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中國重新啟航

安世豪迴歸 | 奧迪中國重新啟航

面向未來,豪華車市場的廝殺從未停止。

文 | 方向君

時隔十二年,曾經執掌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並在中國豪華汽車市場叱吒風雲的安世豪(Werner Eichhorn),再度迴歸。

3月26日,奧迪對外發布公告,安世豪將接替武佳碧(Gaby-Luise Wüst)履新奧迪中國總裁一職,並全面負責奧迪在華相關業務,之後,武佳碧將回到集團內部擔任大眾汽車品牌的全新管理職務。

該任命自4月1日起生效。

資料顯示,現年57歲的安世豪自1982年以來就一直效力於大眾汽車集團。自1993年起,他在奧迪歷任多個銷售管理職務。2005-2008年間,他曾擔任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負責奧迪品牌在華的銷售業務。在2017年加入大眾汽車北美分公司前,安世豪還曾擔任斯柯達汽車營銷及銷售董事職務。

儘管奧迪方面並未在公告中透露更多關於此番中國區掌門人更替的信息,但在業內看來,此番換帥,是奧迪加碼中國本土化戰略並推動奧迪全球戰略升級的重要一步。

近年來,在中國豪華車市場上,奧迪的領先地位一度被競爭對手趕超。不可否認,此刻奧迪在中國的確陷入了發展瓶頸,也是極為關鍵的時刻。

無論是過往的經驗,還是對中國市場的理解,安世豪無疑是奧迪中國掌門人的最佳人選。而對此刻的奧迪中國來說,安世豪身上揹負的首要任務是重振興奧迪在華銷量。

重任在肩

以迪斯為首的大眾高層,一定也對安世豪和奧迪中國團隊給予厚望。

“安世豪是一位傑出的銷售專家,在中國擁有多年經驗。對於他的任命,我們感到非常高興,他將憑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為奧迪中國再創輝煌。”奧迪汽車股份公司財務、法務及中國業務董事安諾表示。

回顧安世豪的戰績,2005-2008年間,在他擔任奧迪中國汽車事業部總經理期間,汽車業見證了奧迪在中國的輝煌。在中國被稱為“豪哥”的安世豪,深得中國合作伙伴和媒體的愛戴,他與時任奧迪銷售事業部副總經理張曉軍的搭檔,被業內稱為美談。

彼時,安世豪通過統籌國產奧迪與進口奧迪業務,讓奧迪在華銷量實現了3年翻番。數據顯示,2005年安世豪到任一汽-大眾奧迪前一年,奧迪在華銷量只有6萬臺,2008年安世豪離任中國市場當年,奧迪在華銷量翻番至接近12萬臺。

安世豪迴歸 | 奧迪中國重新啟航

但不可否認的是,時過境遷,中國汽車市場與豪華品牌消費者都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同時,面對疫情對中國市場的影響,以及中美貿易的不確定性,安世豪此刻接任奧迪中國區掌門人,的確面臨多重挑戰。

2019年,在追求“高質量銷售”的前提下,奧迪在華銷量共計69萬輛,同比增長僅為4%。曾經連續31年佔領中國豪華車銷量冠軍的奧迪,首次落後於競爭對手寶馬和奔馳,在中國的確需要更為振奮的表現。

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自2016年之後,奧迪就開始表現出增長乏力,領先競爭對手的優勢逐年縮小。

如何儘快提振奧迪中國的銷量,是安世豪面臨的第一重挑戰。

而更為重要的是,安世豪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還要解決奧迪在中國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那就是奧迪與上汽合作既定戰略的順利落地。

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長達半年的“上汽-奧迪”事件備受行業關注。受各方博弈的影響,奧迪在華銷量出現了很大的波動,作為直接與消費者打交道的經銷商,也因為自身利益問題,無法聚焦銷售和售後服務。

隨著2017年5月20日,奧迪股份公司、一汽集團、一汽-大眾和奧迪經銷商聯會就奧迪品牌未來在中國的發展共同簽署協議,困擾了奧迪長達半年之久的“上汽-奧迪”風波終於塵埃落定。

換個角度來看,安世豪的迴歸,恰恰可以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也就是在奧迪與一汽的合作不受影響的前提下,讓一汽更好地理解奧迪與上汽的合作。避免在這個問題上,發生更多的衝突,從而讓奧迪與一汽、上汽的合作,甚至三方在營銷方面的合作,進展得更為順利。

重新啟航

大眾集團顯然已經意識到奧迪品牌在中國市場面臨的問題。

從過去幾年奧迪全球銷量和盈利看,德國大眾將持續強化奧迪品牌的管控和升級全球化戰略,其中包括針對中國這個全球第一大單一市場的“第二故鄉”戰略升級,來保持奧迪品牌在華連續30年來的領先優勢,以及縮小目前與兩家德系豪華競爭對手的距離。

為此,2018年,奧迪與中國合資夥伴共同開啟了奧迪中國業務“三年業務計劃”,在這一計劃中,奧迪將把中國市場運營的工作重心,從提升銷量的增長轉移到提升品牌魅力和經銷商運營質量上,並著力打造公司在華的可持續運營體系和能力。

同時,奧迪正在加快扭轉品牌形象。奧迪2020年將在全球範圍推出全新的奧迪品牌形象,為此成立了專門的全球品牌委員會,而中國無疑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安世豪迴歸 | 奧迪中國重新啟航

而在大眾集團內部,奧迪的戰略地位也在悄然改變。

2月29日,大眾汽車集團宣佈將進一步加強奧迪品牌的戰略地位,並計劃收購奧迪品牌0.36%的自由流通股份,收購完成後,大眾集團將100%控股奧迪品牌。

這意味著,未來無論是電動化還是數字化轉型,奧迪都將在與大眾集團的協同效應中充分受益。

此外,奧迪新任CEO馬庫斯·杜斯曼將全權接手大眾集團的相關研發工作。奧迪品牌總部英戈爾施塔特將成為“Car.Software”部門的組織架構核心,到2025年將自主研發的汽車軟件份額提高至不低於60%。

自動駕駛方面,得益於大眾集團和福特汽車的自動駕駛合作項目,奧迪也將省下部分研發支出。

而大眾集團資源協同效應也將成為與寶馬和奔馳的競爭中,奧迪的絕對優勢。

“不固守現有組織架構,而是利用集團優勢,這是正確的選擇。利用集團的協同效應進行優化分工,我們將能夠更加靈活地處理未來可能發生的狀況。全新的架構將增強奧迪在大眾汽車集團的戰略地位。”奧迪汽車股份公司管理董事會主席伯藍·紹特表示。

與中國左右著整個大眾汽車集團發展走勢一樣,奧迪的一系列戰略的重要落腳地同樣在中國。

2019年5月,奧迪發佈了“奧迪始終如一”轉型戰略,即始終如一以客戶為中心,始終如一發展電動化,始終如一發展智能網聯,始終如一堅持可持續發展,而該戰略的核心就是加速電動化進程。

同樣,電動化將成為2020年奧迪在中國市場的重點。據悉,奧迪將在2020年推出4款新能源車型,其中奧迪e-tron Sportback已經確定要推出。另外,到2021年底,奧迪計劃在中國市場推出9款新能源汽車。

面向未來,豪華車市場的廝殺從未停止。但此刻,即將再度迎來安世豪時代的奧迪中國,的確需要重新啟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