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十七/十八世紀 黃花梨帶踏床交杌

清十七/十八世紀 黃花梨帶踏床交杌

杌面及杌足有厚板橫材共四根,中間編織軟屜,杌腿四條為圓材,中間有軸釘穿鉚,可作摺疊。腿下前後則設踏床,其邊鎪出壺門牙子,下承一對馬蹄短足,踏床面板正中釘飾方勝形銅件。


清十七/十八世紀 黃花梨帶踏床交杌

晚明至清初期間所制之交杌現存例中,於杌腿下方帶踏床之設計實為罕見。安思遠估計這件交杌極可能特別充作轎椅之用。其雙側均帶腳踏的做法,可使乘轎者或負轎之人於登轎上下來往的過程中,便於調轉方向,使乘客能永遠面向前方。


清十七/十八世紀 黃花梨帶踏床交杌

即便是類交杌之數量寥若晨星,仍有數件黃花梨交杌的相似例可作參考。上海博物館藏有一件單側帶踏床的交杌,原為王世襄所藏,其載於王世襄,《明式傢俱珍賞》,香港,1986年,圖版編號31,詳圖1及2;以及王世襄,《明式傢俱研究》,第2冊,香港,1990年,圖版編號A41。另有一件參考例載於伍嘉恩,《攻玉山放藏明式黃花梨傢俱:禪椅琴凳》,香港,1998年,頁76-77,編號9,這件交杌曾於2002年9月20日在紐約佳士得進行拍賣,拍品55行。最後亦有一件黃花梨交杌刊於RobertD. Jacobsen and Nicholas Grindley,《Classical Chinese Furniture in theMinneapolis Institute of Art》,明尼阿波利斯,1999年,頁36-37,編號1。

交杌因出遊狩獵時,有易於扛肩,輕便攜帶的高實用性。由一件明代肩扛交杌的陶俑,便足見這是當時日常廣泛使用的傢俱之一(圖一)。除此之外,從要價高昂的黃花梨及紫檀,到廉價的櫸木或鐵力木交杌,交杌亦由多種木料製成。一件來自陜西,隸屬羅啟妍珍藏的十八世紀榆木交杌,可見於《中國古典傢俱與生活環境》,雍明堂,香港,1998年,頁110-111,編號7。另一件黎氏家族珍藏的鐵力木交杌,則曾在2015年9月17日紐約佳士得上拍,拍品931號。

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香港2018 年5 月30 日

成交價:HK$2,250,0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