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山的“五佳球”

武漢的春天,在漫漫櫻花雨中悄然而至。

經中央批准,從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復對外交通。

在數萬白衣天使馳援武漢奮戰2個多月後,這個曾經被按下暫停鍵的城市,即將重啟。

這些日子,陸陸續續有不少醫護人員已經有組織地撤離,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然而,作為武漢目前在院病人最多的定點醫院——雷神山醫院,9個省市的16個醫療團隊,仍舊在此奮戰。

在這個春天,三生製藥攜手遼寧男籃走進與疫情賽跑的雷神山醫院,記錄下了一份特殊的心願清單。

“從來沒有在武漢看過櫻花,這是我特別大的一個心願。”

“我是一個籃球迷,最喜歡的是郭艾倫,如果有可能,我希望遼寧男籃可以送我一個簽名的籃球。”

“現在特別希望疫情過去後,大家可以圍坐在一起看看球賽。”

……

當疫情逐漸得到控制,雷神山醫院的白衣天使,在心裡悄悄許下了最樸實的心願。

而身在抗疫後方的球員們,已經將這些心願一一“安排”上了,等待英雄載著希望回到家鄉。


雷神山的“五佳球”

六兄弟的最佳配合:雷神山,我們同進同出

心願放送:六個兄弟同進雷神山,也要同出雷神山,如果有6套遼寧男籃簽名的球衣加持,我們將會更加強大!

420平米的籃球場,是球員的賽場;8萬平米的雷神山醫院,是抗疫英雄們的賽場。

每場籃球比賽,跳球后的比分從0開始,但這些白衣天使的挑戰,是要打一場從開始就落後的比賽,他們沒有奢侈的24秒進攻時間。

2月17日,林毅和上海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其他5位同事奔赴雷神山。


雷神山的“五佳球”

△身在雷神山的林毅。


一場48分鐘的籃球比賽,平均傳球可以達320次,沒有團隊的配合就沒有比賽的勝利。

一個病區,收治幾十名患者,沒有團隊的配合就沒有患者的康復。

團隊配合從搭建病房開始。林毅和他的團隊在空空蕩蕩的毛坯房,一桌一椅、一床一墊,一個垃圾桶,一個置物架,清潔區汙染區劃分,全部要團隊齊心,共同佈置。林毅笑侃:“當了幾天搬運工,小肌肉都練出來了,堪比健身效果。就當是大戰之前的熱身運動。”

2月23日,首批新冠肺炎患者正式進入收治病區,6人小隊也全部進入“戰鬥”狀態。在林毅所在的C1病區,當天收治31名患者。本該中午12點就下班的林毅,為了妥善安置患者,一直加班到晚上10點才回到酒店。一身疲憊的他,還要進行自身及房間消毒,直到半夜十二點,才躺到床上。

林毅所在的六人小隊雖然不在一個病區,但是大家配合默契,取長補短,相互借鑑,共同成長。雷神山沒有現成的診療規範,林毅和同事們就齊心協力組成了一病區的病史質控小組;患者反映睡眠不好,林毅又和同事們給他們帶來了愛心眼罩。  

3月13日,林毅終於送走了第一批康復出院病人。從入院前的核酸陽性,到住院一週後複查咽拭子陰性,再到複查CT顯示病情逐漸趨於好轉穩定。林毅開始覺得,落後的比分正在追回。

4小時完成集結,這是中國醫生的最佳快攻

心願放送:從李曉勇、吳慶龍、吳乃群的“三駕馬車”,到郭艾倫、大韓和趙繼偉的新遼籃,我一直是遼寧隊的忠實粉絲。希望戰鬥勝利後去現場看趙繼偉打球,因為我最喜歡“紀委”那股聰明勁!

己亥年,庚子春,上元之夜,出發之時。

從元宵節就緊急馳援武漢的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中心醫院的李陽醫生,說雷神山的經歷給他最深的印象是“快”。


雷神山的“五佳球”

△來自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中心醫院的李陽醫生。

如同籃球比賽中一個經典的快攻配合:底線發球,半場長傳,銜枚疾走,上籃終結。一個回合的進攻,四秒鐘就能完成。球員快,是因為戰機稍縱即逝。李陽他們快,是因為生命經不起等待。

“第一次來雷神山,第一天病房還沒有完工,第二天過來看,設施已經完備。”李陽說。

從接到通知到報名組隊,再到抵達1800公里之外的抗疫最前沿,遼寧支援雷神山醫院的醫療隊,最快的僅用4個小時即完成集結;從命令發出到全員抵達武漢完成部署,僅用不到24小時;從踏進雷神山醫院,將空蕩蕩的A13病區建成達標並率先實現接診,不到72個小時;從第一個病區接診,再到接管的17個病區全面接收患者,只用7天時間。

中國速度,再次體現。


同樣來自朝陽市的翟相舉醫生說,“第一次下病房的時候,內心還是會有恐懼,但是看到患者時,醫生的使命感戰勝了這種恐懼的心理。”快速奔赴前線的他們,還來不及做好心理建設,但他們知道,即便很辛苦,這也是一件必須做的事。


雷神山的“五佳球”

