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有過所謂“群體性免疫”的成功案例嗎?1920年的“西班牙流感”可以算是嗎?

過大年拿紅包


號稱人類歷史上最可怕的傳染病,造成全世界10億人感染,最少5000萬人死亡,最高或1億人死亡,在全世界人口只有17億左右的那時,堪稱真正的“無敵殺手”!不少人認為,這西班牙流感才是真正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說說名稱來源。西班牙:雖然這場瘟疫的名字叫做西班牙大流感,可是來源並非我們西班牙,我們可不背這鍋哦。之所以叫這個名字,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對西班牙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與損失,西班牙當時竟然有多達800萬人感染,國王也不幸中招了;二是當時西班牙對於一戰並未參與,它是中立國,別的國家忙著打仗,並沒有大肆報道在國內爆發的流感,二是有意掩蓋,只有西班牙人是老實人,很坦誠地報道了國內的感染情況。因此,這次瘟疫被成為西班牙大流感。

說說其特點。西班牙大流感有一個和其他大多數流感不一樣的特徵,那就是它比較針對年輕人,對於老年人則顯得沒有那麼無情,這就造成了一個現象。那就是感染的年輕人,死亡率是比較高的,而老年人的死亡率則比較低。這就顯得比較特別了。一般而言,年輕人的抵抗力與免疫系統是要強國老年人,在對抗外來病毒的時候,其可能會比較強勢,但是這個流感則不是這樣。不少的科學家猜測,可能正是因為年輕人的免疫系統好,對於病毒的鬥爭可能會更加激烈,不僅沒有將病毒給殺死,反而給自己造成了很大的傷害,而老年人或因免疫系統比較溫和而受益。

說說其威力。有著人類史上最可怕的瘟疫之稱,那威力必然是無與倫比的啊。話說最初發現流感症狀的,是在美國的一所軍營裡面。當時的幾個軍人出現了頭疼,發燒等現象。話說限於當時的醫學技術等情況,對於此病毒的源頭是什麼,根本搞不清楚,當時也沒引起多大的重視,沒想到後來,這種流感便迅速席捲了全球,給全世界的人民帶來了噩夢。美國的軍營裡面不斷的有人感染,不到2個二月的時間,美國的幾十個軍事基地,以及基地附近的城市的人幾乎都感染了。後來,疫情從美國傳到了法國,從法國傳到了意大利,然後是英國,西班牙,希臘,中國等地。猶如一股颶風,迅速地席捲全球。話說這流感還分三波襲來,第一波並非那麼嚴重,第二波則是最猛烈的一波,發生在1918年的秋天,這一波造成了大量的人員死亡,第三波則在1919年的冬季捲土重來。總的來說,時間約有18個月,這瘟疫便徹底消失了。所謂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是西班牙流感的病株是什麼,仍然無法知曉。

西班牙大流感是群體性免疫的成功案例嗎,當然不是,因為這場瘟疫造成了5000萬以上人的死亡,這要都算的話,那也實在是太不合情理了。

最近英國面對新冠肺炎,似乎採取了放棄治療,希望能獲取群體性免疫,還有瑞典。


徐聊


到底啥是“群體性免疫”?

最近幾天“群體性免疫”這個梗有點被玩壞的趨勢,英國佬面對冠狀病毒的佛系態度確實也讓吐槽機三觀盡碎,但回顧歷史來說的話,“群體性免疫”確實有成功案例,可他們真不是像英國人這麼玩兒的。

首先咱們得明確“群體性免疫”的基本概念,它的準確定義並不是放著不管,等待病毒弱化或著人體自動形成免疫力,而是當某病毒的免疫人群基數變大後,非免疫人群被感染的概率就會急速下降。通常人類獲得免疫力的手段有兩種,第一是疫苗,第二是感染後康復。

英國佬的逗逼在於目前冠狀病毒並沒有疫苗,想形成“群體性免疫”唯一的手段是起碼一半以上人口感染病毒,根據這玩意的致死率和人體免疫完全形成時間,他們得花半個世紀,付出上百萬的人命才能徹底免疫冠狀病毒。這個模型還是建立在冠狀病毒不會二次感染的基礎上,然而事實證明它會的......

“群體性免疫”的成功案例

目前搞“群體性免疫”最成功的案例是美國對付兒童麻疹,麻疹看起來比較像皮膚病導致發燒,但其實也是病毒引起的。即使在20世紀也算比較讓人頭痛的疾病,因為它的目標人群大多是15歲以下兒童。

1963年的時候美國開始接種麻疹疫苗,當然以那時的條件,不可能所有孩子都能接種,所以兒童麻疹的感染率依然很高。可是隨著時間推移到1965年,兒童麻疹的患病率突然急劇下降,根據統計那時15歲以下兒童的疫苗接種率應該剛剛超過一半而已。

到了80年代,美國兒童麻疹數量一直很低,算是完成對麻疹的消滅。根據統計他們接種疫苗的最高比例也沒超過85%,也就是說剩下15%的人搭著“群體性免疫”的順風車降低了患病風險。

