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撫松縣:北崗有個“千里不捎針”

在北崗鎮十五里小山西側的密林中有個奇怪的地名叫作“千里不捎針”。2017年春天,撫松縣開展“北絲綢之路朝貢道第二次田野生態調查”期間,撫松文化工作者在北崗鎮開展了一系列的地名調查和文史研究工作。

《北崗有個“千里不捎針”》

俗話說“千里不捎針”,意思是一根針雖輕,但要攜帶千里之遠,對於千里跋涉的人來說在精神和體力上也是沉重的負擔,表明出門去遠地方不要拿針,也不要給人帶無關緊要的東西,更不要出遠門前隨便答應他人的請求,以防失信。

在北崗鎮十五里小山西側的密林中有個奇怪的地名叫作“千里不捎針”。2017年春天,撫松縣開展“北絲綢之路朝貢道第二次田野生態調查”期間,撫松文化工作者在北崗鎮開展了一系列的地名調查和文史研究工作。

為尋找從前的交通路線,文化工作者深入到十五里小山西側的密林深處,尋找一條若干年前留下的古道遺蹟。人參把頭崔長安帶路找到了古道遺蹟,遺蹟顯現還有一條淺淺的老路影子,他同時指著旁邊的一個地方告訴我們:這裡叫做“千里不捎針”,是個流傳了很久的地名,至於從什麼時候開始流傳的不得而知。“千里不捎針”從嚴格意義上講,並不算是東北地域文化的傳統地名,似乎還隱藏了另外一些文化含義,引發人的聯想。

“千里不捎針”指出遠門不能帶無足輕重的物件,如果連針這種小東西都帶,那根本是帶不過來的。這句話可以理解為針頭線腦無關緊要的東西不帶也罷,帶在路上著實是個麻煩,不能說一點兒用不上,但也沒有大用處。

古人出遠門依靠步行,要備足吃穿等生活必需品,帶的東西就已經夠多,但是針這種東西很可能在半路就丟失,丟失也非常難找,基本上找不到。再者針是不值錢的東西,不如不帶,尤其是給別人稍東西儘量不要。另一種解釋:針線是女人常用之物,親人出門,久無音信,妻子或母親擔心丈夫與兒子,託付也要去相同之處的人帶捎物品,表明心情。這對出門的人無疑是沉重的負擔,為了拒絕,“千里不捎針”成為了最好的理由。

吉林省撫松縣:北崗有個“千里不捎針”

“千里不捎針”古道仍能看出往日痕跡


“千里不捎針”臨近古道,場地雖然長滿樹木,但場地比較平坦,分析在遙遠的過去,這裡還是一處房場,大概適於人居,甚至可能有過人家。

“千里不捎針”地名由來大約與“闖關東”有關。北崗鎮大多數人口是山東日照“闖關東”時期到來的民眾,北崗鎮居民還是發山東日照口音,生活習俗也遵循山東傳統,被稱為“小日照”。

“闖關東”是中國近代向東北移民的略稱,出現在清代,20世紀後形成了移民高潮,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被當時人們認為“算得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人口移動之一”。

清廷以東北長白山為“龍興之地”,擔心關內漢人大量遷入會損害旗人利益,破壞滿族的習俗和秩序。康熙七年即1668年推行封禁政策,以後的措施越來越嚴厲,從局部封禁到全部封禁,從驗關封海到驅逐流民。

儘管禁令日見嚴厲,卻不能完全禁阻關內民眾進入東北。迫於日趨沉重的生活壓力和連年不斷的自然災荒,越來越多的山東和直隸省農民或泛海偷渡到遼東,或私越長城走遼西,湧向仍在沉睡的東北沃野。道光年間編撰的《榮城縣誌》記載“地瘠民貧,百倍勤苦,所獲不及下農,拙手營生,歲歉則輕去其鄉,棄走京師遼東塞北”,表明了山東地區人民“闖關東”的歷史原因。

