於人得不到時的一種心境。這種得不到,有時不一定指物質,可能指的是人的某一情感沒有被滿足而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一旦人的某一特定需求被滿足了,人就會從悲傷這一狀態轉化為喜悅。其實,悲傷也好,喜悅也好,都是相對的,都是人對這個世界的一種心理體驗,有了這種體驗,人才能感受到生命動態之美。從悲傷到喜悅的轉化過程就是快樂,相反則是哀傷,生命總是這樣的,人之為人,也是這樣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說得也就是人的自然屬性,也是自然法則的要求。

真正的幸福其實就是人類各種情感狀態的平衡,如果只依靠養老機器人一味得到所謂的快樂、幸福,這種快樂與幸福也只是暫時的,也是違背自然法則的。因為,人類除快樂之外的其他情感(包括悲傷)上百萬年以來早已成為了人類身體的一部分,這是沒辦法剔除的。

當然,如果我們還想追求快樂幸福的生活,我們可以試著從自古至今的音樂、美術、雕塑、文學藝術作品中,發現更加深邃的能打動我們靈魂的星光,讓自己在體驗文藝作品的過程中感受生命之美。

如果你還要說,老人家年紀都這麼大了,還要感悟什麼藝術,機器人會替我做好一切的。如果這樣講,我也無話可說了。

機器人養老的美好年代(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