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垃圾箱旁還能“自給自足”義烏一批新型報刊亭即將拔地而起

建在垃圾箱旁還能“自給自足”義烏一批新型報刊亭即將拔地而起

報刊亭曾經是幾代人的記憶,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報刊亭退出了市場。3月26日,一座全新的報刊亭在義烏蘇溪鎮羅杉路開始營業。許多市民感慨,這道消失了許多年的城市風景線,終於回來了!

建在垃圾箱旁还能“自给自足”义乌一批新型报刊亭即将拔地而起

然而,蘇溪這座報刊亭的“復出”,卻是“不走尋常路”。記者注意到,這座位於羅杉路垃圾分類“兩定四分”點一側的報刊亭外觀嶄新,內部的貨架上整齊擺放著刊物和飲料食品,外部還增添了廣告欄,讓人眼前一亮。目前,這座報刊亭已經能夠“自給自足”維持生計。

蘇溪鎮城鄉管理服務辦公室主任季歡慶介紹,此次“復出”的報刊亭不再交由私人承包,而是由蘇溪鎮下屬的蘇潔公司運營,報亭工作人員由蘇潔公司委派。

建在垃圾箱旁还能“自给自足”义乌一批新型报刊亭即将拔地而起

“以前每天在這裡監督轄區居民垃圾分類工作,累了就在隔壁找個歇腳的地方,現在有了報刊亭,閒暇時我還可以在亭子裡看書讀報。”舒靜是蘇潔公司的員工,現在,他除了做好羅杉路垃圾分類“兩定四分”的監督工作,還擔任起了報刊亭的“亭長”,看似冷冰冰的監督工作,如今成了暖心的服務。

據瞭解,義烏蘇溪鎮在全面建設美麗城鎮、推行垃圾分類“兩定四分”法的過程中,農村、小區、企業都有管理的主體,人流集中的街區店面一直以來缺少管理主體,存在垃圾分類亭管理落實難、成本高、長效無保障問題。

建在垃圾箱旁还能“自给自足”义乌一批新型报刊亭即将拔地而起

如何把人流轉化為客流,實現有效管理與創收雙贏?對此,蘇溪鎮創新“以亭養亭”的形式,在街區店面的垃圾分類投放點旁邊設立報刊亭,由蘇潔公司運營,不僅為垃圾分類亭多功能化增加了靚麗元素,還節省了長效管理上的人力和財力的成本。

“報刊亭屬於一個黨政媒體文化的輸出口,整體改造後疊加了很多功能,如垃圾分類監督崗、公益廣告宣傳崗,這都賦予了報刊亭更多的職責和內涵。”季歡慶說,接下來,蘇溪鎮街區內的其餘11個垃圾分類點位邊上的報刊亭也將陸續上線,後期還會疊加更多的便民功能。不同的位置地點,服務特色也有所差別,蘇溪將力爭把報刊亭打造成一個給老百姓提供更多便捷、優質服務的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