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極有可能對病毒獲得集體免疫力,到時國內怎麼辦?

Dw上帝所愛的


個人認為,國外獲得群體免疫力這種可能性很小,當然,也不排除這種可能,只不過,付出的代價會極其慘重,可以說任何國家都承擔不起!

我們先來科普一下“群體免疫“。

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或community immunity)又叫做社區免疫,也就是當足夠多的人對導致疾病的病原體產生免疫後,使得其他沒有免疫力的個體因此受到保護而不被傳染。群體免疫理論表明,當群體中有大量個體對某一傳染病免疫或易感個體很少時,那些在個體之間傳播的傳染病的感染鏈便會被中斷。

群體免疫這個說法是英國提出來的,英國的策略是"不嚴防死守,容忍疫情緩慢進展,期待大部分人在隱匿性感染後無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從而在人群中獲得普遍免疫,以控制疫情",也就是通過群體免疫力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

應該說,英國這樣做,從國家整個層面來說,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是不用採用嚴格的隔離措施,以免過度傷害經濟;二是新冠對老年人群體最危險,而英國又是達爾文的故鄉,“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否滲入英國人的思維裡我們不曉得,但是英國的人口老齡化現象很嚴重,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經濟發展,所以英國這樣做,應該有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

只不過,這樣做的話,對個人來說,太過殘酷,畢竟誰也不想成為那個“中招”的一員,而且,對抗疫積極的國家,比如我國,是不公平的!現在國際化交流日益頻繁,只要地球上某個角落新冠沒有消滅掉,那麼隨時會有死灰復燃的可能。如果英國人真要獲得了群體免疫力,那麼別的國家要麼對英國人關閉國門,嚴防死守,要麼無奈接受二次傳播的事實。

現在這方面大家最關心的應該就是“群體免疫”的始作俑者英國情況如何?據3 月 24 日消息,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研究人員的模型顯示,兩個月來,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已感染英國半數人口,遠超科學家先前的估計,也就是說,該國對新冠已經獲得了初步的群體免疫力。

但這是一種模型的假設,疑問很大,最大的問題就是英國的死亡率並不高,我們先來看看英國最新的疫情數據:累計確診11812人(較昨日+2129人),死亡人數584人(較昨日+121人),死亡率大概5%左右。

表面看,這個死亡率中規中矩,但是 ,如果英國人真要獲得群體免疫的話,那麼,感染的人數絕對不可能是現在的一萬左右,那麼,按照死亡人數除以真實的感染人數,計算出來的死亡率就太低了,太過反常!可以參考意大利,意大利的死亡率達10%了,而英國和意大利都是歐洲比較發達的國家,人口老齡化程度高,有一定的可不行的。

因此,大概率推斷英國並沒有實現群體免疫。事實上,群體免疫這條路非常危險,李蘭娟院士對此說:一些國家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提出的“群體免疫”觀點,是對老百姓不負責任的做法,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和教訓,值得其他國家學習和借鑑。

那麼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英國這些佛系抗疫國家真的實現群體免疫了,那麼,我們除了加強管控,防止海外病例輸入之外,別無他法。事實上,美國最近加大了檢測力度,累計確診人數已經超過中國躍居世界第一了,這種積極抗疫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也意味著對群體免疫做法的否定,不可行!


李中東


樓主這個真是醉了一點醫學常識都沒有,你有聽過人今年得過流感,以後就不再得流感麼?即使各種流感疫苗都打不照樣還是會感冒?

新冠和流感同屬冠狀病毒,自身變異是比較快的,做好防護才是王道,病了就趕緊去醫院!


ufoaoe


老外不是傻子,他們有槍,有反抗精神,死的人少了還能接受,死的人多了,啍,自然免疫?先挨槍子吧


平常心238577115


提這個問題的人就是個外行!獲得集體免疫需要具備兩個起碼的條件,一是長時間的群體反覆交叉感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留下少部分具有極強免疫功能的人;二是需要死無數的老人、孩子和免疫力低下者!這個代價哪個國家能夠承擔的起!!!


手機用戶70738297140


這題目挺扎心的,也挺可笑,集體免疫,知道要犧牲多少人嘛?唯一期望的,世界合作堅持抗疼,熬到疫苗研製出來,在考慮集體免疫吧。


手機用戶14285031413


這種擔心是天方夜譚,等全體免疫後西方將有大批的人死去,社會將大亂,我們的疫苗也完成了,不必擔心!


普通公民001


先不說“集體免疫”是個偽命題,就算有,那我們以後也可以用疫苗來獲得,區別當然是他們用命換,我們只需要一針哈哈哈哈哈~


多吉卓瑪愛分享


提問的是太閒了…,達到集體免疫效果就是國家破產之後,苟延殘喘的一部分人。


好好學ZJ13318418806


守好國門,並感謝外國人對地球人口減負做出的重大貢獻。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王大二三四五


我想起一句末世小說裡的話,“富人靠科技,窮人靠變異”。集體免疫意味著無數條人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