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楚門”現實對調,《大贏家》用“戲中戲”探尋人生的真與假

3月20日,繼徐崢的《囧媽》之後,字節跳動公司又向網民免費奉獻了一部喜劇電影《大贏家》。這部由

[大鵬][柳巖]等主演的喜劇電影一開始就被貼上“翻拍”、“浮誇”的標籤,這與“大鵬柳巖”組合的先入為主觀念有一定關係。不過,與以往大鵬電影不同,這部電影多了幾分真誠,變得更加走心。當我們以“隨便看一看”的心態去觀賞這部電影時,反而會給觀眾帶來意外的驚喜。

與“楚門”現實對調,《大贏家》用“戲中戲”探尋人生的真與假

《大贏家》海報


電影講述了在公安局與銀行聯合舉行“銀行劫案”的演習活動中,作為一名被排擠的銀行小職員“嚴謹”意外獲得扮演劫匪的資格。參與演習的所有人都把演習作為“走走過場”的形式,而小職員嚴謹卻人如其名嚴謹對待,給演習現場帶來重重困難。

《大贏家》有趣的地方在於電影的獨特故事和敘事結構。搶銀行的電影不少見,假裝搶銀行的電影則較為稀有。劍走偏鋒的故事讓這部電影已然跳離傳統電影的範疇,有了與經典電影暢談詳聊的資格。而採用“戲中戲”的敘事結構則為電影平添了幾分哲理上的韻味。另一部同樣採用“戲中戲”結構的經典電影是1998年由[金·凱瑞]主演的電影《楚門的世界》。

1、何謂“戲中戲”?

含義:

通俗來講,電影故事中講述的是一群人在拍電影;或者話劇舞臺上,一群人在排練、表演一齣戲。

對於我們觀眾而言,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個正在發生的真實故事,而是一幫人在表演另外一件事。這種“戲中還有演戲”的敘事結構一般稱為“戲中戲”。

我們熟知的電影《雨中曲》、《暗戀桃花源》、《霸王別姬》、《我是路人甲》都有“戲中戲”的部分。不過,“戲中戲”並不侷限於“劇中拍戲”這一要素,而是參考影片中是否有“演員表演非真實事情”這一要件。

與“楚門”現實對調,《大贏家》用“戲中戲”探尋人生的真與假

《我是路人甲》中方中信在拍古代戲


特點:

“戲中戲”最典型的特點是構建了兩重世界,一個是觀眾眼裡的演員世界,一個是演員演繹的另一個世界。觀眾可以看到兩個世界,但演員只能看到一個世界。這樣的不對稱結構為劇情建立了傳統結構中不容易出現的戲劇張力。因為觀眾知道演員所處世界的所有情況,而演員不知道,觀眾帶著強烈的預期觀察著演員的進程,充滿期待,充滿好奇,直到謎題解開。

通常這種“戲中戲”在一部影片的佔比不高,僅僅作為敘事推動的一個元素。像《大贏家》和《楚門的世界》這兩部電影全程採用“戲中戲”結構的電影屈指可數,因此值得一番細品。

2、“戲中戲”在影片中的敘事表現。

《楚門的世界》裡,電視公司為了拍一部“真人成長故事”的肥皂劇,搭建了一座超大型攝影棚。攝影棚裡有足以容納幾千人的小鎮海島,還有大海和沙灘,天空和夜晚也由巨大的球型幕布仿造。男主角“楚門”從小生活在這座小鎮上,一直到30多歲,他都沒有發現這座小鎮是假的。他像個普通人一樣生活、工作、談戀愛。所有與楚門接觸的人都是無數演員敬業的表演。只不過,隔著那張巨大的球幕,背後是無數電視製作人員和全球觀眾對他無死角生活的觀察。

與“楚門”現實對調,《大贏家》用“戲中戲”探尋人生的真與假

楚門跨越自己世界的邊緣


對於我們觀眾而言,楚門和電視公司以及全球觀眾都是我們眼中的“戲”,而楚門又是全球觀眾眼中的“戲”。兩重世界讓我們有了更多視角。一方面,我們觀察第二重世界裡的楚門如何發現真相,併為楚門逃出生天而揪心。另一方面,我們又對第一重世界裡的電視公司和全球觀眾的行為產生批判思想。這就是“戲中戲”的魅力。

