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這句詩的思路

這句話出自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一剪梅》
古有“鴻雁傳書”的典故,借用這個典故,這句話的意思是:問誰能夠將他的書信帶來,讓我知道他的音信,我回信的時候,滿月的月光照著西樓。


其實並不一定是在滿月的時候才回信。滿月代表團聚,在這裡只是借用滿月表達深深地思念。
至於說“雁字回時”的意思,要從“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這全句來理解。“寄雁傳書”或“雁足傳書”是大家熟知的成語,這句話的大意是說:不知道雲中有誰能託大雁給我寄來錦書,現在正是鴻雁排成一個字南歸的時分,我正在月光照滿的西樓上翹首以盼。

“雲中誰寄錦書來”,則明寫別後的思念。詞人獨上蘭舟,本想排遣離愁;而悵望雲天,偏起懷遠之思。這一句,鉤連上下。它既與上句緊相銜接,寫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兩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則又由此生髮。可以想見,詞人因惦念遊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遂從遙望雲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而這一望斷天涯、神馳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無論在舟上或樓中,都是縈繞於詞人心頭的。

  作者藉助於鴻雁傳書的傳說,畫面清晰,形象鮮明,它渲染了一個月光照滿樓頭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悅的背後,蘊藏著相思的淚水。“月滿西樓”寫月夜思婦憑欄望眺。月已西斜,足見她站立樓頭已久,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極。 盼望音訊的她仰頭嘆望,竟產生了雁足回書的遐想。難怪她不顧夜露浸涼,呆呆佇立凝視,直到月滿西樓而不知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