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生:以愛之名 放飛公益夢想

王國生:以愛之名 放飛公益夢想


王國生:以愛之名 放飛公益夢想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夢想,或翱翔九天,或引頸高歌,或星月漫步,當記者問王國生:“你的夢想是什麼?”他略帶羞澀地回道:“我是一名中國人,在這放飛中國夢的黃金時代,我想踏踏實實為生我、養我的父老鄉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解他們之所困,急他們之所急。”

王國生:以愛之名 放飛公益夢想


今年剛步入不惑之年的王國生是珥陵鎮的一名自由職業者,在平凡身份的背後,身形高大健碩的他還是一名熱心公益的義工,多年來一直與同伴們默默地為珥陵鎮範圍內的貧困家庭送去幫助,盡己所能地改善他們的生活,在群眾間贏得了較好的口碑。

說起自己投身公益的起因,王國生笑著告訴記者,自己的奶奶今年已經91歲高齡了,可老太太精神矍鑠,臉上總是洋溢著和藹可親的笑容。“在我的記憶裡,哪怕再苦再累,奶奶從來不會埋怨一句,哪怕自己節衣縮食,也要慷慨解囊,就像眼裡揉不進沙子一樣,看不得別人陷入困境”。王國生說,在他年少時,家家戶戶的生活條件都不是很好,但誰家有困難,奶奶總是盡力去幫,而這一幕幕都深深紮根在了王國生的心裡,滋長出了愛的善根。

王國生:以愛之名 放飛公益夢想


“我是2015年回到丹陽的,之前一直在鎮江從事酒店管理工作,第一次真正接觸公益所幫助的對象就是酒店裡的同事。”幾年前,王國生在鎮江從事酒店管理工作時,手下一名員工被查出腎病,其年幼的兒子又患了白血病,一家人奔波勞累,走投無路,因病致貧。得知這一消息後,王國生第一時間伸出了愛心之手,先是自己掏腰包,從經濟上資助他們、精神上安慰他們,隨後又發動員工、親朋好友以及社會上的有識之士對他們進行了集體救助,“這件事就好似一道強光,使深藏於心的善根及時得到了陽光的普照。”王國生說,正是由於這次救助,他開始思考,一人綿薄之力何以安處?直到不久後,他發現自己的好友在朋友圈發起公益募捐,幾番交流之下,2015年,他回到家鄉珥陵,結束了孤身做公益的路途,並在2016年正式加入了“如意慈善公益服務團”,隨後又在大家的一致推薦下擔任珥陵分會會長。“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家鄉做起,一步一步去幫助越來越多的人,公益夢想越來越大,越來越強。”

不同於企業家的“大手筆”,王國生的“熱心腸”更多地體現在照顧困境兒童與空巢老人的實際行動中。“因為兒童是家庭的未來,也是國家的未來。”王國生告訴記者,珥陵鎮位於丹陽南部,多數家庭主要以務農為生,因病致貧現象明顯,所以他與服務團的其他會員總會格外關注與幫扶這些家庭,“因為地處偏遠或知識水平有限,一些家長在孩子遭遇意外或疾患重病時並不知道可以向相關部門尋求幫助,就比如為殘疾兒童辦理殘疾證之後可以領到補貼,孩子突患大病可以申請慈善救助金等等,所以我們每次去看望他們的同時還會向他們及時講解適宜他們的相關政策,並幫助他們辦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他們的生活。”

無獨有偶,幫扶空巢老人也是王國生長期堅持的公益活動,“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便是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去年,在熟人的告知下,王國生得知家住雲林的96歲劉老太長年孤身一人後就組織珥陵分會的義工們一起前去看望。“第一次見到老人,她正一個人躺在床上,床邊放著一個臉盆,臉盆裡是一堆已經長毛的黃豆,屋子裡亂糟糟的,還散發著一股異味,和老人說話,她也不怎麼回應,雙眼呆滯,幾名女義工看到這場景,眼眶一下就紅了。”後來,王國生和同伴們接連來了三天,分工協作,不僅將劉老太全身上下清理乾淨,還將屋子的裡裡外外給拾掇了一番,令劉老太感動得直掉眼淚。

就這樣,如意公益慈善服務團珥陵分會成立沒多久,王國生就帶領義工們先後幫扶了先天重病的左留筍、意外重傷致殘的李飛躍以及外來務工卻慘遭車禍的梁煥修等等,讓“如意慈善”的愛心之種播撒至珥陵的諸多角落,並在放飛自己夢想的同時啟發引領了眾多家人、同學與朋友一起投身公益的懷抱,共同前進,潤物無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