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增產為什麼國際油價會跌?什麼原理?

ledisens


任何商品的價格本質上都由供求關係決定!

而原油除了作為商品的基本屬性外,實際上在國際上也屬於一種“硬通貨”,由於產地和品質的不同,形成了各種聯盟,其中又夾雜了一些非聯盟派,因此油價的漲跌關係這些產油國的切身利益。

由於原油佔各產油國經濟比重不一樣,各國對於油價的接受程度不一樣。而各產油國成本也是差異極大,油價上升,大家都增產,開採成本低的國家甚至以低於市場價搶客戶,而需求是有限的,當供應超過當下的需求,價格回落,庫存開始下降,產油國只能達成減產協議,但這種協議真正執行能否到位,誰也不清楚,而這時成本較低的國家是最有利的,因為他還有利可圖。

比如本輪油價大跌,就源於產油國不僅沒有達成減產協議,反而還各自大幅增產,導致一起蒙受損失。



這波只是調整


有財無能的大地主

小薩勒曼作為沙特薩勒曼國王的兒子,看著沙特一步步沉浸在石油帶來的巨量財富里被各路諸侯要挾,上層建築腐朽不堪,下層民眾叫苦不迭,滿心都是痛苦。

沙特國家太不景氣了,他們的上層建築由兩大家族四小家族組成驕奢淫逸不思進取,下層民眾靠石油利潤的殘羹冷炙勉強生存只求穩定。這個國家除了政局穩定什麼都沒有,全靠老天爺賞飯吃。

軍事端則更離譜,因為害怕民眾反抗,沙特軍隊以僱傭兵為主,大隊長以上全是沙特人,但底層僱傭兵都是來自中東窮國的貧民,而且每個月只有幾百美元的工資,工資不高就算了還半年一結算,活夠半年才拿得到錢。另一方面沙特大力購買高精尖武器,好刀配流民,這個思路很奇特,戰鬥力奇差無比。

但好在,小薩勒曼是一個心有餘,力更足的人。2015年開始他雷霆反腐清洗政壇,收豪紳的錢充國庫,組建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一大波政敵和無用土豪栽在了他手裡,在17年完成沙特國內反腐掃清政敵之後,掌握著軍政外交經濟大權的他,一直等待著一個機會。

小薩勒曼並不願意當工具

原油的政治經濟成分遠大於市場經濟成分,沙特佔據著世界1/4的原油產量,還是成本低廉易於開採的原油。美國最偉大的總統里根利用原油價格合縱連橫整垮了蘇聯,黑人總統奧巴馬效仿前任利用政治手段控制油價,使得不論是前蘇聯還是後來的俄羅斯始終在40-50美元一桶油的惡劣市場掙扎。

沙特就是美國最聽話最重要的工具國,配合著1/4的剛需資源和聽話的政府,美國太喜歡這個工具了。作為宗教封建國家雖不討喜但也好控制,令世界聞風喪膽的瓦哈比主義也是天然限制。

自從14年奧巴馬借沙特之手降低原油價格,沙特政府已經連續6年赤字了。驕奢淫逸的生活需要88美元一桶的高價格支撐,但讓俄羅斯不舒服至少要把油價卡在50美元,奧巴馬政府還大力補貼能源技術提升國內產能釜底抽薪。

躺在資源上無憂無慮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偏偏沙特貴族沉迷富貴的生活無法自拔,對世界局勢毫不關心因為他們依然很幸福。但世界經濟增長大限將至,殘酷的存量博弈會撕碎這個經濟單一、政治落後、軍事奇弱的國家。

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對內清洗已經完成了,新能源技術曙光未現,舊時代的石油資源尚有政治能量,小薩勒曼完成人和,借天時地利出手了:

3月8日沙特宣佈原油打折,增產搶佔市場,這一手操作想要的不僅是市場份額,還有原油代表的政治利益。OPEC+產油國會議談判失敗,限產無法奏效,美國油企借貸生產搶佔市場。

