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疫情過後,心裡莫名的恐慌,請問大家有類似的情況嗎,都是怎麼調節的?

地雷之威


對於疫情的恐慌,主要有兩個方面,初期是對於自身安全的恐慌,怕自己接觸到病毒。後期則是對未來生活的恐慌,經濟生活的停擺將使很多人深陷危機。

對自身安全的恐慌,更多是來源於身邊環境中人為製造的焦慮。彷彿買不到口罩、酒精就會被傳染。不戴個N95就說明混得不咋樣!隨著疫情的好轉,對於安全的恐慌會很快過去,對於面子的恐慌與疫情無關,不在此討論。

對未來生活的恐慌

對未來生活的恐慌,是對已經習慣了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感到恐慌。疫情可能使我們生活質量下降,消費降級;需要我們重新適應環境,學習新的技能;甚至是離開大城市,搬進小公寓。這些發生的可能並不大,就算最後這種情況發生了,它並不會影響生活的繼續。

調節恐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合理的認知,對未來可能發生的變化有合理的認知和準備。我們所在乎的當下,並不是所有東西都如我們認為的那樣重要。生活中本就會有許多的預料之外發生,它沒有來到時不必杞人憂天,它到來了也只需坦然面對。它會使生活發生改變,但改變從來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不給這樣的改變打上非黑即白的標籤,它帶來的除了不適,一定會有積極的一面。把眼光放長遠些,當下的疫情只是前進路上的小山坡,上坡困難,卻能帶你到達新的高度。

無論什麼樣的恐慌、焦慮,積極面對是唯一的辦法,放下無謂的患得患失。疫情終將過去,改變之後也將重建平衡,恐慌、改變、失去、得到...,這些都是生活該有的元素。


諮詢師陽明


有這樣的想法和思維是很正常的 畢竟我們都是正常人,主要是我們要知道我們恐慌的是什麼,然後才能對症下藥有所調整並增進自己的信心

我們人類一般恐慌,主要是沒有安全感和對生死的眷戀,安全感裡面又有很多,比如說,工作,金錢,朋友,還有各個方方面面的東西,我們不要總是想太多就好

另外一方面就是生死了,害怕離開也捨不得自己所擁有的東西,這些都是在特定時候才會有這些思想和想法,主要還是要看淡一點點心性和心態

然後就是我們自己在平時要多進行一點心裡的調整,有意的讓自己主動去放下一些事情 ,不要什麼事情都放在心裡 心小了事就大了 就是這個意思。

還有就是可以適當的多培養一點興趣愛好和出去走走,也可以適當的學一點佛道儒的東西,讓自己的心性放下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