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油增多不必驚慌 油氣分離器瞭解一下

隨著本田CR-V發動機機油增多召回的曝光,國內的汽車用戶忽然發現,除了大眾的燒機油之外,還有一個詞叫做機油增多。於是有人要問了,本田的發動機會自己製造機油?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機油增多,其實是被稱為燃油稀釋的現象,增多的也不是機油,而是機油中混入了燃油,造成機油增多的現象。

為什麼會機油增多?

機油增多不必驚慌 油氣分離器瞭解一下

燃油稀釋主要是由於直噴發動機,直接將汽油噴入氣缸內點燃。在噴射過程中會有少量燃油噴射到氣缸壁上,由於溫度過低和未參與燃燒的油氣凝結成油滴,沿著氣缸壁,經過它與活塞環之間的間隙進入油底盒。發動機由於低溫補償,會增加噴油量,使這一現象進一步加劇。因此在低溫情況下,直噴發動機出現燃油稀釋,基本是不可避免的現象。直噴發動機還沒有成為主流的時代,由於燃油是噴射到進氣歧管中,與空氣形成混合氣進入到氣缸之內,減少了直接接觸氣缸壁的可能,燃油稀釋現象並不突出。

機油增多不必驚慌 油氣分離器瞭解一下

現代發動機都配有曲軸箱強制通風系統。發動機正常工作溫度下,汽油極易會發成油氣,與通過竄氣進入曲軸箱的燃燒廢氣和少量水汽一起積聚在曲軸箱中。強制通風系統通過引入空濾中的新鮮空氣,通過PCV閥將這部分氣體吹入進氣道再次參與燃燒。為了避免燒機油和機油增多,在PCV閥附還配備了油氣分離器,機油冷卻回收。當然無論何種形式的油氣分離器,都不能夠做到100%的回收。

由於油氣分離器需要達到一定溫度,讓混在機油中的汽油揮發成氣體才能夠發揮最大效率。多數發動機在低溫環境下工作都會產生燃油稀釋,也就是機油增多現象。特別是在低溫下,短途低速行駛。由於發動機工作溫度過低,強制通風系統無法完全發揮作用,而燃油不斷進入油底盒之中,很容易造成燃油稀釋的現象。

機油增多正常嗎?

機油增多不必驚慌 油氣分離器瞭解一下

這裡借用一下其他媒體的冬季測試結果,所有參與測試的車型都出現了燃油稀釋現象。這份數據不是憑肉眼看出來的,而是通過專業儀器測量得到的精確數值。所以在寒冷地區,尤其是小排量直噴發動機,燃油稀釋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對於多數發動機而言,只需注意在低溫環境下使用時,做好熱車和保溫工作,基本就不會有此類問題發生了。

燃油稀釋會造成發動機機油粘度的改變,從而造成潤滑效率的下降。在汽車主機廠研發發動機時,燃油稀釋的程度也是一個重要的檢測指標。一般認為10%以下的燃油稀釋,不會對機油粘度造成損害,對發動機正常工作不會造成影響。但是如果超過了這個指標,就說明發動機出現了問題,需要到專業的修理廠進行檢測。

本田的機油增多是哪出了問題?

機油增多不必驚慌 油氣分離器瞭解一下

CR-V這種通過肉眼觀察,就能發現明顯機油增多的現象,顯然是會對發動機造成負面影響的。本田給出的官方解釋是2017款CR-V搭載的是1.5T缸內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在發動機壓縮過程中,會有一部分附著在氣缸內壁上的汽油,在壓力作用下進入機油箱,隨著發動機運轉,機油溫度升高,這部分汽油會揮發,並進入燃燒室再次燃燒排放出去。但如果機油溫度低,汽油揮發慢,就會導致部分汽油殘留在機油中,導致機油液麵升高。這與我們前面介紹的燃油稀釋原理,基本一致。

機油增多不必驚慌 油氣分離器瞭解一下

本田的這款1.5TGDI發動機問題明顯,可能還是與設計有關。在1.5GDI的基礎之上,扭矩和熱效率大幅提升,必然需要提升噴油量和噴射脈寬以及壓力,在氣缸壁凝結的機會自然也就增大了。另外1.5TGDI採用了側置噴油嘴的設計,好處是能夠藉助氣缸內的進氣氣流形成縱向滾流,讓混合更加充分提高燃燒效率。但是側置也增加了油氣直接接觸氣缸壁的可能,在低溫下也更容易形成凝結。

燃油稀釋後,在油氣分離器的標定方面,大眾採取的策略是少回收,部分機油進入氣缸燃燒,造成了燒機油的現象。而本田很可能設定了過高的回收效率,將汽油和部分其他雜質攔截回了油底盒之中。

​在疫情期間,又是恰逢冬季。多數車主都很少出門,即使出門也是採購生活必需品。這就滿足了低溫、低速以及短途行駛三個條件,很容易造成機油稀釋現象。在不少論壇上,也有少量豐田車主反應發現機油增多的問題。特別是豐田的混合動力車型,由於電動機的存在,發動機工作時間更短,也需要更長的里程進入正常的工作溫度,讓油氣分離器充分發揮作用。發現機油增多不必恐慌,多數情況下,正常行駛一段時間,達到正常工作溫度後,車輛的油氣分離系統是能夠分離出機油內的汽油的。少量的機油稀釋,短時間內也不會對發動機造成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