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護犢子?15歲少年打死73歲老人,母親:他哪裡行為不當

從古到今,父母對子女舐犢情深的感人故事無不盡數,社會也在弘揚和傳遞這份感情,大家欽佩於父母為孩子擋風遮雨的勇敢,感動於父母咬牙堅持的心酸。

如此護犢子?15歲少年打死73歲老人,母親:他哪裡行為不當

但是,我們不能忽略,社會中還存在的不少反面現象。部分孩子在父母的庇護下肆意妄為,當孩子犯錯時,家長不僅不會及時糾正,反而一味地包庇。這種錯誤的養育方式,很容易給孩子的未來埋下隱患。

少年打死老人,母親極力護犢

近日,有媒體報道,在山東省泰安市一農貿市場內,發生了一起惡性衝突事件。一名15歲少年與負責防疫工作的73歲老人發生矛盾,後演變成肢體衝突。

據老人家屬稱,少年將老人打倒在地後,依舊毆打數次,直到老人死亡。老人家屬們從情感上完全接受不了,要求嚴懲行兇少年。

而少年的母親查看視頻後認為,當時有多人圍在兒子身邊拉扯,老人倒地瞬間沒有被拍到,無法證明是兒子行為不當。還稱是老人先動手,兒子才開始反抗的。

母親維護孩子的行為,我們能夠理解。但是,如此不分黑白護犢子真合適嗎?從現場視頻來看,光是對年邁的老人施以暴行,少年的行為就存在不合宜的地方。無論老人死亡的最終原因為何,我們都看出少年的舉動,已經是導致老人死亡的原因之一。

如此護犢子?15歲少年打死73歲老人,母親:他哪裡行為不當

此番慘案之下,少年和老人背後的兩個家庭都必然受到打擊。筆者以為,無論老人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何,現在境況下,少年母親所要做的,應該是讓自己的兒子站出來,誠懇詳細地表述事故發生的全部過程。除此之外,老人家庭正在承受親人離世的痛苦,少年的家庭在配合公安調查工作的同時,也應對老人家屬做出合適的態度。

法律為據,以事實定責任

類似由防疫工作產生衝突,造成嚴重後果的事件不在少數。早在防疫大局佈置初期,不少地區都存在著不配合工作、逾越規定的行為。

此次案件中的少年,在老人開展防疫工作時,不僅不主動配合,反而牴觸老人對他的要求。在社會提倡尊老愛幼的風俗良序下,少年做出違反道德的舉止,致使老人身亡。對於老人死亡的真正原因,筆者建議,由警方法醫做出決斷,後由法律對少年的行為進行判處。

如此護犢子?15歲少年打死73歲老人,母親:他哪裡行為不當

但就目前的現場狀況而言,少年在此案件中並不無辜。少年毆打老人的行徑成立,毆打行為是否直接導致老人死亡,影響的是少年被判刑罰的輕重。依照法律的相關規定,由公安機關調查收集證據,根據確定的事實結果,定下雙方在衝突中的責任輕重。

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到,如果老人是作為農貿市場的工作人員參加防疫工作,那麼,國家在給予老人相應補償的同時,也會加重對少年的犯罪處罰。這場衝突將由法律做出公平公正的決定而落幕。在事情尚未定論之前,筆者也建議大家,多關注於案件的發展,儘量保持理性客觀的思考態度。

減少溺愛,加強孩子教育

目前社會環境中,隨著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作為家長,總會將更多更好的東西帶給自己孩子,儘自己最大努力滿足孩子的需求。但是,在寵溺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也需要認識到教育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家長應該有意識地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如何合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衝突,盡力規範孩子的言行舉止。

如此護犢子?15歲少年打死73歲老人,母親:他哪裡行為不當

當然,當今社會強調孩子教育時,總會講究保護孩子的天性。在孩子的素質教育上,家長所要做的就是引導,而非干涉和放任。放任其野蠻生長,一味放縱天性,很容易讓孩子沾染不好的習慣癖性;過度干預,極力壓制之下,孩子也容易走向極端。

因此,在處理孩子的問題上,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嚴格律己。就如此次案例中,家長對自己的孩子盲目自信、極度放任,卻忽視了自己對孩子該有的引導教育作用。教導孩子在衝突激烈的時候,應當做的是合理溝通或尋求幫助,而非自恃能力,做出法律道德都不容許的事情。

最後,筆者還要強調,在孩子的三觀尚未定型之前,父母的影響極為深切。希望家長都能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導孩子塑造合格的價值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