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導:東晉政治家、書法家,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


蘇先生讀史|王導:東晉政治家、書法家,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


蘇先生讀史|王導:東晉政治家、書法家,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


蘇先生讀史|王導:東晉政治家、書法家,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


蘇先生讀史|王導:東晉政治家、書法家,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


蘇先生讀史|王導:東晉政治家、書法家,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


蘇先生讀史|王導:東晉政治家、書法家,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


王導(276年-339年9月7日),琅玡郡臨沂縣人。

東晉時期政治家、書法家,歷仕晉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東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

王導出身於魏晉名門“琅邪王氏”,早年便與琅玡王司馬睿友善,後建議其移鎮建鄴,又為他聯絡南方士族,安撫南渡北方士族。

東晉建立後,先拜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封武岡侯,又進位侍中、司空、假節、錄尚書事,領中書監。

與其從兄王敦一內一外,形成“王與馬,共天下”的格局。“


蘇先生讀史|王導:東晉政治家、書法家,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


受元帝遺詔輔立晉明帝。其後進位太保。明帝駕崩後,王導與外戚庾亮等共同輔政,並反對庾亮徵歷陽太守蘇峻入京。

“蘇峻之亂”平定後,駁斥眾人企圖遷都的念頭,穩定局勢。聯合太尉郗鑑繼續執政,雖與重臣陶侃、庾亮矛盾頗重,但終無大亂。

339年,王導去世,年六十四。成帝舉哀於朝堂,遣使追諡“文獻”。 葬禮規格同霍光、司馬孚,為東晉中興名臣之最。

王導善書法,以行草最佳。學習鍾繇、衛瓘之法,而能自成一格,在當時有很高的聲望。有草書《省示帖》、《改朔帖》傳世。

王導年少時就風姿飄逸,見識器量,清越弘遠。


蘇先生讀史|王導:東晉政治家、書法家,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


307年,司馬睿聽從王導的建議,出鎮建業。王導相隨南渡。王導想要在原孫吳境內建立以北方士族為骨幹的東晉,聯絡南方士族便成為極其重要的事務。王導就勸說司馬睿道:“顧榮、賀循,都是此地最具名望的人,應當結交他們來收服人心,他們兩人來了,就沒有不來的人。”

司馬睿就派王導親自去造訪賀循、顧榮,二人都應召而至。由此吳地之人望風順附,百姓歸心。

311年,漢國大將劉曜、王彌攻破洛陽,俘晉懷帝,殺王公以下士民三萬餘人,北方陷入空前的戰亂中。

中原人士到江南避難的有十分之六、七,王導勸司馬睿乘機收攬賢人君子,擴大力量以圖大事。

王導的治理方針講求清靜,常勸司馬睿克己垂範勵精圖治,輔佐君主安寧邦國。越發受司馬睿的器重,兩人之間的感情日益深厚,朝野之中都為之傾心,稱王導為“仲父”。


蘇先生讀史|王導:東晉政治家、書法家,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


大王將要建立蓋世之功勳,重新一統山河,管仲、樂毅這樣的人才,這時就會出現,不是我們這樣普普通通的臣子所能比擬的。希望大王能深謀遠慮,廣擇賢能。顧榮、賀循、紀瞻、周玘,都是南方的名士,希望大王能對他們禮敬優待,則天下可安。”司馬睿採納了王導的建議,從而逐漸贏得了南北士族的共同擁戴。

王導遷任丹陽太守,加輔國將軍。王導上奏勸諫司馬睿不要輕易賜予臣下鼓蓋等禮崇之物,讓尊卑雅俗有所區別。司馬睿下令嘉獎王導,拜他為寧遠將軍,不久又加振威將軍。

313年,晉愍帝司馬鄴即位,徵王導為吏部郎,但他沒有入朝就職。

317年,司馬睿即晉王位後,任命王導為丞相軍諮祭酒。不久拜右將軍、揚州刺史、監管江南諸軍事,又遷驃騎將軍,加散騎常侍、都督中外諸軍、領中書監、錄尚書事,假節、刺史如故。

王導上書認為“風化之本在於正人倫,人倫之正存乎設庠序”,通過建學校來教化禮儀道德、鞏固君臣及父子的綱常倫理,並以此招攬賢才,改變浮躁的風氣,最終達成司馬睿的“中興”之業。


蘇先生讀史|王導:東晉政治家、書法家,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


318年,司馬睿即皇帝位,建立東晉。受百官朝賀時,司馬睿再三請王導同坐御床受賀,王導再三辭讓不敢當,說道:“如果太陽也和地下萬物一樣,那麼老百姓該到哪裡沐浴光輝呢?”司馬睿這才作罷。

