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海關精準施策助力外貿企業 為自貿港營造良好氛圍

海口海關精準施策助力外貿企業 為自貿港營造良好氛圍

中新網海南新聞3月27日電(張振豪)3月11日,仟湖水產(海南)有限公司養殖的兩批、貨值36000美元羅非魚苗經檢驗檢疫合格,順利出口越南。這是海南羅非魚苗首次出口越南。

“海關主動聯繫出口需求,對出口羅非魚苗隨報隨檢,即檢即放,提供了極大便利。” 仟湖水產(海南)有限公司報關員鄧冬玲告訴記者。

海口海关精准施策助力外贸企业 为自贸港营造良好氛围

海口海關關員對海南口岸首批滾裝船運平行進口汽車進行查驗 馮強攝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海口海關迅速調研摸排轄區企業復工復產遇到的難題,針對性出臺《海口海關幫扶企業“防疫情、穩外貿”十六條措施》,從保障物資快速通關、延長海關辦理期限、簡化海關辦理事項、降低疫情影響等四個方面幫扶關區重點行業和中小微企業應對疫情帶來的生產經營和進出口困難,促進外貿平穩發展。

隨著海南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措施的有效落實,外貿企業復工復產加速,2月中下旬以來海南外貿秩序逐漸得到恢復。從海關統計數據來看,2月份後半個月(2月15-29日)海南外貿進出口31.8億元,同比增長24.7%。2020年1-2月,海南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貿進出口52.4億元,增長15.6%,佔41.3%。其中,對東盟進出口41.8億元,增長23.3%。

海口海关精准施策助力外贸企业 为自贸港营造良好氛围

海口海關關員開展進境快件監管工作 馮亮攝

海南經濟社會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態勢正不斷顯現,為加快海南自貿港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支持重點項目和產業復工復產

3月19日,在海口海關所屬海口港海關關員的全程監裝下,滿載著4個汽車零配件集裝箱櫃的拖車緩緩駛出,即將裝船運往伊朗,用於對已銷售車輛的售後服務維修。

本次一汽海馬汽車有限公司出口的汽車零配件將從當日開始分批運往伊朗,總值達1.5億元。

該公司報關部經理黃繼略告訴記者:“海口港海關主動協調和解決了企業外貿重櫃異地出口的問題。”

海口海关精准施策助力外贸企业 为自贸港营造良好氛围

海口海關關員對汽車零配件進行出口驗證 餘科攝

“海口海關運用‘數據+研究’深度研判海南外貿受疫情影響情況,全力支持海南外貿企業復工復產。”海口海關統計分析處處長鞠春梅向記者介紹到。

對海航集團的經營困難,海口海關採取快速辦理減免稅手續、適用免擔保措施、減免滯納金等精準措施幫扶企業渡過難關,截至3月25日,辦理進口免擔保手續16票、涉及貨值1.8億美元,助力海南航空3月15日起全線恢復海南進出港航班,為自貿港建設提供航路“加速度”。

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離島免稅業務,海口海關採取允許離島旅客因疫情原因退貨或延長提貨、驗核退還保證金時限等措施保障離島免稅網購“不打烊”。同時,加快進口免稅品單證審核,及時驗核入庫轉關進口免稅品,快速處理退貨入庫或郵寄離島商品,有效簡化流程、及時審批,保障免稅店復工後商品供應。自2月20日離島免稅門店復工營業以來,海口海關共監管三亞海棠灣離島免稅城離島免稅銷售89.4萬件、6.31億元、購物人數8.6萬人次。

海口海关精准施策助力外贸企业 为自贸港营造良好氛围

海口海關關員監管助力離島免稅店開展大規模線上復工促銷 馮亮攝

同時,該關指導首次進口企業採用“提前申報+自報自繳”模式報關進口,對進口特殊物品探索實施“先審批入倉,後核銷出倉”監管模式,簡化保稅倉庫貨物出倉手續,引導企業申請電子彙總徵稅,實現“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將藥械從報關申請到海關放行出倉時間縮短至半小時內。截至3月25日,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共進口藥械2423.5萬元。

為積極應對國內成品油市場低迷的挑戰,海口海關提前介入幫扶企業評估產品品質指標,有效規避貿易風險,優化作業流程,綜合第三方檢測結果、合格保證、風險評估創新“先放後驗”,實現高效管住、快速放行,助力海南煉化重啟自2014年停止的燃料油出口業務。自2020年1月17日首次出口至今,共幫扶企業順利出口燃料油23批次,重量6.62萬噸,貨值2992.77萬美元。釋放“保稅監管場所庫容整合”“保稅油品同船混裝運輸”監管制度創新紅利,1-2月海南出口成品油29.2億元,同比增長90.2%,佔同期海南省出口總值的61.5%,成為海南外貿新亮點。