從清末民初開始,關內大批山東移民來到東北,極大地改變了東北地區的社會經濟面貌,給東北地區帶來新的變化。撫松這一歷史時期也迎來了大批“闖關東”移民,山東移民在撫松縣城早期的建設上,通過商業、農業、手工業等物質文化層面,影響著撫松地區的開發,並把生產方式和技術傳播應用在撫松這片肥沃的士地上,繁榮了並加速了撫松人文與精神風貌的提升。

據北崗鎮“闖關東”移民後裔回憶,早期到北崗的移民大約分兩種,一種,其特點從季節性遷移逐漸變為永久性移民。季節性移民如同候鳥,初春從家鄉出發,入冬即回家鄉,過年或探親,第二年過了正月十五再去。二種,經過單身或鄉親結夥數次候鳥式往復後,有人境遇改善了,有的在家實在無法維持生計,即攜妻帶子,到北崗變為長居永久性移民。

北崗鎮盛產人參,大戶人參園子多,“闖關東”移民很快學會了人參種植技術,後期到來的“闖關東”移民基本上沒有回去,而是成為了這片土地的主人,在此繁衍生息。至今北崗鎮“闖關東”移民仍以人參產業謀生。

吉林省撫松縣:北崗有個“千里不捎針”

“千里不捎針”老房場

“山東人實為開發東北之主力軍,為東北勞力供給之源泉。荒野之化為田園,大半為彼輩之功。其移入東北為時既久,而數量又始終超出其他各省人之上”,確如文獻所記,山東移民深深地影響了東北文化,同時對東北地域文化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長期以來,以山東地區為主的文化隨著人口湧動陸續北進,清代以前只有少量山東人口被流放到東北地區,而從清代開始,遷居東北的山東人佔整個移民人口的絕對多數,其數量甚至多於土著居民。拿撫松來看,歷史悠久的齊魯文化與東北地區純樸的少數民族士著文化不斷的碰撞、互融,為長白山文化注入了生力,形成了撫松豐富多彩的人文氣息。根據這一點,大致可以推算出“千里不捎針”的由來。

清朝末年,大批山東日照移民在飢寒交迫間無奈地告別親人,為了生存一步一回首灑淚離別故鄉,用筐挑著孩子和幾件破破爛爛的生活物品,長途跋涉,衣衫襤褸,無比憔悴地來到長白山腳下,四處尋找安身立命的地方。聽說有個叫北崗的地方能種植人參,只要肯吃苦就會換來好日子,他們拼死拼活來到北崗,先是給人家打零工,一點點學到了種植人參的技術。後來幾個兄弟合夥艱苦創業,包地種參,生活逐漸好起來。他們思念著故鄉的親人,卻沒有能力再重返故鄉,只得在大山裡繼續種植人參,為生存而奮鬥。他們砍伐掉原始森林,將大樹根揮汗如雨般刨出來,開墾厚厚的腐殖土種上參籽,等待收穫。參地臨近一條古道,聽到當地人傳說,這條古道已經有上千歷史了。忽然有一天,故鄉有人來到這裡尋找他們,並帶來了親人的信息。家書抵萬金,激動的淚水奔湧而出。來人告訴他們,原本還是要捎帶點東西的,然而“千里不捎針”,實在沒有能力帶上身,只能帶來口信。至於又發生什麼事情,沒有答案。時光如流水,其他人談起這件事情時,會感慨地講述在那個說是“千里不捎針”的地方,有過什麼樣的悲歡離合。“千里不捎針”逐漸演變成為一個地名。歲月變更,人早已離開,房屋徹底腐爛。樹木重新生長,時光的荒草掩蓋了一切痕跡,後人不知道當初這裡發生過的往事,只留下了“千里不捎針”這個奇異的地名,殘存在山野的記憶當中。

地名背後往往隱藏著久遠的秘密,這份“千里不捎針”文化的猜想,極有可能就是我們祖先真實的生活寫照。




撫松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