通過這個案例咱們可以清楚的發現,所謂的“群體性免疫”本質上還是切斷傳染鏈接。其中疫苗起了關鍵作用,如果等人體自動形成免疫力,估計現在美國骨頭渣子都涼了。而且目前已知可應用“群體性免疫”的病毒都是有門檻的,最低也得到75%人群完全免疫才能實現。

西班牙流感段子多

這回可以好好扯淡一下1918年-1920年的西班牙流感了,吐槽機說這個流感段子多還是因為某些國家的花式甩鍋。這次流感其實並不起源於西班牙,倒黴的西班牙沒參加一戰,所以沒實行戰時新聞管制,他們的報紙率先報道了這次流行病,然後整個歐洲就把黑鍋扣到他們身上。

這次流感共分三波爆發,幾乎席捲了全世界,造成5000萬以上的人口死亡(2005年估算)。一戰惡劣的戰壕環境可能是爆發主要原因,戰爭結束後士兵大量回鄉把疾病弄得不可收拾,更邪惡的是西班牙流感對年輕人殺傷力更大。

然而莫名其妙的是在1918年秋季的第二波爆發後,這種病毒的致死率突然大幅度減弱,到1920年平息後再沒翻出什麼波瀾。一些現代學者在仔細對比資料後開始第二輪甩鍋,他們認為這個流感起源於中國,理由是爆發時間段內中國死亡人數極低,可能先期流行獲得免疫力。大哥們!以當時中國的醫療條件,病死了都不曉得是流感吧?

無論如何吧,這次流感平息的確實莫名其妙,難怪題主會聯想到“群體性免疫”。只是吐槽機不得不遺憾的告訴題主,我確定那不是“群體性免疫”,證據是1919年到1920年還有第三波爆發,這波才是患病人數最多的,只是死亡率沒有第二波高。

從科學點的角度看,流感平息應該歸功於當時醫療的進步,它的致死併發症肺炎得到有效治療。另外病毒的進化也是主因,病毒傳播的目的本就不是殺死宿主,最好的結果是跟宿主共生,繼續生存下去,大量宿主死亡後,它們可能減少了危險菌株數量。

總結起來吧,西班牙流感平息不是“群體性免疫”的功勞,而且西班牙也不是它起源的地方,就如同冠狀病毒不一定起源於武漢一樣。扯淡完畢。


歷史吐槽機


群體免疫說白了就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優勝劣汰。瘟疫隨其自然,抵抗能力強的,將病魔抗過去獲得免疫抗體,差的自然死亡而淘汰。太可怕了,那得淘汰多少人,全由上帝說了算。如是說,要醫院幹什麼?發展醫學幹什麼?人類的文明當然無存,成為純粹的叢林生存法則。


Leiwuan


有啊,病毒細菌是自古就有的,原始人在沒有了解草藥的情況下是怎麼生存下來的,估計一個普通的感冒都能要一群人的命,不管什麼病毒都是為了傳播發展,而不是把宿主殺死,不管是那種抵抗,藥物抵抗或者人自身免疫力抵抗,過個幾年病毒就會發生進化,也就是變異,細菌和生物是相輔相成的,有是後是因為身體抵抗力導致細菌進化,有時候是人本身抵抗力不行,利用藥物去壓制病毒,病毒被迫進化,20世紀人類濫用抗生素,導致的問題是每過幾年就要換一批新藥,要不然人類將無藥可醫,人類就要利用最原始的天賦身體免疫力去抵抗,在身體抵抗力來說,蝙蝠是一種強大的生物,所以蝙蝠未被淘汰,猛獁象,劍齒虎才會被淘汰。原始人絕對用自身抗體,抵抗過感冒傷風之類的病。


小樓屋外夜聽雨




偉能環保


這個問題有意思,什麼叫成功?又何來失敗?按說歷史上任何瘟疫爆發後,活下來的人,都算是成功了,但又都是失敗的案例,因為對於疫情,我們要做的是預防和減少死亡,而“群體免疫”這種看似很有文化的說法,說白了就是“該死的死,死不了的活”完全就是聽天由命,根本就不存在什麼“群體免疫”這個對抗疫情的方式,因為在古時候,人類一直是用“群體免疫”的方式在和病毒做鬥爭,這完全不是一種方法。更像是面對病毒的一種妥協而已,只是說起來好聽點,對因為病毒而死的人,一點積極的幫助都沒有,甚至還會影響到正常人!


龍道華


幼兒園,每天缺勤30%左右,有娃的都知道,天天有人感冒吊著鼻涕,這就是現實的群體免疫,所以這次新冠病毒,對嬰幼兒很友好,似乎沒有一個嬰幼兒死亡案例,


趙強151575071


難道你以為甲型流感天天見?高出鏡率的病毒威力都不咋嘀,致命病毒都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才,骨骼驚奇不是那麼容易被發現的。


Neo1953


在歷史上真的成功了,如果沒成功,人類早就滅絕了。不過付出的代價太慘烈了,歷史上每次瘟疫都會把產生地一半的人殺死。

所以不希望歷史上的悲劇重演!


天龍確認


當然有比如鼻病毒基本所有人都有遺傳抗體,但是要獲得群體性免疫是需要成千上萬年與病毒接觸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