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產業今年開局怎麼打?華為開發者大會:聚焦多樣性算力與ARM平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7日訊 “2020年一開局就是逆風局,逆風局怎麼打呢?”在27日舉行的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Cloud)上,華為對這個全社會都關注的命題,給出了自己答案。華為雲計算BG總裁侯金龍在會上表示,數字時代的世界正在呼喚多樣性的算力。華為芯片和硬件戰略Fellow 艾偉指出,要在計算產業大變化的時代獲得先機需要聚焦ARM平臺。

鯤鵬+?騰雙引擎戰略助力滿足計算新需求

如今,算力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算力的投入,將會對經濟發展帶來成倍的拉動效應,比如在製造行業裡面,一美元算力的投入,可以帶來4美元最終的產出。

然而,當世界邁入數字時代,傳統的計算已經無法滿足新的需求。“計算架構進入了創新的黃金時代,世界正在呼喚多樣性的算力。”侯金龍表示。

他認為,這種多樣性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異構計算,即從通用的CPU走向與ARM NPU、GPU一起的並行計算和分佈式計算;二是算力跟著數據走,實現雲、邊、端的協同計算;三是,以AI為基礎的暴力計算,“我們預計到2025年數據中心的算力AI將佔據80%以上”;四是泛在計算,即算力將在雲、邊、端,以及嵌入式系統內無處不在。

侯金龍稱,華為在去年正式發佈的鯤鵬+?騰雙引擎計算戰略可以很好的滿足這些需求,“鯤鵬是通用處理器,?騰是AI處理器。 我們計算產業發展的策略是硬件開放,軟件開源,使能合作伙伴。”

侯金龍介紹稱,在硬件開放方面,華為聚焦做好芯片、板卡和主板,使能合作伙伴,優先推出自己品牌的整機系統,目前在全球已經有11家合作伙伴,推出了基於鯤鵬主板的服務器和PC產品,比如黃河、蒼梧天工,紫光恆運,湘江、同方等已經批量上市。

在軟件開源上,openEuler 20.03 LTS版本正式上線,麒麟軟件、普華基礎軟件、統信軟件、中科院軟件所宣佈發佈基於openEuler的商用版本操作系統。

在使能合作伙伴方面,華為在全球已有超過600家ISV合作伙伴,以及超過1500款通過鯤鵬認證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我們希望用三年的時間,讓90%的應用都能跑到鯤鵬的計算平臺上。”侯金龍稱。

聚焦ARM平臺發展 搶佔計算產業大變化先機

“我們如何在這樣一個大的計算產業變化時代獲得先機?”艾偉認為,首先要關注到今天算力格局的變化,ARM平臺已經成為最大的算力架構,基於ARM指令的處理器總算力輸出達到全球82%,而且還在呈現加速發展的趨勢,ARM重現X86的替換性和顛覆性發展是很有可能的。

其次,要注意到ARM通過多核路徑可以更好的突破提高CPU算力的瓶頸。“當我們推出第一代鯤鵬916的時候,我們提出了32核的處理器,去年鯤鵬920的時候,我們把處理器CPU核數提高到64核。”艾偉稱。

據悉,華為已經在操作系統、中間件、軟件開發工具等各個方面逐步充實了ARM上基本的軟件平臺支持。“我們已經完全具備了完整的軟件開發平臺和工具環境了。我們相信在一個全ARM的開發環境,以及全ARM的應用運行部署環境上,我們的軟件工程師會得到更高效率。”艾偉如是說。

本文源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