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吵完架,媽媽半夜轉身跳樓自殺,是什麼“擊垮”了父母?

文|李莉育兒日記

現在有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間會有爭論的存在。因為父母的想法和孩子們的想法總是存在分歧。兩個人又都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對方,這樣就會使得對方非常的不滿,這樣的爭論,對雙方的心理影響都是非常的不利。

小剛的媽媽張女士對他的學習情況非常的看重。日常生活中也培養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小剛的成績一直是名列前茅。再步入初中之後的第一次考試,小剛的成績出現了大幅度下降,由於考試的失利,小剛心裡受到了影響,產生了厭學的情緒。

和孩子吵完架,媽媽半夜轉身跳樓自殺,是什麼“擊垮”了父母?

張女士經過和小剛的協調,決定讓小剛去放鬆一段時間。張女士想通過放鬆的方式,減輕小剛的心理負擔,讓他重新找回原來的學習狀態。可是事與願違,小剛在外玩兒過一陣之後,回到家中,仍然拒絕上學。張女士和小剛進行了激烈的爭論。

而爸爸擔心小剛的身體狀況,於是晚上就陪小剛一起入睡。可是第二天發生了讓大家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張女士竟然半夜轉身跳樓自殺了。不禁就會有人問到:為什麼這樣一個“簡單”的爭論就會擊垮張女士呢?父母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麼溝通呢?其實摧毀一個家長真的很簡單。

和孩子吵完架,媽媽半夜轉身跳樓自殺,是什麼“擊垮”了父母?

和孩子吵架讓父母崩潰的原因:

①孩子的童言無忌

畢竟是孩子,他們不知道語言的力量有多麼的強大。很多孩子在和父母的爭論當中,想用語言打敗父母。他們會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威風”的事情。對於如何進行有效溝通,他們是不明確。對語言的把控能力也是非常的弱。

但是孩子的童言無忌會讓父母感到非常的為難。在某些時刻,會對她們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傷害。雖然孩子是無心的,但是有些父母會當真,語言的攻擊力還是不可小覷的。

和孩子吵完架,媽媽半夜轉身跳樓自殺,是什麼“擊垮”了父母?

②多層不良情緒的積壓

父母的精力不可能都放在家裡,他們還有工作,要進行交際。在工作方面,各種事情都會給他們造成相應的壓力,本身回到家庭之中,就是一個釋放壓力的過程。但是如果再加上和孩子的爭論,那些沒有得到釋放的壓力會逐漸被放大。

這裡並不是說孩子和父母的爭論是讓父母崩潰的原因。其實是導火索,是讓父母崩潰的加速劑。父母的情緒也需要得到孩子的理解,而當孩子沒有這種表現時,父母會通常在內心難過,感到孤獨。

和孩子吵完架,媽媽半夜轉身跳樓自殺,是什麼“擊垮”了父母?

父母應該如何與孩子進行交談:

①情緒平穩,態度隨和

家長在和孩子談話之前,如果自己的情緒沒有得到一個很好的平復,這時候應該和孩子保持相應的距離,不要著急進行談話。給自己心情一個平復的時間,等到情緒穩定平和,然後選擇用恰當的方式與孩子進行交談。

②學會聆聽,給予鼓勵

很多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父母就是領導者。要求孩子百分百地順從自己,聽取自己的建議。但是,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對於某些事情,他們也有自己的處理方法,雖然大多數情況下不正確,但是父母也應該聽取孩子的意見,然後再對症下藥。

和孩子吵完架,媽媽半夜轉身跳樓自殺,是什麼“擊垮”了父母?

況且,孩子的想法也不一定就是錯的。應該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對事情進行分析,這樣才能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總之,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不恰當的方式就是吵架。毫無意義的爭論並不會解決問題,只會增加雙方之間的嫌隙,吵架式的教育方式,孩子對父母不會理解,因此更不會去接受。所以父母應當學會以正確的方式去和孩子溝通。這樣才能做到雙贏!

和孩子吵完架,媽媽半夜轉身跳樓自殺,是什麼“擊垮”了父母?

您是否有更好的教育方式,歡迎下方留言評論,一起來討論一下!

——————————

關注【李莉育兒日記】,棘手的育兒難題和倍感幸福的育兒瞬間,都能得到幫助和回應,經歷和經驗可能不同,但我們愛孩子的心始終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