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強:人的兩種存在狀態

我們的存在有兩種狀態。

一種是著眼於這個世界應該是什麼。

另一種是著眼於這個世界本來是什麼。

先說第一種。這個世界應該是什麼。

在這種狀態中,我們就活在事物的世界裡,為物或者為他人而活著,不斷地追逐自身慾望或不斷地求的他人認可,最終迷失在了“他者”之中,任由這個世界擺佈。在這狀態中,我們的信仰,信念,三觀,都是朋友親人或本能所塑造。(這個他者可能是父母,伴侶,朋友,同事等等)

這種狀態裡,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是,自己永遠都不夠好,匱乏感隨身。我們一生都嘗試著解決慾求不滿的問題,大腦總是想著從“這裡”到達“那裡”。

就像題主一樣,她問:怎樣才能積極的生活?

她就是想從這裡(不積極)到那裡(積極)。

然而,想法和現實,永遠都是割裂的,它們是二元的兩個世界,一個是大腦,一個是事實,是不同的兩條路徑,可以說,在二元裡,想法永遠也不會成為現實。

除非,想法和現實能統一,變成一元世界,就像古人說的,知行合一。知行意都是同頻率的,自然想法和現實就同步了,成為了一元的世界。

說簡單一點呢,就是知道只是知道,不自我實踐,知道的,永遠都只是幻想,不會成真。

再說第二種存在狀態。這個世界本來是什麼。

在這種存在狀態中,我們不再試圖將“這裡”變為“那裡”,我們能接受這個世界,接受我們自己最真實的樣子,不再有任何不滿。

在這種狀態中,是由存在、由生命、由我來主導的。我,就是這個世界的創造者,我對自身生命的存在負有責任。我們只有在這種模式中,才會創造自我,才能掌握改變自己的力量。

我們能誠實的對待自己,接納自己真實的樣子,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我們意識到,我們是這個世界的主導者,創造了自己的過去,並且還正在創造未來,我們對自己的狀態,將不會有任何困惑。

要做到這個狀態,只需要一點,對自己誠實即可。只要能做到對自己誠實,便可無堅不摧。

在這種存在狀態中,我們是主動、積極的,“創造”本身就是一個“積極”的過程。(這個積極,不是指情緒,而是存在、生命的狀態)

而第一種狀態,它意識不到是自己創造了這個世界,他們都是為了某物或他人轉來轉去,永遠都活在慾求不滿和迎合別人的世界裡,他們被世界推著走。所以,他們傾向於逃避、沉淪、困惑,常常通過隨波逐流來逃避做出選擇。他們通常都和大家“一樣”,一樣的生活,一樣的思想,一樣的行為...

李文強:人的兩種存在狀態

李文強:人的兩種存在狀態

所以呢?

要想改變自己,接納自己,就要調整生存狀態,準確的說,是重新選擇生存狀態。把以前的狀態徹底丟棄,這個過程是痛苦的。因為那種狀態是自己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創造的,裡面有父母,有朋友,有自己熱愛的某物,還有“自己”,也只有把這些都通通“殺掉”才能進入第二種狀態,不然只是從兩種狀態中不斷徘徊...

然而,這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涅槃,痛苦至極。

因為,殺死的是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