《大贏家》恰好相反。男主角嚴謹和所有參與“銀行劫案”演習的人一樣,都知道搶銀行這件事情並不是真實事件。他比楚門幸運得多,沒有被別人操控。他知道事情的“假”,卻一門心思想演出“真”的效果。因此,他做了許多功課,仔細研究搶銀行的每一個步驟和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反觀與他搭戲的“演員”們,完全沒有一絲敬業精神,都認為演習只是做做樣子、走走過場。銀行職員想著早點下班;行長想著演習一筆帶過,皆大歡喜;警察想著例行演習趕緊收隊。

與“楚門”現實對調,《大贏家》用“戲中戲”探尋人生的真與假

警察對嚴謹的認真態度不以為然


在我們觀眾看來,嚴謹所要構建的“真實劫案”和其他職員、警察、電視臺主持人聯袂構建的“假劫案”產生強烈的矛盾衝突,為這部電影增添了戲劇色彩。嚴謹在第二重虛假世界,而其他人則在第一重真實世界。嚴謹所處的虛假世界和想要構建的真實世界,其他人所處的真實世界和想要構建的虛假世界,兩者之間不可調和。因此,影片中出現了多次兩重世界的對抗。要看牙醫的女職員、要見丈母孃的男同事、銀行經理、銀行行長、警察都與嚴謹產生過正面對抗。不過這種對抗都在影片結尾握手言和。

3、《大贏家》利用“戲中戲”構建的“真”與“假”。

這部電影一直在真與假中掙扎,戲裡戲外皆是如此。

  • 戲裡的真假表演

你可能演得好或演得壞,這沒有什麼關係,重要的是你要演得真實。

——舊俄時代著名演員[史遷普金](1785-1863)

在《楚門的世界》裡,所有演員都在用自己專業而盡職的演技去完成那個小鎮的各項角色。即使楚門已經感覺到周遭一切都是假象,想要逃離這個小鎮時,所有演員依然在演繹各種突發狀況,用“真實性”的事件去阻止楚門的離開。演員們將小鎮這個虛假的舞臺當成了真實的人生來演繹,頗為精彩。

而在《大贏家》中,情況截然不同。跳開“戲中戲”的結構,影片中的演員在表演層面與經典電影差了不止一星半點。主角嚴謹認真對待自己的角色,試圖努力演好一個合格的劫匪。而其他人並沒有將自己的角色當真,敷衍了事。當演員不認同自己的角色時,這必將是一場尷尬的戲份。因此《大贏家》前半場讓許多觀眾看著並不舒適。儘管這是導演的刻意安排,但是影片中浮誇的演技還是容易讓觀眾出戏。

與“楚門”現實對調,《大贏家》用“戲中戲”探尋人生的真與假

同事與嚴謹發生衝突


  • 戲外的真假生活

在很多觀眾眼中,導演通過這部電影傳遞出一個理念:認真和不認真的人生態度。比如認真對待工作,認真對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於作者而言,看到的不僅僅如此,更有普羅大眾對於生活的“真假觀”。

[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五回寫道: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影片中,嚴謹無論是在扮演劫匪這個“假角色”,還是平時自己上班時的“真自己”,他都是真實的狀態。而其他人,在保留真實的自我外,在工作中、生活中,或多或少都要扮演另外一個虛假的自己。向領導委曲求全,向客戶賠笑相待,對朋友肝膽相照;回到家中,那才是真實的自己。

與“楚門”現實對調,《大贏家》用“戲中戲”探尋人生的真與假

電影裡的真與假


真真假假的角色轉換,無不是人們在這複雜的社會中想要尋找一片棲息之地。我們處在最好的時代,也處在最糟糕的時代。我們有歷史最好的科技和豐富的生活用品,卻也有以“資產”為標準的價值觀。房價高漲、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結婚難度增大,諸如此類的問題都壓得許多人喘不過氣。此時,真真假假的人生已然失去了邊界,許多人活出了另一番模樣。在外面戲演得太久,最後自己都信了。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如果哪天演得累了,不如脫下身上那套戲袍,安安靜靜看看鏡子中的自己。就像《大贏家》中局長對嚴謹說的那句話:認真對待,我們都是大贏家。

#我要上頭條# #青雲計劃#

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