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械篇:槍的發展


【槍械】

槍械一般指利用火藥燃氣能量發射彈頭,口徑小於 20 毫米的身管射擊武 器。主要用於發射槍彈,打擊暴露的有生目標和薄壁裝甲目標。它是步兵的 主要武器,也廣泛裝備於各軍種、兵種,並應用於治安、狩獵和體育競賽方 面。槍械通常可分為子槍、步槍、衝鋒槍、機槍、滑膛槍和特種槍等。按自 動化程度,槍械有全自動、半自動和非自動三種。全自動槍械可利用火藥燃 氣能量或其他附加能源,實現自動裝填與連發;半自動槍械能實現自動裝填, 但不能連發;而非自動槍械僅能單發,重新裝填與再次擊發都由人工完成。 各國現裝備的軍用槍械多為全自動或半自動槍械,均能實現自動裝填,屬於 自動武器。常見的民用槍械有獵槍和運動槍,多為非自動或半自動槍械。

槍械篇:槍的發展

性能諸元

槍械的戰術技術性能,通常根據彈道參數、有效射程、戰鬥射速、尺寸 和重量等諸元來評價。彈道參數包括口徑、彈頭重和初速。由彈頭重和初速 決定的彈頭槍口功能,是槍械威力的主要標誌之一。槍械的口徑一般可分為 三種,通常稱 6 毫米以下的為小口徑,12 毫米以上的為大口徑,介於二者之 間的為普通口徑。有效射程是槍械對常見目標射擊時能獲得可靠效果的最大 距離,反映槍械的遠射性。戰鬥射速是槍械在實戰條件下每分鐘射彈的平均 數,反映槍械的速射性,尺寸和重量反映槍械的機動性。

槍械篇:槍的發展

結構和工作原理

現代自動槍械一般由槍管、機匣、瞄準裝置、自動機各機構,發射機構、 保險機構和槍架(或握把、槍托)等部分組成,有些槍械還有刺刀、槍口裝 置等輔助部件。自動機各機構用於實現連續射擊,包括閉鎖、復進、供彈、 擊發和退殼機構等。

槍械各組成部分的作用是:①槍管用來賦予彈頭初速、 射角和射向。②機匣是安裝和連接全槍各部分的基礎部件。③閉鎖機構的主 要部分是槍機組件,用於在發射瞬間從槍管尾部抵住彈殼,封閉槍膛。槍機 組件是射擊時帶動自動機各機構工作的主動件,常稱為活動機件。有些槍械 的活動機件還包括槍管等其他部件。

④復進機構利用復進簧儲存部分火藥燃 氣能量,使活動機件在後坐到位後轉為復進。⑤供彈機構用於把裝彈具中的 槍彈依次輸送到進彈位置,再送迸彈膛。裝彈具通常有彈倉與彈鏈兩種類型。 ⑥擊發、發射及保險機構的主要部分通常連成一體。擊發機構用擊針打擊底 火,進行發射;發射機構用於控制擊發機構,實施待擊、發射或變換射擊方 式(單發、連發或點射);保險機構用於保證使用安全。⑦退殼機構用於將 彈殼或槍彈從彈膛內抽出,並拋到槍外。⑧瞄準裝置用於確定槍身的射角和 射向,使射彈命中目標。⑨槍架(或握把、槍托)用於支持槍身,以便於操 持、瞄準和實施射擊。


全自動槍械在連發時,手扣扳機,擊針打燃槍彈底火,在膛內火藥燃氣 的作用下射擊彈頭,並推動活動機件後坐,依次完成開鎖、抽殼、拋殼、輸彈、待擊等動作,同時壓縮復進簧;活動機件後坐到位後,在復進簧力的推 動下復進,完成進彈、閉鎖、擊發等動作,接著又開始下一個射擊循環。半 自動槍械射出一發彈後,接著自動進行退殼、裝彈和閉鎖,但擊發機構受控 於待擊狀態,不能自動再發,須放鬆扳機並重新扣引,才能實現再次發射。

非自動槍械,沒有自動開鎖裝置和復進機構,退殼與裝填都是由手動完成的, 只能單發。 自動機各機構工作的能量一般來源於膛內火藥燃氣。 根據能量傳遞方式,經常採用的自動原理有三種:槍管短後坐式利用槍 管和槍機後坐的能量,完成自動循環動作。

發射後槍管和槍機共同後坐一段 距離,在此過程中槍機開鎖。由於開鎖後的槍機後坐能量往往不足(手槍除 外),一般都設有加速機構,將槍管的部分能量傳遞給槍機,以保證自動機 各機構可靠地工作。常用的加速機構有凸輪式和仿形式。一種是加速凸輪軸 固定在機匣上的凸輪加速機構:一種是通過加速滾柱沿機匣上的定型槽迴轉 傳動,使槍機開鎖並加速的仿形加速機構。

槍機後坐式利用彈殼底部傳遞火藥燃氣能量,推動槍機後坐,完成自動 循環動作。按槍機結構,分為自由槍機式和半自由槍機式。前者的槍機結構 簡單,發射時依靠大質量槍機的慣性,延遲打開槍膛,多發射威力較小的柱 形彈殼手槍彈。後者在槍機後坐時受到自身結構的約束,延遲打開槍膛的時 機,可發射威力較大的步槍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