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單、降薪、停工”爆發!項目擱淺,無單可做,行業寒春來臨?

3月18日,現有員工1200多人的大型玩具製造商泛達玩具因歐美取消訂單

宣告結業。  

3月21日,擁有4000名員工的知名品牌Cosonic耳機制造商佳禾電子因疫情宣告工人全部降薪或清退出廠。

當天,東莞某大型製造企業因最大客戶美國FOSSIL全部取消訂單,不得不宣告放假三個月,前途命運堪憂。


一波平 一波起

3月末,剛剛扛過國內延遲復產復工的第一波壓力中走出來的外貿企業,又迎來了第二波洪流:訂單取消!

“退單、降薪、停工”爆發!項目擱淺,無單可做,行業寒春來臨?

中國近五千萬外貿從業人員正在集體承擔壓力。而2019年,中國外貿企業對GDP的貢獻是10%。網傳富士康、長城開發,深越,德同興,思坎普,啟悅,南德普,恩斯邁,比亞迪等知名企業相繼縮減或停止了用工,也間接體現出了訂單的需求量確實有所下降。

受新冠疫情所影響,大量與歐洲擁有貿易往來業務的國內企業營業額收到無以倫比的衝擊。

“退單、降薪、停工”爆發!項目擱淺,無單可做,行業寒春來臨?

“退單、降薪、停工”爆發!項目擱淺,無單可做,行業寒春來臨?

“退單、降薪、停工”爆發!項目擱淺,無單可做,行業寒春來臨?

“退單、降薪、停工”爆發!項目擱淺,無單可做,行業寒春來臨?

汽車生產線也受到衝擊。以大眾、奔馳、雷諾、標緻雪鐵龍、通用、福特、菲亞特·克萊斯勒等為代表的多個汽車品牌宣佈“停產避險”。而據不完全統計,全球範圍內,包括戴姆勒、大眾、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FCA)、標緻雪鐵龍集團(PSA)等在內的12家海外車企已經關停或計劃關停的工廠將超過100家。這是10年來最嚴重的生產中斷。

“退單、降薪、停工”爆發!項目擱淺,無單可做,行業寒春來臨?

國外封城阻斷,下游行業的訂單大幅驟降,有些出口受阻的原材料企業不得不選擇出口轉內銷。但為了滿足國外客戶的供應商標準,一般外貿工廠從軟件到硬件標準都比國內高,成本也會相應偏高,轉內銷時在價格上並沒有優勢。

此外,原油暴跌導致化工原材料降價,而不少企業並沒有瘋狂囤貨,一名企業負責人表示:

原材料一天一個價,越跌越不敢買,訂單不多,庫存很容易貶值,而且佔用太多的資金,限制了現金流。


全球石油行業進入寒春

幾乎所有行業都在消減開支成本,在大環境導致生產動力孱弱的刺激之下,全球石油行業也不能逃離寒春的來臨。

WTI價格從一月份的今年最高點65美元降到近期的20美元左右,跌幅高達70%;

布倫特價格從今年最高點71美元降至近期28美元左右,跌幅達65%;

美國標普500指數從2月份的最高點3393降到近期的2229,最高跌幅達到34%。

而同期幾家國際大型石油公司的市值最高跌幅為:殼牌69%,埃克森美孚57%,道達爾61%,雪佛龍58%...市值蒸發的比例比標普500多了近一倍!

“退單、降薪、停工”爆發!項目擱淺,無單可做,行業寒春來臨?

股票價格大跌對國際石油巨頭短期的影響其實並不大,因為這些企業一般都有較為充足的現金。而低油價在短期內對石油公司的影響更為直接:計劃中的投資項目可能擱淺,當期的銷售收入和利潤會大幅縮水甚至虧損。但令人擔憂的是全球疫情此起彼伏的蔓延並無法在短期徹底根除,使得全球中長期的石油產品消費需求增長放緩,行業前景更加陰雲密佈。

在過去短短的兩週內,國際石油巨頭對外公佈的一些應對舉措並不令人意外:

殼牌宣佈削減本年度計劃內的50億美元資本投資,並暫停之前宣佈的25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另外還計劃在未來12個月壓縮30-40億美元的運營成本;

BP計劃削減本年度資產投資及運營成本各20%,併力爭在2021年中完成150億美元的資產出售計劃;

雪佛龍宣佈裁減年度運營成本並降低原油產量,但其CEO表示會維持雪佛龍正常的分紅保持股東對企業的信心;

“退單、降薪、停工”爆發!項目擱淺,無單可做,行業寒春來臨?

埃克森美孚可能被迫停止其在非洲的300億美元的LNG項目,並已對其部分合作夥伴及承包商發出通知將大幅縮減資本投入項目及運營成本,另有報道其在北美的煉廠已裁減1800名合同員工;

道達爾宣佈減少本年度資本投資計劃的20%,並暫停原計劃的股票回購;

沙特阿美宣佈減少30-50億的本年度資本投資....

Occidential美國西方化學石油公司內部宣佈員工降薪平均幅度30%,以及減產、出售資產和部分裁員等一系列措施...

“退單、降薪、停工”爆發!項目擱淺,無單可做,行業寒春來臨?

如果全球疫情不能在上半年基本根除,並且國際油價短期不能回到40美元以上,則國際石油行業會進一步縮減資本支出,壓縮運營成本,大面積的裁員恐怕在所難免。國際各大石油公司還會撤離部分非戰略重點區域和業務,出售非核心資產,甚至大型石油公司之間的併購重組或者被迫國有化也可能發生。擁有更多現金儲備及成本管理執行力強的公司將會在此次雙重危機中存活。

而國際油價下跌雖然意味著國內煉廠利潤向好,但目前山東地煉還在消化前期購進的高成本原油,目前實際煉油利潤並不客觀。

據卓創資訊:

煉廠訂購的低價國際原油運到山東至少要1個多月。目前地煉企業加工的基本上還是前期所購的高價原油。低油價紅利在4月以後可能才會逐漸顯現出來。

中宇資訊:

由於地煉原料庫存仍是此前鎖價40~50美元/桶上方的原料,因此高成本的原油加上低成品油價讓有的煉廠虧損嚴重。

山東地煉3月24日汽油批發均價(掛牌價)在5010元/噸,較3月1日的5914元/噸下降了15.3%;柴油批發均價(掛牌價)為5266元/噸,較3月1日的5797元/噸下降了9.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