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歐洲疫情大暴發 中國等亞洲國家嚴防疫情“倒灌”

【歐洲時報田皓雪子編譯】新冠肺炎疫情最近幾周來勢洶洶,在全球爆發。疫情最先登陸的亞洲地區在經過近三個月的防控狙擊戰後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然而新冠病毒在全球的流動性極強,隨著歐洲疫情大爆發,不少人選擇“一路向東”,給亞洲帶來第二波感染趨勢。英國媒體本週對此進行了分析報道。

綜合路透社和BBC報道,雖然中國於3月18日首次實現無本土新增確診病例的里程碑式成果,但路透社引述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數據表示,3月22日,中國又新增39例確診病例,均為境外輸入。據BBC報道,新加坡有47例新增病例,其中有33例為境外輸入。

英媒:欧洲疫情大暴发 中国等亚洲国家严防疫情“倒灌”

3月26日晚,上海市長寧區的“集中留驗點”,入境人員正在填寫個人相關資料。(圖片來源:中新社)

路透社的報道指出,中國加強了防控舉措,以防止境外輸入病例造成疫情進一步擴散。自3月23日起,抵達北京的國際航班改為降落其他城市,包括上海和西安等地,並就地對旅客進行病毒檢測篩查。上海和廣州口岸也對所有抵達當地的國際旅客進行測試,而不再以旅客出發地疫情嚴重程度區分。

據BBC報道,中國、新加坡、韓國和日本在控制各自國內病例繼續發展方面都取得了成功,但疫情在其他國家持續蔓延可能使其防控前景更為嚴峻。儘管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焦點目前已經轉移到歐洲和美國,但數據表明,疫情在亞洲還遠未結束。馬來西亞高級衛生官員上週三還懇請民眾“留在家中,保護自己和家人”。

BBC的報道指出,為有效阻止境外輸入病例反撲,中國香港地區也宣佈對所有入境者實施為期14天的隔離,該項措施已於上週四生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如果不採取嚴格的措施,之前的努力可能會被白費。”

《衛報》報道稱,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關閉邊境或宣佈強制入境檢疫期,成千上萬的人返回家中。上週三,從澳大利亞等地飛往香港的航班滿載,人們希望在檢疫令生效前入境,因為生效後入境者必須佩戴跟蹤其活動的電子腕帶。

據《金融時報》報道,在亞洲各國經歷了數週的確診病例數量下降後,第二波感染浪潮的襲來讓亞洲各國緊急採取新措施。香港大學流行病學教授本·考林(Ben Cowling)認為:“許多人沒有意識到,這只是暫時的成功,而不是永久的成功。”他補充說:“目前,來自歐洲地區的輸入感染數量不斷增加對遏制病毒的工作構成了挑戰,但將來輸入病例也可能來自世界其他地區。”英媒援引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週一發佈的數據表示,自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佈新冠肺炎為全球大流行病以來,每天約有12萬人次從國外進入中國。

香港城市大學獸醫流行病學教授德克·菲佛(Dirk Pfeiffer)接受《電訊報》採訪時表示,新實施的隔離規定應該可以“將風險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他補充說:“與歐洲國家、美國和澳大利亞的民眾相比,香港地區民眾非常積極地實踐著社交距離和其他衛生措施,這將大大減少二次傳播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