司馬睿登帝位以後,不滿琅玡王氏的驕橫,想削弱王氏勢力。實際上是對付王敦。王導因此被疏遠,一任自然安其本分,淡泊自如。

322年,王敦以反對劉隗、刁協,替王導訴冤為藉口自武昌舉兵,攻入建康,殺戴淵、刁協等,劉隗逃奔石勒,史稱“王敦之亂”。


蘇先生讀史|王導:東晉政治家、書法家,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


王導率族中兄弟子侄二十餘人,每天天亮時到臺閣處等待議罪領罰。司馬睿因王導素來忠誠正直,特地還給他朝服,並召見了他。王導叩首答謝說:“叛臣賊子,哪個朝代沒有呢,但想不到會出在我們王氏家族中。”司馬睿赤著腳走下來拉著王導的手說:“茂弘,我正要託付一國之命與你,你怎麼說這樣的話呢。”於是下詔說:“王導以大義而滅親,可以把我任安東將軍時的符節授予他。”

323年,司馬睿憂憤而死,晉明帝司馬紹繼位,王導輔政,解任揚州刺史,改拜司徒,依照曹魏時陳群輔佐魏明帝的先例。王敦以為有機可乘,又加緊圖謀篡奪,王導站在維護帝室立場堅決反擊。后王敦領兵向京師逼進,當時王敦正患病,王導率族中子弟為王敦發喪,大家都以為王敦已死,於是膽氣倍增鬥志高昂。明帝討伐王敦時,授王導假節、都督諸軍,兼領揚州刺史。

王敦之亂被討平後,王導被晉封為始興郡公,食邑三千戶,賜絹九千匹,進位太保,司徒之職依然如前,特許他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但王導堅決推辭不接受。

325年,司馬紹病死,幼主司馬衍(晉成帝)繼位,王導受顧命,與西陽王司馬羕、尚書令卞壼、車騎將軍郗鑑、領軍將軍陸曄、護軍將軍外戚庾亮、丹陽尹溫嶠共同輔政,並加羽葆鼓吹儀仗、班劍二十人。 庾亮很快借帝舅之重及太后之威而獨大。

328年,朝廷軍戰敗後,庾亮攜族人逃離京城,王導與大臣荀崧、陸曄等入宮侍衛司馬衍。蘇峻因王導德高望重,不敢加害,讓他官居原職處於自己位置之上。蘇峻想要逼迫成帝前往石頭城。


蘇先生讀史|王導:東晉政治家、書法家,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

329年,蘇峻之亂平息。戰亂之後,建康的宮殿、宗廟都被焚為灰燼。溫嶠建議遷都到豫章。

331年冬,舉行冬祭,司馬衍下詔將祭品送給王導,並說“不必下拜。”王導連連推辭不敢承受。當初,司馬衍年幼,每次見到王導,都要下拜。又曾在給王導的詔書上寫著“惶恐地說”這樣的話,中書省起草的詔書,則稱“敬問”,這以後就成了定規。正月初一,王導入朝,司馬衍還親自起來迎接,並以家人禮拜見他的妻子曹淑。

王導平素儉樸寡慾,倉中沒有積蓄的糧米,穿衣不同時穿兩件帛衣。成帝知道後,送給他布萬匹,以供他私人開支。王導體弱患病,出席不了朝會,成帝就親自到他府中,置酒設樂,然後用輿車將他接到殿裡,成帝就是這樣敬重尊崇他。

338年,又轉任中外大都督,進升太傅,又拜丞相,依照漢朝制度,罷去司徒之設,以職權歸於丞相。其妻曹氏去世,朝廷追贈以金章紫綬。

339年,王導病逝,終年六十四歲。


蘇先生讀史|王導:東晉政治家、書法家,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


王導善於體察人情,故能忍讓、調劑各方面矛盾,基本上做到和睦共處。其為政基本點就是收攬一批北方的士族作骨幹,聯絡南方士族作輔助,自己作為南北士族的首領;在自己上面,安置一個皇帝。

王導一生的事業就是調劑這些矛盾,因而造成偏安江左的局面。這個局面也是王導和晉元帝所專注和希冀的。


“鎮之以靜”,穩定人心。

強化凝聚力,不僅團結北來大族和南方當地大族,也團結中下層南北人士。

興辦學校。他從鞏固和有利於統治出發,認為只有通過學校教育,才能使“父子兄弟夫婦長幼之序順,而君臣之義固矣”,以期使“文武之道墜而復興,俎豆之儀幽而更彰”。《晉書》讚道:“觀其開設學校,在乎沸鼎之中,爰立章程,在乎櫛風之際,雖在世道多故,而規模弘遠矣。”

王導實行的“僑寄法”,成為安置了流亡士族、緩和南北士族矛盾的重要措施。


蘇先生讀史|王導:東晉政治家、書法家,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


王導晚年完全不理政務,只是簽字畫押。自己感嘆道:“人們說我糊塗,但後人會懷念我這種糊塗的。”此舉實為執行其安撫士族、緩和與長江上下游勢力矛盾的舉措。

王導十分熱愛書法。在東遷之時,把鍾繇的《宣示表》縫入袖中,誓言“貼在人在,貼亡人亡”,足見其對書法之熱愛。常教誨家族中人要尊重書法,他的堂侄“書聖”王羲之,堂侄孫王獻之,孫王珣、王珉,都是一代書法家。


蘇先生讀史|王導:東晉政治家、書法家,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