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程序員有外包經歷,面試就像有汙點一樣的存在?是這樣嗎?

我好上頭


常見程序員外包

1、知名外包服務公司,類似IBM這類,這種外包程序員無論在專業技能收入水平上肯定是都比自由員工要高出很多的,人家過來是提供高端技術服務,自然這類程序員的外包經歷絕對不會成為汙點。

2、一般外包公司,這種外包公司目前還是比較多的,主要是為大企業提供人力外派服務,對程序員要求不高,主要從事基礎代碼工作,很少負責核心業務,技術能力各方面可能達不到服務對象自由員工的要求。

什麼情況下會覺得像汙點?

第一類公司程序員肯定不會覺得外包經歷像汙點,甚至會成為他們簡歷的亮點,那麼問題主要會出在第二類程序員身上,往往他們服務的對象是較為知名的企業,如國內的阿里巴巴、華為等等,但自身就職的外包公司可能就沒有什麼名氣了,所以簡歷中會出現一些避重就輕,含糊其辭的描述,到底是在大公司任職還是小公司服務,這種情況下在面試過程中就出現了自己不太願意主動提及的話題。

我眼中的外包程序員

小十年互聯網的從業經驗,見過也合作過各種形式的外包,其實作為技術人員完全沒有必要因為身份的問題而困惑,背後還是技術實力的核心競爭力;大公司提供方案解決技術服務外派過來的人員日常工作中相當自信,表現出很強的技術能力和職業素養,經常是項目的核心人員和主導者;一般外包公司的程序員就技術而言可能與自有員工存在一定差異,容易出現被邊緣化的情況,無法深入到項目核心,但我也接觸過相當不錯的程序員,非常積極主動,對於技術問題敢於溝通請教,很快融入到團隊並在技術進度的同時經過轉崗成為正式員工的情況不在少數。

一點心得和建議

互聯網行業日新月異,知識迭代非常快,程序員作為技術崗位,自身技術水平的保持和提升是你在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保持一個良好的學習心態,並能跳脫出單純的技術實現,能夠從行業、產品、用戶角度有更多的思考,那麼你的職業生涯一定會有更多機會.


阿狸科斯


外包公司也分好的與壞的,不能一概而論。在有些人眼裡,外包公司就是沒有技術含量的搬磚碼農。我想這也是誤解吧。

我認識幾個做外包開發人員,有的通過做外包跳槽到IBM,有的跳槽到國有銀行的信息部,證券公司的技術部等等,薪水都實現了翻翻了。

這幾個朋友學歷都很一般,三流本科。正常情況下普通社招或者應屆都需要研究生學歷,還得通過多輪廝殺。而這幾個朋友通過做外包項目,讓這些企業認可了他們的能力,走內部推薦渠道,破格簽訂勞動合同。

外包公司只是公司的一種形式,沒有什麼好與不好的。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很多公司都在逐漸發展自己的技術團隊,有些公司沒有什麼比較強的技術技術人才。所以會找外包公司來完成項目。某種程度上也是認可外包公司的實力。


生財述源


首先我想說:外包公司和外包經歷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不堪,但是,關於外包在社會中也的的確確存著這樣或者那樣的歧視吧。

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也非常值得探討一下。因為從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大家瞭解目前國內外包的環境,處境和狀況。


為什麼說程序員的外包經歷在面試的時候,像汙點一樣的存在呢?其實,也不能算說汙點,說汙點有點嚴重,但是確實在面試的時候,可能不被太重視和待見。


我認為造成這種處境的原因應該有如下兩點:

面試不上互聯網公司的才去外包公司

大家就業選擇的時候,肯定不會把選擇外包公司當做第一選擇,肯定會優先選擇互聯網公司,選擇有自己產品的公司,選擇大廠。認為在大廠,在互聯網公司做自己的產品,跟公司自己內部的技術團隊一起成長,開發項目才是最佳的選擇,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是最好的。


那麼,只有面試不上大廠,互聯網公司的人,才會被迫去外包公司工作。這樣就容易給人一種錯覺或者概念,那就是:去外包公司工作的人,技術不咋地,才會被迫選擇外包的。所以,你在面試的時候,說自己是外包公司的經歷的話,給人就感覺,你從外包公司出來的,能力肯定不咋地,這就被戴上了有色眼鏡。

外包公司的活,沒有技術含量

很多人感覺外包公司都有自己現成的模板,有現成的框架,你去了外包公司工作,無非就是各種功能的組合堆疊,直接使用現成的框架,調取各種現成的接口,每次都是在現成的東西的基礎上,改改,迭代升級一下,換個皮膚就換了一個產品。乾的活都是搬磚的,沒有含量的工作。


