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面臨中斷風險,中美之間的競爭會不會長期化?

截止27日8:00,全球已逾50萬人感染“新冠病毒”,其中六個國家感染者超過2.5萬例。美國連續四天新增病例破萬,超過意大利和中國,成為全球感染人數最多的國家。美國當前被動的局面,完全是特朗普自私、無知和傲慢的結果。其故意隱瞞疫情,淡化病毒的危害,以致錯失最佳防疫時機。

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面臨中斷風險,中美之間的競爭會不會長期化?


病毒對全球造成的危害,超乎所有人想象。除了我國之外,世界已變得不再安全。在殘酷的事實面前,各國已開始採取更為嚴厲的管控措施。歐洲多國要求勞動密集型企業停產停工,印度發出全民“禁足令”,俄羅斯準備全國放假。大多數受疫情影響的國家對非民生領域按下暫停鍵以換取抗疫時間,失業的民眾由國家提供財政補貼,以期渡過難關。

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面臨中斷風險,中美之間的競爭會不會長期化?

財政源自稅收,企業關停意味著稅收的終結。財政失去來源,接濟民眾唯一的辦法唯有印鈔。而貨幣的濫發又將導致物價飛漲,本幣貶值,外匯出逃,信用破產。一國的外匯歸零,該國就失去了對外貿易能力,這將導致整個國家和社會的崩潰。因此,以犧牲經濟發展來控制疫情蔓延的前提是必須在短期內取得抗擊疫情的勝利。否則,上述措施會適得其反。

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面臨中斷風險,中美之間的競爭會不會長期化?

這就要求世界各國在學習借鑑我國抗疫經驗時,不能侷限於形式。封城的目的除了防止疫情向外蔓延外,更重要的是將封鎖區內病毒攜帶者與健康人分割開來,防止內部交叉感染。因此,疫情嚴重的國家在加大檢疫力度的同時,民眾必須嚴格執行政府的防控措施,做到不傳染他人,不被他人傳染。只有控制住了傳染源,封城的目的才能達到,取得抗疫的勝利才有可能。

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面臨中斷風險,中美之間的競爭會不會長期化?

遺憾的是,多數西方國家民眾並不配合政府的防控措施。車輛照樣流動,人員照樣聚集,商業機構照樣營業。這樣只會增加政府抗擊疫情的難度,延長抗疫時間,最終損害的是全人類的利益。病毒不分國界,沒有哪一個國家能置身事外。為了防止疫情的蔓延而關停企業生產線,損害的不僅是防疫國的利益,也將破壞全球供應鏈,對世界經濟將產生致命的影響。

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面臨中斷風險,中美之間的競爭會不會長期化?

我國作為全球供應鏈大國,不僅需要欠發達國家的原材料,也需要發達經濟體的市場、資金和技術。同樣,世界各國也需要我國質優價廉的工業製成品。面對全球疫情長期化的趨勢,我國該如何應對?小平認為應該採取如下措施。

首先,要確保人民幣的堅挺。全球產業鏈的中斷,將減緩市場的有效需求。以出口為導向的企業面臨產能過剩的風險,這將抑制實體對資金的需求。當前市場不存在通脹和通縮的壓力,即使出現短期內的流動性不足,也可以通過調節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來控制市場的總需求。在全球央行緊跟美聯儲降息的情況下,我國央行保持人民幣的適當堅挺,有利於吸引全球資金配置人民幣資產,為與美聯儲的終極對決積累更多彈藥。

其次,加快抗疫物資的生產。隨著全球供應鏈的斷裂,以外貿為依託的企業必然會受到嚴重衝擊,國家可以引導部分受影響的企業轉型,加入到抗疫物資的生產環節中來。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全球疫情將面臨長期化的趨勢,大多數國家的醫療系統將面臨崩潰。有能力幫其渡過難關的只有美國和我國。美國已與多數發達經濟體簽訂了貨幣互換協議。雙方可以通過對方的貨幣向對方購買所需物資。問題上,多數國家為了抗擊疫情關停了非民生類生產線,美國又是一個製造業空心化的國家,貨幣互換協議除了提振金融市場,對解決醫療物資緊缺的問題作用有限。

最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被疫情肆虐的國家要生存,只能寄希望於我國。如果求助國外匯儲備不足,可以通過三種途徑解決資金問題:一是與美國進行貨幣互換;二是向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三是向我國申請發行“熊貓債劵”。第一種的可行性很小,美國沒有捨己救人的傳統和美德。第二種可能性有,但其附加諸多條件,並不適合每一個國家。第三種途徑是我國最為樂意見到的,只需要對方將人民幣作為雙邊貿易的合法結算貨幣。需要借多少,我們就貸多少。債務國得到國開行授信後,可以用所持人民幣在我國境內採購其所需的任何合法流通物資,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面臨中斷風險,中美之間的競爭會不會長期化?

​上述措施是為了應對全球產業鏈中斷,多國瀕臨破產情況下的特殊經濟安排。中美之間的競爭將會長期化,美元霸權不會一夜隕落,人民幣國際化也不會一蹴而就。局勢有利於我方時不要亢奮,不利時也不要沮喪。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鬥而不破。同時也不要被道德綁架,世界是相信拳頭的,要利用一切機會發展壯大自己。該賺的錢一定要賺,而且要狠賺,直到將對方吃幹榨淨為止。做到了這一點,萬國來朝的日子就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