這一切都是建立在70美元的油價基礎上,沒有高油價就沒有美國頁岩油的高產量。美國不限產而OPEC+限產會一步步的蠶食沙特的經濟。只有價格戰擊碎美國頁岩油競爭者,才能獲取更大的市場和更多的市場份額。

卓有成效的反擊

然後沙特就動手了,佯裝怒意,聲稱四月份將進行降價增產。美國正處於大選的關鍵時機,受疫情拖累的特朗普政府更是焦頭爛額,頁岩油剛從奧巴馬政府的補貼中緩過氣來,藉著高油價和政治霸權肆無忌憚的增產分割市場

這一手降價凌厲而又有效,美國政府焦頭爛額難以還手,頁岩油新生立足未穩這一擊打在美國的痛處。經過小薩勒曼整改的政府大大降低了行政成本,配合資源優勢利於不敗之地,俄羅斯只是個背鍋俠,被小薩勒曼點炮不說還得捱揍符合毛熊一貫的人設。

3月9日當天,美國原油價格暴跌30%,但其實沙特只是聲稱對一個月以後的原油進行折扣。美國的金融資本家率先服氣,他們信了沙特的叫囂,摩根大通預測第一季度原油均價30美元,第二季度原油均價會跌至20美元。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也在短期能源報告中稱預計美國原油產量將在五月份開始下降,預計美國原油日產量將從1320萬桶降至1280萬桶,並在2021年降至1270萬桶。如果預測變為現實,那麼這將是自2016年以來美國原油產量的首次下降

沙特自然是不害怕的,油多價低。美國已經被打疼了,且不說20年70美元的高成本頁岩油直接蒸發了一半的價值,投資者底褲都沒了。預期持續一年的低油價也將會沉重的打擊美國頁岩油企業,經濟低迷的大局和沉迷選舉的總統沒空管新生的油企。最關鍵的是,美國沒有餘力還手俄羅斯坐收漁利


最強85後政壇猛人小薩勒曼


老薩勒曼確實沒想到自己的兒子那麼出息,王儲小薩勒曼執掌軍政大權之後掃清了內部的累贅,甚至還收繳了豪紳的資產,以前沙特油價中最重要的財政成本已經微乎其微了,所以沙特原油成本回歸地位,隨便打價格戰都沒再怕的。

再加上沙特歷來是美帝陣營錢袋子,但是美國佬一直不當人,不給沙特賣戰略武器還時不時的支持猶太人搞YSL,所以前一陣沙特在我們這買了極具戰略意義的東風系列武器。我們的武器不像美帝,賺的是合理差價,美帝則是變相的攫取沙特的原油利潤。

也就是說,小薩勒曼整治後的沙特,拿著中國的武器,擁有“被迫清廉”的政府,發達的原油產量和長期限產給予的增產能力。低成本高產量這個大殺器需要一個時機, 2020就是這樣的時機,中國由於疫情需求降低,美帝自顧不暇且頁岩油成本高岌岌可危,俄羅斯被制裁的奄奄一息全靠中國輸血苟活。

然後才是凌厲出手和卓有成效的反擊,一方面小薩勒曼宣佈降價增產只是懲罰俄羅斯,但實質上是美國的頁岩油再也沒有市場了。另一方面美國自己被疫情限制,美股帶著美國經濟崩盤,難以反擊。沙特一手凌厲的釜底抽薪,打擊了世界上最大的潛在競爭對手,這還要從美國頁岩油技術說起:

高成本高產量高科技的賠錢生意

美國積累30年的頁岩油技術,是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的採油技術,而且很難模仿,中國的頁岩油技術都跟不上。美國的技術被業內人士成為“外星科技”,除了成本高,全是優點,提產擴產非常快,彈性很足。這也是這個世界上可以預見到的唯一原油增量,其他主要產油國的裝置提升能力不大,產量穩定,儲量充足,對供需關係影響不大。美國雖然是攪屎棍,但人家是根棍子,硬度和持久力都比其他產油國來的厲害,除了貴沒啥缺點

