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騙局、遊戲誤充,家長們要小心

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學生們紛紛在家中開啟網課模式。


網課騙局、遊戲誤充,家長們要小心


然而,近期全國各地陸續發生多起利用網課實施的詐騙案件,已有不少學生、家長上當受騙。


案例1

江蘇省某幼兒園的家長們在班級QQ群中收到了一條“陳老師”發佈的收費通知,“陳老師”通知:因疫情影響,現開始收取幼兒園學費,統一掃二維碼付款後截圖發群裡。“陳老師”還特別強調:教育局有補貼,限定名額優惠,每人2395元。等真的陳老師發現的時候,已經有不少家長掃碼支付了所謂的學費。經公安機關調查,群裡共有13名家長被騙,損失學費3萬餘元。


案例2

廣東惠州某初中生在家裡用媽媽的手機上網課,突然手機彈出一條陌生人發來的信息。她打開一看,有人聲稱:可以用小金額投入,來實現大回報,只要私聊我掃碼即可,名額有限,先到先得。對方讓她用爸媽的手機掃二維碼刷單,然後會將本金和佣金馬上返給她。經過一番操作之後,她真的收到了本金和佣金。於是,對方又鼓動她繼續刷單,告訴她佣金會更高。刷完後,對方又以“系統出問題了”為由,要求直接轉賬。該學生在騙子誘惑之下,又刷了三單。最後騙子將其拉黑,詐騙金額達19萬元。


案例3

河北某市劉女士的兒子小劉最近一直在用媽媽的手機玩網遊。小劉通過微信很“幸運”地碰到了一個帶他玩遊戲的“師傅”,兩人經常在微信和語音聊天室裡聊遊戲。一天,所謂的“師傅”聲稱可給他更換遊戲的皮膚。在“師傅”的語音指揮下,小劉稀裡糊塗就把媽媽微信及微信綁定的銀行卡里的6萬元錢全部轉入對方賬戶中。


網課騙局、遊戲誤充,家長們要小心


居家上網課期間,不要給騙子可乘之機,家長們一定要警惕!一般來說,騙子實施網課詐騙時有如下套路


套路一


冒充學生家長混進班級群,進群后修改頭像冒充老師,編造各種理由要求繳納學費、資料費等費用,並提供支付二維碼,要求家長掃碼繳費,騙取資金後退出群聊。


套路二


利用未成年人防騙意識差,誘騙未成年人進行網絡刷單、遊戲充值,然後通過手機支付,詐騙家長手機中綁定的現金。


防範網課詐騙,家長和老師要充分負起責任,並做好以下幾點:


1、在班級的微信群或者QQ群中,家長在收到任何掃碼交學費的消息時,切勿急於匯款,一定要直接與班主任或校方核實真偽;


2、家長在給孩子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時,務必注意財產安全。用於網課學習的電子設備取消綁定支付功能,或者設置相對安全性更高的支付密碼;


3、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增強未成年人防範意識,普及相關詐騙常識,告誡孩子不要胡亂點擊網站鏈接及掃碼轉賬,如遭遇詐騙應第一時間告知家長;


4、遭遇詐騙後第一時間保留支付記錄、微信、QQ短信等聊天信息截圖等證據。第一時間報警,尋求警方幫助;


5、老師們定時核查本班級的微信群、QQ群成員身份,對身份存疑的儘快清除出群。同時開啟入群驗證功能,避免陌生人隨意加入班級群。


詐騙手法日益新,家長務必要小心。


網課騙局、遊戲誤充,家長們要小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