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也要帶貨了,可他敢試試帶車?試也沒用

直播帶貨,最近這段時間更火了,不為別的,就為了羅永浩抖音帶貨(說相聲),短短几天時間,已經傳遍大街小巷,更厲害的是疑似羅永浩抖音號的賬號,在沒有一條作品已經有了過百萬粉絲,而在發佈了兩天抖音後,粉絲量已經上漲到了178.2萬。

羅永浩也要帶貨了,可他敢試試帶車?試也沒用


從第一條視頻的56.8萬點贊估算,閱讀量肯定是過千萬的,這除了老羅自己的粉絲外,抖音官方的力推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這就是流量,這就是現在所有甲方都渴求的流量。

這就是為什麼開店都要開在地標建築旁,租金再貴無所謂,人流量大了自然有銷量,即便沒銷量也賺了品牌增量。


羅永浩也要帶貨了,可他敢試試帶車?試也沒用


還記得以前帶貨,是很隱晦的,是基於內容的廣告植入,很少人會以賣產品為基礎來賣產品。

隨著全民自媒體時代來臨,既然人們反感廣告,也反感廣告植入,那麼就直接點,for real點,賣貨就是賣貨,而有流量的帶貨,就成了當下很流行的短視頻模式。


事實上,也不是什麼貨都能帶的。

全網最能帶貨的,羅永浩含著金鑰匙出生,肯定能有一番作為,可是從草根開始的,還屬李佳琦。

羅永浩也要帶貨了,可他敢試試帶車?試也沒用


這個塗口紅把嘴頭塗腫的帥小夥,從那時候開始,似乎沒有他帶不了的貨,即便是買鍋翻車了,但完全不影響他繼續帶各種貨,直到他竟然大膽的接下了凱迪拉克的“帶貨業務”。

據不負責任的閒談了解,這次出場9分鐘的費用達到了300萬。

只不過這次直播將賣車變成了租車,具體情況如下:

羅永浩也要帶貨了,可他敢試試帶車?試也沒用


也就是說這次直播帶來的實際KPI轉化就約等於0了,而對於每個月花1999元來租車,和某平臺的“一成首付,租個車”實質上沒有區別。

而在直播中,真正佔據直播時間的除了“租車”之外,就是CT4的上市幾乎,不得不說雖然實際轉化幾乎為零,但賺足了眼球是真的,不得不說凱迪拉克還是很會營銷。

羅永浩也要帶貨了,可他敢試試帶車?試也沒用


那麼直播帶貨有沒有可能成為接下來汽車行業的新買車模式?

可以很確定的告訴各位,至少從目前的中國消費者購車模式來看是不太現實的。

首先,翻閱以前李佳琦的帶貨直播,在凱迪拉克出現之前,幾乎沒有一款超過1000元的產品,且絕大部分為快消品。

羅永浩也要帶貨了,可他敢試試帶車?試也沒用


也就是說,這個產品不論你買回家是好是壞,最多是下次不買就行了。

其次,直播帶貨就是源於人們沒有那麼多時間去體驗不同的產品,也很難去研究孰好孰壞,這種時候就需要一群人來幫著大家試水。

羅永浩也要帶貨了,可他敢試試帶車?試也沒用


而李佳琦最早紅起來的口紅,就是因為他真的是試了無數的口紅,關鍵還是個男的,這種實際體驗+性別反差,才讓其爆紅網絡。


關鍵點就很容易看出來了,要想直播帶貨第一是實際體驗,增加可信度,幫助消費者瞭解產品;第二是消費者不怕上當,這次買差了下次不買即可。

李佳琦這次給凱迪拉克的實際KPI轉化幾乎為零的原因也就是這兩點:

第一,他沒有駕照,更不用說開過凱迪拉克XT4和CT4了,接觸最多的可能就是上臺前研究手裡的汽車模型了。要論真實體驗,任何一位4S店的銷售都比他厲害。

羅永浩也要帶貨了,可他敢試試帶車?試也沒用


第二,不論再怎麼說消費升級,汽車對於99%的消費者來說都還是大宗物件,買一臺至少要用三五年,如果出問題了,難道去李佳琦家樓下堵門?

這時候聰明的觀眾就要站出來說了“賣不賣車不是重點,重要的是做了一波宣傳,給你們這些車評人投廣告不是一個道理嗎?”

對了,流量確實很可觀,一千多萬人在線觀看直播,即便流量摻水,除以10也很可觀了,比你去東方明珠塔打個廣告還有用。

羅永浩也要帶貨了,可他敢試試帶車?試也沒用


所以才說凱迪拉克這一步沒賣成車,但賺了知名度。

可這真的是知名度?不是拉誇品牌力?

原本凱迪拉克就已經“打骨折”了,再找來網紅帶貨,難道真的怕普通觀眾不知道你很愁賣?

你品,你細品。

如果真的李佳琦直播把汽車賣火了,車企營銷部、策劃部、廣告部、公關部就可以直接下崗了。天天恨不得睡在車裡的車評人也可以封筆了,省下的錢給羅永浩老師就行了,廠家只需要把車造出來就行了,剩下的交給直播帶貨吧。

羅永浩也要帶貨了,可他敢試試帶車?試也沒用


當然,萬事皆有可能,萬物也是相對來的,幾百塊的口紅相較於汽車來說是快消品,而汽車相較於房子來說,也勉強算是快消品了。

等哪天有人能直播帶貨賣房子,那汽車帶貨也不是不可能的。

汽車本身就是一種集大成的綜合產品,涉及的產品太多了,要想在中國人還需要貸款首款車的時候來帶貨,還是不夠現實,但也不排除成為事實,可就目前來說還不現實。

羅永浩也要帶貨了,可他敢試試帶車?試也沒用


今年2月份,國內車市受疫情影響銷量急劇下滑,就算主機廠還穩得住,經銷商也是慌得不行,畢竟他們才是真的“帶貨”達人,動不動就要囤幾千萬的產品在手上。

如何賣車,成了全國經銷商的難題,有人開始直播,有人開始退網,有人開始補貼,有人還在迷茫,可事實上誰都不知道下一個新的賣車模式長什麼樣,與其求助李佳琦,不如先把店裡消毒工作做好,讓顧客走進來就能體驗到“防生化武器”般的安全,這到嘴的鴨子還能飛了不成?

羅永浩也要帶貨了,可他敢試試帶車?試也沒用


當然,直播帶車不是不可行,只要是商品,都有無數種賣貨方式,但我更看好羅永浩,畢竟就算不買車也能去聽聽相聲,主機廠給羅老師錢,至少不會掉價,怎麼說別人當初也是有個錘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