沙特降價到30刀還可以理解為打擊俄羅斯,因為俄羅斯想舒服就得上談判桌,但是現在油價已經到25刀了,打擊俄羅斯沒必要這麼使勁。沙特宣佈的降價是降到10美元一桶,俄羅斯怎麼都扛不住,只能勉強撐兩年。但是如果是打擊美帝,一切就都說的通了,就算美帝頁岩油是“外星科技”,也扛不住這麼低的油價,他們的原油開採難度太高了,俄羅斯可能也會意了,都沒跟沙特談判。

兩邊默契的一起收拾美帝頁岩油,美帝沒產量了再分配原油市場是更好的選擇。所以迪拜財政大臣預測沙特即使控制了油市,也不會提價,因為美帝科技屬螞蚱的,不直接按死提產擴產非常快。油價未來會來臨一個長期築底的過程。

摩根大通預測第一季度原油均價30美元,第二季度原油均價20美元,現在三月末原油需求剛起來,油價在25美元一桶,基本符合摩根大通的預測觀點。也符合沙特的戰略要求和做掉美帝原油的目標。

俄羅斯不畏懼低油價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低成本和匯率手段,本身25-30美元一桶的成本,和通過影響力較小的盧布貶值操縱匯率的手段來降低原油的出口價格。

反正就是兩年內的價格戰,沙特再瘋狗俄羅斯也頂得住。而且我們和俄羅斯的戰略合作伙伴曾經有過預付油款幫俄羅斯頂住制裁的先例。即使打到20美元的價格也能扛住,扛不住還有戰略合作伙伴的主觀能動性

我想表達的是沙特在打美國,無論俄羅斯怎麼虧,都是美國先死。現在論據來了,美國已經有油企頂不住了:

路透援引知情人士週一透露,受能源價格暴跌衝擊,美國頁岩氣革命的領導者——切薩皮克能源公司(Chesapeake Energy)已向債務重組顧問尋求幫助,成為首家被油價暴跌壓垮的美國大型能源公司。

四名消息人士稱,切薩皮克已經聘請了世界頂級律師事務所Kirkland & Ellis LLP的重組律師和羅斯柴爾德(Rothschild & Co)的投資銀行家

,他們比較擅長債務重組。有匿名消息人士補充稱,該公司正在研究各種選擇,近期不會立即進行債務重組。該公司還表示,正在進行反向股票拆分,以避免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

切薩皮克能源Chesapeake Energy Corporation(NYSE:CHK)創立於1989年,總部位於美國俄克拉何馬州俄克拉何馬城也是俄克拉荷馬雷霆隊的幕後老闆,全職僱員5,500人,是美國第二大天然氣開採商

。切薩皮克能源公司擁有大約22,700個石油天然氣井的權益, 截至2016年12月31日,估計探明儲量為17.08億桶石油當量

這也是美國油企裡面金融玩的最瘋的,在沙特和俄羅斯的石油價格戰開始前,該公司就有90億美元的負債。而在過去三週中,該公司股價下跌了50%以上,今年迄今為止累計下跌75%,單單週一該股的跌幅超過30%,目前公司市值略低於4億美元。

由於疫情在中國之外的嚴重程度遠超預期,原油需求上半年可能遭遇斷崖式下降,預計原油需求同比降幅將超1000萬桶/天。供給方面,美國仍然維持1310萬桶/天記錄高位的產量,沙特也稱將在4月把產量提升至1230萬桶/天,俄羅斯據稱也將恢復已經削減的產量。一面是需求坍塌,一面是供給猛增,油價很難在短期內見底。

我的觀點保持不變,小王子幫負債累累的美國頁岩油企業雪上加霜,金融玩的最六的已經頂不太住了,只要美國原油不能自給甚至出口,那麼就需要採購沙特原油,利益一致統一戰線,否則就要利益衝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