個性化訂製幫扶舉措專職協調解難題

2月16日上午,隨著一聲鳴笛聲響起,來自卡塔爾的“勞拉號”滾裝船,裝載著430輛平行進口汽車於9點30分順利靠泊海口港碼頭。這是海口港汽車整車進口口岸首次以滾裝船運輸進口汽車,也是今年首批運抵海南整車口岸的進口車輛。

海口海關所屬海口港海關制定通關監管方案,提前瞭解進口車商進口計劃,通過微信、電話等線上“非接觸式”渠道指導企業用好提前申報、預約查驗、彙總徵稅等通關便利措施,並對該批進入綜合保稅區倉儲的進口汽車開設“綠色通道”,有效簡化一線入區申報手續,加快進口汽車通關效率。

“近期如果有進出口計劃,可隨時與海關聯繫通關。”這是海口海關所屬海口港海關綜合業務科副科長王宜泳近期對企業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一企一策”“一業一策”,圍繞“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和三大主導產業,海口海關在全面摸排企業出口難題的基礎上,根據不同企業的實際情況精準施策,大力推行“不見面網上辦公”模式,通過互聯網、辦公熱線等方式及時瞭解企業復工復產計劃及存在的困難,加強政策宣講,幫助企業用好“7×24小時預約通關”“出口貨物提前申報”等便捷通關方式,進一步激活園區發展能量,努力把園區打造成自貿港做大流量的“量點”和突出實效的“亮點”。

“這次疫情對業影響很大,海關的幫助給我們吃下了‘定心丸’。” 海南陸海港跨境電商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陳翔雲在馬村港海關報關大廳告訴記者。

記者在海口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查驗監管中心採訪時看到,化妝品、寵物食品等通過工人揀貨、分裝打包、貼快遞單等程序後被送上運輸車,快速寄給“海淘”消費者。

截至2月底,區內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的企業已全部實現復產復工。而整個2月份,馬村港海關監管放行跨境電商進口申報清單2.8萬單,同比增長2倍,儘管受疫情影響仍保持了高速增長勢頭。

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打出“穩外貿”組合拳

海口海關正幫助企業加速復工復產並堅定邁向滿負荷生產,以超常規舉措把時間搶回來、損失補回來、工期奪回來。

“劉經理,這批出口火龍果用‘單一窗口’申報,我們安排專人第一時間線上審單。”海口海關所屬三亞海關查檢科科長王彥,正在電話指導海南柔鳴紅心火龍果有限公司對一批出口歐洲的火龍果進行申報。

疫情爆發,恰逢海南熱帶水果上市之際。為應對由於交通受阻和水果批發市場停業,大量水果面臨滯銷的情況,王彥和同事一起,給轄區所有水果基地、水產企業挨個打電話、摸情況、送服務。

海關的承諾,也讓海南柔鳴紅心火龍果有限公司劉經理懸著的心放了下來。“水果對出口時限要求特別高,三亞海關安排專人對接,最大限度縮短出口時間。”

這批火龍果從申報到放行,只用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截至目前,三亞海關共完成檢驗監管出口農產品26批次,貨值580.04萬美元。

快速驗放、高效通關的背後,是海口海關進一步優化口營商環境措施的堅定決心和有力舉措。

“我們把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作為促進海南外貿健康發展的發力點,作為支持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的聚焦點,把支持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海口海關關長施宗偉說,“近期,在前期赴福州、廈門、廣州、上海等地實地調研取經的基礎上,我們專門向省政府報送了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報告。”

海口海關成立由關長任組長、分管關領導為副組長、業務職能部門及隸屬海關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專項工作方案,確定年度工作重點,逐項明晰細化措施及責任分工,並將定期研究解決難點堵點問題納入每月形勢分析及工作督查例會重點議題,同時啟動關級專項督查抓好全程督促落實。

持續鞏固壓縮整體通關時間成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深入推進“查檢合一”,全面推廣“兩步申報”改革,進一步推廣應用關稅保證保險、彙總徵稅等便利措施,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海關主要申報業務應用率達100%。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簡化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和隨附單證,積極參與企業註銷“一網”服務,實行全省原產地簽證一體化辦理,實現海關行政審批事項100%“一個窗口”和網上全流程辦理。

2020年2月,海南口岸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降為57.4小時和1.81小時,較2017年壓縮達54.78%和98.33%,優於國務院提出的目標要求,特別是海關監管環節進、出口通關時間分別降至7.79小時和0.16小時,佔全省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的比重進一步降至13.57%和8.84%。

在保障企業及時順利申辦各類原產地證書方面,海口海關推出了一系列便利措施。大力推行自助打印,提高轄區企業自助打印使用率,只要有網絡、打印機,不受時間、地點限制,企業可365天24小時足不出戶自行打印出口原產地證書,實現原產地業務辦理全流程“零見面”;對於不能自助打印的證書,海關採取預約辦理、投取證書等模式,最大限度減少疫情期間人員聚集,為外貿企業安全復工保駕護航。

2月3日以來,海口海關已為企業簽發原產地證書1051份,簽證貨值8137.4萬美元,預計為企業減免進口關稅約406.87萬美元。(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