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碧桂園、美的投產口罩?

深藏功與名x


“跨界”這一詞,日常生活中常常都有聽到,但是如今房企跨界生產口罩引起大家的關注。

房企生產口罩能順利生產嗎?生產的效果怎樣呀?質量有保障嗎?不得不讓人們產生各種懷疑的態度。

但是碧桂園用實際行動證明這一切的可行性,“從無到有”的過程,碧桂園用了25天,經歷了多少困難我想大家多多少少都瞭解一些,答主在此就不多說了。

碧桂園從3月5日,生產線終於調試順利,原材料的採購也基本到位,鳳廠牌口罩生產線正式啟動運作,首批10000個“博方眾濟”牌醫用一次性口罩生產成功,日產量可達40萬個。

3月6日,碧桂園海南區域第一個收到了碧桂園自產的口罩。碧桂園自主生產的口罩將用於支援抗疫一線,同時確保員工、合作伙伴、施工企業的口罩供應。

日產能到40萬,在如今已經算得上是高產了,在滿足自身的條件下,還要支援抗疫一線和合作夥伴等企業,碧桂園真的太給力了。


DUNCAN569


這次的疫情,口罩成為最緊缺的物資之一。能將口罩當做禮物送給你的一定都是真愛。

在疫情的牽動下各行各業,許多能源、房地產和製造業企業宣佈緊急投產口罩,就連紙尿褲廠家也加入轉產口罩大軍。

不過也不是誰想生產就能生產的,設備是硬性要求,能否短時間內購買並安裝到設備。這個既需要器械本身,又需要技工來安裝調配。 二是生產許可。以往要拿到生產許可要經歷很長的過程和審批,現在各級地方政府都積極配合,加快進度。三是上了設備之後還需要有原材料、人力,和運輸物流。

這對碧桂園來說就不是什麼難事了,設備給力,資金充足,人員穩定。更重要的是碧桂園有機器人啊,自子旗下的機器人產業,目前已經遍佈滿多個行業。比如這次口罩生產引入博智林機器人技術,研發升級口罩生產線,推動科技服務,科技創新。還有前段時間為武漢捐贈的餐飲機器人,也是著實火了一把,24小時為隔離點免費提供煲仔飯配餐服務,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可以吃到熱騰騰的煲仔飯了!“從加熱、加油、加水到出餐的整個過程都是無人、全自動化操作,能大幅降低因人員接觸而導致的交叉感染風險。”同時,機器人24小時全天候運作,醫護人員只要下單就有口熱飯吃!

換個角度說企業生產口罩也是一種社會責任感的體現,自己有能力就要盡力去幫助更多的人,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泡泡的奇妙世界


隨著多家企業“跨界”,多地的口罩產能也迅速增長。截至3月2日,廣東全省口罩生產企業共339家,醫用口罩和普通口罩產量達2080.89萬個/天。江西省在短短一個月內,口罩日產能從年初的不足百萬只,提升到日產能超過千萬只。

此前,兩家企業均通過全球採購,為湖北等地抗疫支援了大量口罩。隨著疫情的持續和企業復工復產,口罩需求有增無減。

3月6日晚,碧桂園旗下廣東博方眾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博方眾濟”)宣佈,其口罩生產線已經投產。

碧桂園從2月10日開始部署口罩生產線,並將這個任務派給了博智林機器人的醫療科技子公司博方眾濟。2月13日,碧桂園通過國強公益基金會追加捐贈1億元人民幣抗疫,其中部分即用於建立口罩生產線保障口罩供應。

和美的一樣,碧桂園的口罩生產背後也離不開強大的順德製造業體系。相關人士介紹,碧桂園口罩生產線佈置在佛山市潔邦衛生用品有限公司內。在安裝調試過程中,順德區有關部門還協調了捷瞬機器人等生產口罩機的其他企業進行支援。此外,碧桂園還採購了佛山市松川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的4臺口罩包裝機。


待續微笑


愛心企業出佛山啊!給我大佛山點個贊!

 此前,廣州日報曾率先披露佛山順德兩家“500強”企業美的、碧桂園“跨界”造口罩引關注。


美的、碧桂園則表示,企業的自產口罩,將優先滿足自身員工使用及馳援抗“疫”一線。另外,美的還拿出一部分向品牌會員免費派送。


據悉,碧桂園從謀劃項目到首批口罩下線,企業的“跨界”之舉只用了25天。企業介紹稱,在2月10日,碧桂園研究決定投資醫用口罩生產線。當天下午,碧桂園控股子公司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旗下的博方眾濟正式肩負起碧桂園投資口罩生產線、生產口罩的重要任務。

據順德本地一家名為捷瞬的機器人企業介紹,美的為了造口罩,向該企業購入了一臺口罩機。但由於機器的一個關鍵部件供應商臨時違約,導致了口罩生產工作有所延遲。


龍先生旅行日記


在口罩緊缺、甚至出現假冒偽劣口罩在市場上橫行的時候,這些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都會站出來。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並非內心想為社會分擔就可以去做,畢竟是有條件的。其實除了春節期間的市民對口罩的需求外,接下來的復工復產,zf單位肯定會要求企業有防疫物資才允許復工,所以這些企業也算是高瞻遠矚吧。



首先碧桂園有別於其他房地產企業的地方是它是全產業鏈,子公司眾多,合作公司更是,那麼為了員工、合作伙伴、施工單位的生產經營安全,口罩的需求缺口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那他有什麼條件呢?


還真有,碧桂園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旗下博方眾濟公司是個搞健康的,聽說購買生產線聯繫原材料的時候還是很艱難的,但他們都克服了。3月5日,生產線終於調試順利,原材料的採購也基本到位,鳳廠牌口罩首批10000個“醫用一次性口罩生產成功,日產量可達40萬個;


同時口罩製作也算是科技服務生活的一種表現吧。


松果兒圍觀


其實不只是美的和碧桂園,近日,多家龍頭企業“跨界”生產的口罩下線。隨著多家企業“跨界”,多地的口罩產能也迅速增長。

自動化被認為是解決企業用工荒的一個重要途徑,過去幾年珠三角的政府和企業都曾大力推動“機器換人”,在汽車、電子、家電等不同行業引入自動化程度比較高的流水線,減少對普通農民工的使用,這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工業機器人銷量增長最快速的市場。以口罩的生產來說,半自動化和全自動化在技術上都是可行的,平常時期,從成本的角度考慮,半自動化一般是企業的優先選項,而在肺炎疫情的“戰時”狀態,全自動化生產則是必然。

口罩生產也是一樣,在肺炎疫情的戰時狀態下,需求量井噴,使得超過3000家企業的經營範圍新增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醫療器械等業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