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成本“瘦身”為效益“增肥”

小焊條帶來“大節約”、小革新創出“大效益”、小舉措激活“大經營”,山東能源棗礦集團蔣莊煤礦把開展艱苦奮鬥教育作為提升礦井經濟效益的切入點,倡樹艱苦奮鬥、反對浪費、勤儉持家的良好風氣,全礦節支降本蔚然成風。

小焊條帶來“大節約”

3月19日,該礦修理廠機修車間副主任齊玉山在車間巡查時發現,電焊工在焊接作業時,電焊條剩下7至8釐米就丟棄不用。看到這一幕,齊玉山感覺很可惜,怎樣既能最大程度的節約焊條長度,又能提高職工的節約意識?他了解後發現,原來直徑4毫米的電焊條每根長度是40釐米,焊槍夾持焊條的長度是3釐米,通過實踐他摸索出5釐米是焊條使用最佳剩餘長度,既能保證焊接質量,又能避免焊槍燒壞。

齊玉山就算了一筆賬,如果每根焊條都使用到5釐米,每年可節約焊條22萬釐米,相當於省下了6300根焊條。每月可為礦節約電焊條近200千克,價值1000餘元。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節約一根小焊條,能帶來這麼大的收穫,以後在工作中一定得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機修車間電焊工任傳統說。

小革新創出“大效益”

“一個成本價僅6元的小瓷片,每年就可節省投入1.5萬元,真正將降本挖潛付諸到了實際工作中。” 蔣莊煤礦選煤廠主任工程師仇慶敏興奮地說。

作為重介分選工藝中的重要設備磁選機,由於其滾筒端面為金屬鋁製成,硬度低、耐磨性差,且無法焊補修復,生產廠家更換一個端面就要1.5萬元。為了降低磁選機維修成本,仇慶敏帶領技術團隊開展技術攻關,對磁選滾筒的筒面、端面進行了改造,實現了磨損面的清理減磨,延長使用壽命,目前在中煤磁選機、精煤磁選機等設備上應用。僅此一項,年可為礦井節約維修費3萬元。

小舉措激活“大經營”

這幾天,企管部的王坤格外忙碌,他正在對4月份各單位上報的節約計劃進行審核。“以前,各單位材料領多少用多少,現在,各單位上報節約計劃,不但增加了節約意識,而且提高了材料計劃的準確性。”王坤說。

面對全年繁重的經營指標壓力和成本“雙控”目標,蔣莊煤礦出臺一系列的降本增效舉措,堅持從小處著眼、細處著手,按照“剛性考核、節獎超罰”的原則,逐月對確立的各項成本費用壓控目標進行嚴格考核,依據考核情況,加大對管理人員的獎罰力度。讓每個人身上有壓力、有擔子,倒逼各級管理人員抓好成本管控。

該礦以規範完善內部市場化管理為抓手,對材料計劃、審核、發放、領用、回收、複用、報廢的全過程進行控制。加強單位間物資的調劑週轉使用,提高計劃準確性和各類物資的使用效率,杜絕材料積壓、丟失、浪費現象。

該礦企管部部長貝太偉介紹:“通過各種費用承包管理,切實讓各級管理人員意識到省下來的就是多賺的工資,大大提高了全員降本的積極性。”

掃碼在手機端打開頁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