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場疫災,出外戴口罩,分餐制要成為國人的習慣,你贊同嗎?

君臨蜀漢


分餐制沒必要吧?“共用筷子”應該成為制度和習慣,多人用自己的餐具共吃一盤菜共享一碗湯真的不好。


高瞻瞧瞧59557528


年輕時經常和別人在飯店吃飯後來知道其中一人有乙肝,我馬上就到醫院驗血檢查之後的報告顯示我被乙肝病毒感染了,6年前檢查胃裡有幽門螺桿菌經吃藥已全愈,從這以後我就開始分餐制而且每年查一次幽門螺桿菌一切正常,分餐:制對每個人的健康都有好處


老王4320


這個不應該覺得奇怪的事情,上世紀五十年代全國開展“講衛生運動”時,就實行過分餐和公筷制。我記得我們家就是使用公筷,即衛生又減少疾病的相互傳染,是一件很值得提倡的事。

我覺得這次疫情,是一個對社會,對人們的一些陋習加以改變的機會,也是提高全民素質的一個機會。建議全社會,從上到下,從公眾場合到家庭。都有必要作出徹底的改變。

一,減少國人聚會大吃大喝的習慣,節約糧食,節約資源。應該真正的深入個人、家庭、社會生活之中。

二,公共餐廳、食堂,大力提倡“自助餐廳”制。減少浪費,減少共同就餐“眾筷進盤”的陋習。

三,家庭儘量少聚會,少請客。家庭成員養成“分餐和共筷制”,不要以此覺得“親情疏遠”,應該明白感情,不應該是隻有“吃喝”。若是那樣那不叫做“感情”,只有“酒肉”關係。

四,習慣必須要堅持,鼓勵,社會輿論導向。從上到下的尊守,把這種良好的習慣,當作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加以傳承、發揚。過去,是因為食物短缺,希望"共席而餐",而現在是應該改變的時候了。


老袁19901113


我的觀點有點不同,加強自己的保護意識到啥時候都是不錯的。今天全國性的新冠疫情,好像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就是要儘量要避開人群特別是陌生人,少交流,少聚會等等,甚至於對親朋聚餐也進入了反思之列,我感覺有點過了。人類最大屬性就是群居,離開人際交流是生活不了的。特別是現代社會,交通工具高度發達,人的流動性越來越強,工作崗位人需要交流,公共場所人聲鼎沸熙來攘往,這些都是迴避不了的現實。細想一下,真的把我們每個人都孤立起來,生活還有意思嗎?所以,對疫情的反思是對的,無可厚非,但不能違揹人性。最關鍵的是增強公共環境保護的應急機智,強化居民健康的防護系統,提高你我的自我保護意識才是根本。


膚淺的感悟


非常贊同,以後戴口罩要成為一個習慣,別人都帶了,你不戴口罩都不好意思。分餐估計還不得行,因為骨子裡就沒有分餐這個概念,除非食堂,外賣,盒飯這種便餐可能分餐,家庭聚會,各種宴會這些可能不會分餐。估計從此疫情以後各種聚會應該都會相應減少。






雷神野釣


只要病毒答應不再來,也不派兄弟姐妹來,其他的事都好說,萬事好商量。畢竟它一來,不僅會面臨傳染和被傳染,還會被迫親情疏離,生命也會受到威脅,另外,居家“拘留”般的滋味,也實在是不好受。



冰城川赫說


口罩如果不是去醫院、有汙染的地方、或者是空氣不好,戴不戴,個人自願。

但是,分餐~勢在必行。現在的人,吃東西不講究,飯桌上沒規矩的太多了,要真的由此改成為分餐,那可就是“功德無量”,利人利己,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支持!支持!支持!舉雙手,堅決支持!


天天一胡胡一天


我當然贊同。而且,我還建議取消一定的宴請,取消鄉友、學友、戰友等過多的聚會。順便取消一定的宴請會減少很多毫無意義攀比的人情債大有好處。



黃俊明85459436


出門戴口罩,上班自己帶飯,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著想,這樣比較保險。



雨巷77077823


分餐很有必要,岳父家一直分餐,剛開始不習慣,後來才知道岳母覺得年紀大的人可能口腔衛生一般,而且怕幽門螺旋桿菌交叉傳播,一點點的我也就習慣了。其實我們對於傳統的改變,或多或少的都會有一些不適應,但應該用開放和發展的眼光面對當代社會的所有問題!傳統並不是因循守舊的藉口,破舊立新,放下那些無謂的因循守舊才是正途。裹腳,火葬,也曾是傳統,也要堅持?煙花燃放也一樣,改停就停,精華與糟粕不難分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