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必备技能丨有人靠天分逆袭,有人靠身份逆袭,那么你呢

刚毕业那会儿,谁谁收入比同龄人多出个10%都会沾沾自喜,谁谁就职的平台大,哪怕只是个前台,也觉得起点高人一等。

那会儿多数人都陷入那么一个误区,很少有人会审视这份工作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成长。

身边的同事一路走来多数也是如此,大家在面试的最后决策上,最终考虑的几乎清一色都是:福利补贴、是否双休、是否加班等等,相较于感兴趣的工作内容,无外乎薪资更具“合理+成熟”的吸引力。就这样我们延续着老辈人稳定体面的价值观工作,几年下来,发现职业技能和行业认知并不比新人高多少,只是资历老了些,变得高不成低不就。

职场必备技能丨有人靠天分逆袭,有人靠身份逆袭,那么你呢

那么关于工作,我们最该注重及具备哪些方面技能呢?


一、关注成长回报

以前听到过关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评论:20%的人拥有80%的社会财富。这个现象在职场也是同样存在,例如同样是文案岗位,有的月薪3000,而有的月薪上万。同样每天上下班,同样的时间,差别在哪里呢?

乔布斯曾经说:“我过去常常认为一位出色的人才能顶两名平庸的员工,现在我认为能顶50名。“

我有一个年轻的朋友,90后,年薪40万,他从最初的公司起步阶段,以管培生身份跨省出征,到独当一面,只用了不到四年的时间。这个薪水显然是很高的,很多6、7年经验的人也未必能拿到这个数,有一些专门通过跳槽捷径来实现薪资涨幅的也不能相提并论。

对于核心岗位的人,他们能够协助公司取得更大的价值,所以从企业角度出发,他们愿意用高于市场价的用人策略来吸引、留住人才。对于剩下的

普通岗位,通常都得不到这份待遇。

有人说努力和报酬之间是不对等关系,那是因为你所在的位置不是那么重要。

职场必备技能丨有人靠天分逆袭,有人靠身份逆袭,那么你呢

无论在哪个时代,愿意投资未来,延迟享受,还关注自身成长的人都是少数。

如果你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就着眼于成长规划,而不是眼前的薪资和安逸,在3-5 年时间里晋升到核心岗位或者具备担任核心岗位的能力,那么你也可以像这位朋友一样在职场上实现倍数跳跃。

二、提升个人格局

人和产品一样,都有各自的商业价值,我们的商业价值的体现形式就是薪资,和产品一样都是明码标价。价值体现主要包括一个人的出身、学识、能力和人品

1. 一个人的出身是他的原始资本,例如家庭教育,成长指导,以及家庭织就的关系网,不同的出身有着不同的优势和秉性,但是无论如何都这让他们比旁人更具优势和底气。


2. 一个人的学识是通过后天习得的,现在有很多通过知识星球等渠道进行知识贩卖。当知识不成体系时,它只是碎片。同时,这一点也有本身的可替代性和局限性,天花板的高低取决于市场稀缺程度。


3. 能力是岗位间通用的,技能不行,能力可以弥补,但能力不行,技能无法代替。所以能力型的人,天花板往往是他们自己,而不是外在的限制。


4. 关于人品,略有一些争议,有人说能力比人品更被关注,因为能力在某方面更“高效”。不可否认的是,有些人可能某方面的能力不是很强,但因为人品靠得住,同样可以建立良好长久的合作关系。

测评显示,能力是让同样起点的人,在多年之后差距变大的主要因素,例如人际交往能力、思考能力等等。所以如何提升能力更加举足轻重。

职场必备技能丨有人靠天分逆袭,有人靠身份逆袭,那么你呢

唐代杜甫说:“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不要只固定局限在一个圈子里转悠,那样即使你很努力往往对于提升价值也不乐观。

《格局逆袭》中说:有人靠天分逆袭,有人靠身份逆袭,如果你什么都没有,也许只有靠格局了。

一个人的格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上限和下限,当很多人都在追求 “工资”、“稳定”时候,我们所看不到的那些真正优秀的人所追求的是天花板足够高,是如何展现人生抱负、实现人生价值。

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接触什么样的环境,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决定我们的眼光和格局,人生应该是不断上升的趋势,好的环境会带给你不断向上给的生长力

三、制作学习规划

职场上有这么一个矛盾的现象,既想安逸又充满焦虑,大时代下我们小人物的悲欢显得特别有划时代意义,尤其是人工智能的迭代,无人酒店、无人售票、机器人物流出现升级,我们害怕真的被淘汰,无论是被优秀者、科技还是时代。

决定你高度的不是你想做什么事,而是你做成了什么事。

有些人想拼命追赶XX优秀人物的脚步,报考各类学习班、提升班,制定各种计划,而计划又将我们带入另外的焦虑中;

也有一些人大肆宣扬成功复制学,令初创者们更加热血,剑走偏锋,直至撞得头破血流。因为你没有达到那个深度和高度去看清真实的成功故事

还有大批人在信息流中自我陶醉,却并没有脚踏实地。

职场必备技能丨有人靠天分逆袭,有人靠身份逆袭,那么你呢


学习规划最为重要的是:做有区别的安排+让自己具备实现能力

1. 按照自己目前的综合状态来规划提成内容,确定你的当下迫切所需,例如很多人会在计划里列上当下流行的,如“学习英语”,而他的生活和工作又不需要频繁地使用到这个技能,那就属于次要规划或者暂时先不列在计划当中。


2. 按照自己目前的综合状态来规划学习时间,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再根据你的工作时间安排,例如你可以用零碎时间去学习或者时间充足去做专门的提升。

结语

《格局逆袭》中说道:当你不在那个层面,就无法想象在那个层面要做的事。对我们当下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眼下的、手头的事情,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有的事情,可能开始你看不起,但最后爆发的价值,却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