感覺外包公司各種 API ,各種組件,各種框架都封裝好了,你去了就是組裝就行。所以,外包沒有技術含量,你水平肯定不行。


這不有色眼鏡就帶起來了。給人感覺在外包公司工作就跟有汙點一樣。


外包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不堪

其實外包公司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不堪,還是有很多外包公司的工作非常有技術含量的,有挑戰性的,而且在外包公司可能更加鍛鍊人,經歷的項目多,業務邏輯和接觸的行業比較多的話,對於一個程序員的長久發展來講,是有極大的幫助的。可以助力程序員積累開發經驗的同時,能夠積累一些行業軟件的經驗。



我感覺面試的時候,應該一視同仁,不要帶有有色眼鏡,即使是外包公司出來的程序員,你有能耐把他們面倒,你通過面試技術來考驗真實實力才行,而不是憑感覺。


非著名程序員


國內的軟件外包公司不在少數,當然充斥著大量的外包程序員,普遍的在外包公司的程序員乾的時間都不是很長,主要原因在於外包公司的程序員每個階段做的工作不是很一樣,而且做的項目也不是很一樣,所以講外包公司不是程序員很理想的去處,但是有過外包程序員在面試的時候有多少汙點,這點倒不見得真實存在,畢竟造成做的項目比較雜和程序員本身並沒有太多的關係。

為什麼很多人對於外包有不同的成見?

在外包公司歸屬感不強。外包公司性質上就是為各種客戶提供技術服務,所以做的項目就是跟著客戶的需求在走,標準意義上的項目開發,不是屬於真正意義上的項目開發,而且由於客戶的種類不是很固定,外包程序員本身的出差次數也不在少數,所以很多外包公司的程序員做個幾年就會換個真正做產品的公司去工作,起碼一直在做一種或者一類的產品,這樣非常有利於長期的積累,也更加容易做出系統化的產品,所以在外包公司的程序員大部分只是把公司當做一個翹板,在自身的技術能力能夠達到開發水準的時候基本上就選擇換別的企業了。

外包公司的一般框架版本更新比較緩慢。外包公司對於前沿技術的探索時間不是很多,以致於外包公司的框架還是使用的非常陳舊的,對於程序員跟進新的技術也不是很有利,畢竟從公司的角度的考慮,主要是現有的框架還能繼續使用公司就不會考慮繼續跟進,所以很多程序員在這個平臺上做了很多年技術上跟進比較慢,這種與現實的環境還是有著密切的關係。

外包公司待遇普遍不高。外包公司就是通過軟件賺取利潤,然後發工資給程序員從中間賺取差價,所以公司待遇普遍不高,外包公司的程序員來源主要是培訓機構,甚至有些外包公司直接就開班培訓技術人員,形成內部消化,這種模式在國內比較大型的外包公司裡面用的比較常見,所以即使外包公司程序員不是很穩定,但是有大量的新手程序員補充進來,保證了外包業務能夠順利的進行,很多培訓機構對外宣傳的報班保證能夠找到工作,主要推薦的企業大部分是外包性質。

對於常見的程序員來講長期呆在外包公司的不是很多,一般是在裡面幹幾年覺得技術差不多就換工作了,所以講很多外包公司都是新手程序員的練手基地,而且在業內外包企業的名聲普遍不是很好,程序員普遍的穩定性不高,從程序員的角度分析系統的掌握框架知識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找一家產品公司會更加適合職業生涯的發展,也不至於隨著外包公司南征北戰最後弄得精疲力盡,從程序員的角度考慮大部分人不希望在外包公司長期呆下去,希望能幫到你。


大學生編程指南


外包也看情況。同時無論外包還是做自己產品的,關乎的是你在曾經的團隊裡處於什麼位置,是給其他開發人員打下手還是開發的核心人物。因為無論外包還是有自己產品的,遇到的技術難題都是認可的。主要是遇到問題以後能否給出一個較為滿意的答案出來,能為公私真正的解決客戶的技術問題,帶來效益。

不過由於現在大環境已經亂了,外包被普遍認為複製粘貼,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不能否認的是在哪裡都有勤奮努力技術也強的優秀員工,在哪裡也有渾渾噩噩雖已入職但是每天摸魚的員工。不能一棒子打死。希望伯樂能在適當範圍內給予機會,才能發現更多的千里馬。


SteveJrong


進過外包就和進過局子一樣,沒毛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