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攻堅在行動】德州,這樣破解農村“空心化”

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日前,中共山東省委、省政府發佈《關於表彰“攻堅克難獎”“勇於創新獎”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德州市推進農村黨支部領辦創辦土地股份合作社辦公室獲授“勇於創新獎”先進集體。

經濟導報記者採訪發現,德州一些農村“空心化”嚴重——村集體沒有錢、村民不願待,因此德州市才鼓勵農村黨支部領辦創辦土地股份合作社(下稱領創合作社),破解這種“空心化”。

領創合作社“新”在什麼地方?受訪領創黨支部書記直言,合作社不是隻盯著經營收入,而是積極從各方獲益間尋找平衡,最後實現農民、集體“雙增收”。

破解農村空心化

武城縣郝王莊鎮西李古寺村村民張光元今年70歲了,這個年紀外出務工不現實,所以在幾年前,他一直在村中務農,“種點玉米、小麥當口糧,一畝收入八九百元,不指望掙錢。”

西李古寺村共有耕地1932畝,村民800多人,但常住人口只有300多人,多是老弱病殘群體,勞動力只有40多人。

除了上述“空心化”,鬆散的種植模式也制約著土地耕種效率。“方圓幾十米,打了三口機井。”在平原縣王鳳樓鎮柴廟村,村黨支部書記趙仲利如是說,“各人在自己的承包地上各自勞動,打井這樣的建設難免重複,大面積機械化種植也實現不了。”

土地耕種效率不高,農民不掙錢,村集體也窮:西李古寺村一直沒錢搞道路硬化和村居亮化;而村居環境差,村民越不願留守,進一步加劇“空心化”。

也正因如此,德州市才鼓勵農村黨支部領創合作社、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規模經營,用來破解這種“空心化”。

萬事開頭難,西李古寺村黨支部書記馬守良以自己支部領創的合作社為例,“2017年剛成立時,經動員入股土地也就300來畝,40多戶。”趙仲利在領創合作社時也遇到了困難,“幹部怕經營虧損,對不起社員;部分村民入社也不積極。”他表示。

馬守良坦言,當時群眾對合作社信心不足,很多村幹部自己也要種地,對合作社經營力不從心。“但如果合作社成功了呢?老百姓富裕了,村幹部也有威信了,對不對?”他如是說。

有工資分紅,還住敞亮村居

實踐證明,土地股份合作社只要正常運轉起來,“空心化”是可以破解的:西李古寺村的領創合作社在村西1500畝土地上進行規模化種植,當季畝產就達到730餘斤,收入達240多萬。

收入首先以每畝1000元的標準對社員進行一次分紅;剩下還有30%,用於二次分紅、合作社日常經營和上交村集體收益。

合作社盈利,村集體也有了收益,“村裡路燈亮了,幹道、生產路也鋪上水泥了。”張光元表示。

穀子引種成功,馬守良卻有別的想法:“我想擴種地瓜(紅薯),但賬面利潤不如穀子,社裡還要開會做決定。”

原來種植紅薯的毛收入跟穀子差不多,但畝均用工近700元,超過毛收入的1/3。“但地瓜的產業鏈較長,未來可以深加工;其次這些用工支出,流向一些年老的、無法外出務工的社員。綜合來看,種地瓜,社員總收入是增加的。”他表示。

無獨有偶,趙仲利也考慮了村中“留守勞動力”的問題。“我們社與登海道吉合作,他們要求我們‘單粒播種’水稻,每畝給我們800元試驗費,收穫也歸我們,他們則記錄相關數據。”因為“單粒播種”在農忙時需要30多人,這又為老年社員提供了工作機會,“每天8小時、80元一天,這些社員不僅有每畝上千元的分紅,種地本身也有收入。”他表示。

現在,張光元家光入股分紅,就比以前種口糧田的收入多多了;他本人還在社裡穀子加工廠務工,領著一份工資。

“而且村裡也亮了,下班後還能跟老夥計們打打牌,日子過得挺滋潤。”他如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