△來自遼寧省朝陽市的翟相舉醫生。

衝在最前,每救下一人都是一次最佳灌籃

心願放送:一個史蒂芬森的簽名籃球會讓我衝得更猛哦。

扣籃是籃球場上最能體現“暴力美學”的場面。每一個精彩扣籃的背後,都有一個共同點:扣將眼裡只有籃筐。

上海仁濟醫院腎臟科的王琴是個靦腆的姑娘,但是面對疫情,也有幾分“眼裡只有籃筐”的堅決。


雷神山的“五佳球”

△上海仁濟醫院腎臟科的王琴是個靦腆的姑娘。


仁濟醫院腎臟科此次共派出了3位醫生和4位護士。王琴作為支部書記,衝在了最前,擔任起這支小分隊的領隊。

第一批19名患者火速進院。其中年齡最大的患者74歲,同時有肋骨骨折、心力衰竭等多個合併症。王琴又是身先士卒,保證診治流程順利運轉、各組職責無縫對接,與同事在C4病區負責起48位患者的診療工作。

3月2日,仁濟醫院醫療團隊在感染二科ICU病區開展首例CRRT(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挽救重症新冠肺炎患者。CRRT雖然已是很成熟的治療技術,但是在資源相對匱乏以及特殊防護的情況下,視線受限,不論是實施難度還是操作風險都會增加。還是王琴一馬當先,深靜脈置管、CRRT裝機,很快,患者生命體徵逐漸穩定,代謝性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得到糾正。

生命場上的最佳助攻:偶爾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

心願放送:原來希望疫情結束後來得及去看櫻花。現在看今年的櫻花可能要在春天裡孤獨的開放了。不過,一件遼籃隊員簽字的球服可以撫慰我受傷的心。

籃球場上,有人喜歡進球,有人獨愛助攻。

2月22日,已馳援雷神山醫院13天的錦州醫科大學附一院醫生王政華特別開心,因為在這一天,她經手的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了。

這名女患者讓王政華印象深刻。因為她曾經非常焦慮地頻繁找醫生。王政華找到機會給她寫了張小紙條:您好,我來自錦州!好好吃飯,好好睡覺,祝您早日康復!

患者認真的看著紙條,似乎有點意外,也好像不好意思。王政華再次經過她的窗前時,又給她寫了個紙條,上面是自己的電話,就這樣互加了微信。


雷神山的“五佳球”

△細心的王政華喜歡用這種方式為患者康復送去助攻。


“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細心的王政華喜歡用這種方式為患者康復送去各種助攻。

王政華在一次查房時聽患者無意提及,吃飯時塞了牙,沒法剔牙,難受了好幾天。王政華記在心裡,找了包牙線給送了過去。後來她又和同事設計了一輛愛心小貨車。車上裝著榨菜、罐頭、面霜、水果等各種物品,在病區中流動穿梭。雖然東西都很普通,卻是患者們亟需的。有患者喝到了久違的可樂,有患者補上了襪子,有患者終於做上了面膜……

最佳絕殺鏡頭:你當得起這一聲謝謝!

心願放送:在我對象的影響下開始看遼寧男籃,最喜歡的當然是帥氣的郭艾倫,什麼時候能有和“大侄子”合影的機會呢?

鬚眉成板寸,巾幗去青絲。

2月8號元宵節剛剛下夜班,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血液科醫生閆凡芝接到緊急通知。一天後,把一頭長髮剪成板寸的她已經到了疫情最嚴重的武漢。

12小時倒班。僅僅為病區50個患者查房,就要三到四個小時,一圈下來,渾身溼透。


雷神山的“五佳球”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血液科醫生閆凡芝把一頭長髮剪成板寸。


她病區內87歲的肖奶奶,老伴因新冠肺炎去世,小兒子也是重症患者,還在ICU搶救,新冠病毒的無情侵襲讓原本美滿的家庭支離破碎。不能再有人離開,這是一場必須要贏下的比賽。

在病區全體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奶奶的病情也一天比一天好轉,為了讓隔離區外的家人及時瞭解病情,閆凡芝與同事每天都會與家屬進行電話或短信溝通。3月3日,肖奶奶的病毒核酸檢測終於轉陰,胸部CT炎症幾乎完全消失。

閆凡芝和同事們的努力沒有白費!

閆凡芝第一時間短信通知了奶奶的兒媳婦。“在這特殊時期,終於聽見好的消息傳來,太謝謝您以及您的醫療組了!謝謝!謝謝!謝謝!”這是她收到的回覆。

“三聲重重的感謝,讓我深切感受到電話那端來自親人的喜悅和激動。此刻,所有疲憊都化為喜悅的淚水,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雷神山的“五佳球”

都說“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是他們在最危險的時候挺身而出,永不放棄,保護了我們。


“永不放棄”是這些白衣逆行者們的信念,“永不放棄”是引領三生製藥專注生物製藥領域27年發展的核心理念,“永不放棄”也是支撐遼寧男籃25年征戰CBA的精神動力。

在“至暗時刻”為我們帶來光明的,當以光明之心相待。三生製藥作為國內領先的生物製藥企業,一直以來也積極踐行著企業社會責任。在“國際醫師節”來臨之際,作為遼寧男籃的戰略合作伙伴,滿足這些白衣天使的願望,就是“三生有幸”的心願。

當春天踏著穩穩的步伐如約而至,逆行天使也將伴著武漢的重啟凱旋而歸。

櫻花,籃球,亦或是和三五好友的小聚,一切你所希望的美好,都將在這個暖暖的春天如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