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出現“牛奶河”,執法人員利用機器人溯源,查封廢水偷排企業

東莞出現“牛奶河”,執法人員利用機器人溯源,查封廢水偷排企業

近日凌晨,東莞茶山內河箱涵處出現了大量乳白色廢水,大面積漂浮在河面上,造成“牛奶河”現象。茶山生態環境分局迅速研究制定廢水源頭追蹤方案,經過兩個星期的周密排查,在網格中心全力配合下,執法人員巧妙使用CCTV管道檢測機器人,於3月25日成功發現並查封一處廢水偷排汙染源。

東莞出現“牛奶河”,執法人員利用機器人溯源,查封廢水偷排企業

地氈式排查,從管網井口追蹤廢水源頭

3月21日-22日凌晨,針對箱涵上游錯綜複雜的管網分佈,茶山生態環境分局傾巢出擊,聯合網格中心,組成9個執法檢查組,累計出動200多人次,前往箱涵上游片區,對照管網分佈圖,逐一對雨水、汙水井進行蹲點排查。

行動現場,執法人員從箱涵上游第一個汙水井開始,一一撬開井蓋,觀察有無乳白色廢水流經。按照“逐井上尋”的原則,執法人員最後追蹤至一家加油站前汙水井,標為“0號井”;但由於該處管網分佈問題,無法繼續追溯上游排井。執法人員馬上在周邊重點排查涉水企業,但仍無法鎖定廢水源頭,便決定重新研究溯源思路。

東莞出現“牛奶河”,執法人員利用機器人溯源,查封廢水偷排企業

科技溯源,巧妙使用CCTV管道檢測

經過分析研究,在週末行動的成果基礎上,執法人員決定另闢蹊徑。

3月25日,茶山生態環境分局聯合CCTV管道檢測技術單位,在“0號井”裡面放置CCTV檢測機器人進行摸查。機器人能夠在排水管裡自由穿行,用內窺電視檢測系統拍攝乳白色廢水流向,高效追蹤廢水源頭。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查,機器人成功鎖定一廠區周邊的雨水溝排放口。通過檢測畫面可以清晰地看到,乳白色廢水從該口中流出。經測算,該排放口距離茶山內河箱涵處達1.9公里。執法人員沿著雨水溝順藤摸瓜,順利找到廢水偷排口,馬上對該廠進行突擊檢查,同時聯繫第三方檢測機構。

經檢查,該廠以光學、玻璃產品加工生產為主,設有超聲波清洗、掃光、絲印等工序,環保手續不齊全;在未經環保部門審批同意的情況下,該廠私自增設滾塗機、開料機、絲印機等設備,並已投入使用。現場勘察時,該廠正在生產,掃光工序產生的清洗廢水經管道收集至自建廢水收集池,再通過一根私設的暗管直接排至廠區外的雨水溝,最終在未經處理的情況下匯入市政管網,對管網下游水系造成了嚴重的汙染。

在鐵證面前,企業負責人對其未驗先投、私設暗管排放清洗廢水的行為供認不諱。執法人員立即對該廠進行查封,並委託工作人員於廢水偷排口處抽樣檢測。

採寫:南都記者 田玲玲 通訊員 李卓瑩

轉自:南方都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