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宅在家,常常感到焦慮煩躁,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做什麼可以化解這種情緒?

記憶死在那離別的冬天


我來講一講我們跟焦慮的老母親鬥智鬥勇的故事。

疫情期間,各大醫院開始門診正常治療的時候,老母親就去醫院看了她的“心理醫生”。

老母親的心理醫生其實是她心內科的主治醫生,因為她一開始感到心裡不舒服,焦慮煩躁,夜裡睡不好覺,如果跟她講話聲音大一些,那她就會感到委屈難過,忍不住想哭,這種情況持續一個多月沒有改善之後,我就給她掛了心內科(當時以為心臟有問題)的專家號讓她接受治療。

恰巧這個大夫非常耐心,詢問也非常仔細,還跟老母親出點子讓她開心,老母親說跟他聊天心裡很舒服,就一直讓這個大夫治療。

大夫一聽老母親的症狀就診斷為焦慮症,開一些對症的藥吃一段時間之後改善不少,但是疫情期間,原本有節奏的生活被打亂之後,老母親又陷入這種煩躁不安的狀態。

接近一個多月的接觸之後,我發現老母親焦慮煩躁不安的情況有以下兩種。

第一:沒有工作沒有收入。

原本老母親有自己的工作,疫情期間沒有復工,她不是合同工也就沒有收入,讓工作激情飽滿的她一時之間陷入煩躁不安的情緒。

第二:她沒有可以打發時間的事情可做。

在家閒得無聊的我們可以網上衝浪打發時間,但是老母親知識量不夠,也玩不好網上這些東西,她的時間就出奇的漫長。

看著她的情緒越來越不安,我從以下幾個方面給她做了調整。

①:給她吃定心丸。

醫院門診時間恢復以後,我就預約了她的主治醫生,讓她去繼續接受治療,病人本來就是從醫生那裡得到安慰,醫生的囑咐就是他們的安全感,相當於給她吃了一顆定心丸。

②:給她開工資。

沒有工作收入之後,我們還在上班有收入,老母親在家洗衣做飯,我就給她開工資。作為孩子給的太多老母親也不會要。

每月我發工資之後就給她一千塊,告訴她這是你在家辛苦應得的。平時讓她買菜什麼的,家裡缺的水果牛奶這些常用的我都會週末補齊,所以她的錢也完全夠用。

給她錢是為了讓她在家所做的事情得到我們的肯定,她出去工作也是得到別人的肯定,這就會讓她覺得自己還有作用,也不會有我是家庭累贅這樣的想法。

③:教她網上衝浪。

把我們每天網上衝浪的時間留一點給她,就可以教會她玩一款app。我教她玩抖音跟視頻軟件看電視。

她認識的熟人大部分在玩抖音,所以讓她也加入這個行列,跟熟人聯絡起來,也就有的可聊。她自己在抖音上還可以學習一些新的菜譜,給我們變著花樣的做飯,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視頻軟件我就投其所好,下載一些她喜歡看的電視劇,無聊的時候打發時間是再好不過的了。

現在老母親情緒已經比之前好太多了,平時她自己也會去人比較少的公園溜溜彎,每天走一萬五千步是她的目標,並且我哥教會了她螞蟻森林種樹,走起路更帶勁了。

把我們的時間留一點給父母,教會他們接受一些新的東西,就像他們曾經教會小時候的我們學習一樣,老少皆宜、皆大歡喜的局面是我們最願意接受的,如果你們的父母也有這樣的情況,可以參考一下。


mi米


這次疫情,讓我體會到:時代是灰塵,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塊石頭或者大山。

我有家人在春節前查出癌症,而且是晚期。而春節後的北京,專家號急劇變少,找黃牛也掛不到,很多醫院不收治。而且因為嚴重的癌痛,每天下午會發燒幾個小時,出門怕被人測體溫。

就這樣我們求醫兩週,痛苦過、也憤怒過,有過失眠和焦慮。那幾天,我不願意看李文亮的死,也不願意到網絡上看大家的憤怒,我想我必須先照顧好自己。還好,我們在不斷的碎碎念和不斷的研究各類掛號體系、醫療APP後,醫院有眉目了。

同時,這兩週,我也全面的開工。做職業輔導的我,這兩週幫助7位同學免費修改簡歷,一對一電話輔導8位同學求職和進行職業選擇。

基於以上經驗,關於疫情宅在家裡的煩躁和焦慮,我想我是有些經驗的,既包括個人體驗,也包括我輔導同學的總結提煉。

第一,大背景下,全新的體驗要接納且描述出來。

不論是我和家人看病的經驗,還是大家被迫宅在家裡的經驗,我們都出在同一個大背景下。這次肺炎疫情讓我們都經歷一種前所未有的大範圍在家保持自我隔離狀態,被迫的從消費主義生活中脫離出來,資產、名聲、人脈這些日常特別有存在感的東西都短暫的被我們放下了。

那麼平日裡我們積累的人脈、社交、任務、以及消費習慣給我們帶來的存在感也漸漸遠離。時間久了,孤島感和不真實感會襲來,形成一種彌散式的無聊和焦慮。這種焦慮,不像直接被人拒絕那麼尖銳,但是卻如同陽光下的灰塵,無所遁形。

如果原來就有不滿情緒在,那麼這種獨處更會放大。比如年前失業或辭職,那麼會焦慮空檔期延長而且自己還沒找到工作。比如本來就和家人有意見分歧,那麼現在會矛盾更加明顯。或者本來就沒想好是考研還是就業,現在更覺得不知道怎麼決定了……

所以我的第一個建議是,要體會自己在無聊、隔離狀態下的感受,描述的越清楚越好。描述情緒,本身就是極強的治癒。比如英國情緒史學家蒂凡尼•瓦特•史密斯創作了一本《心情詞典》,包括800多種情緒,就是要大家按圖索驥,能細膩又精準的體會到自己的情緒。

第二,找人你來我往的聊天。

海陸空的尋找能和你聊聊的人。馬克思說: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而隔離狀態讓我們的社會關係變少,自然也就真實感變少。所以與家人嘗試聊天,與朋友嘗試溝通。我大概每週安排兩位輔導的同學進行電話,每次40分鐘左右。每次電話,我都會先聊聊家人在那,這次疫情受影響了嗎?你現在在哪,和家人在一起嗎?甚至會問問對方有沒有男朋友女朋友,然後再開始進入輔導主題。


也許,有時候我們和家人聊天沒說幾句就著急了。那麼著急完之後接著聊。不要放棄聊天,在你來我往的言談中,很多模糊的想法會變得清晰,很多擔憂會得到回應。

第三,堅持工作、學習和運動。

工作和學習,在這個時候已經不僅僅是為了讓我們成長和職業發展,而是緩解煩躁的法寶。這段時間,我堅持寫作,也堅持為同學們修改簡歷。在我看到一位同學的簡歷時,我會暫時的忘記家裡的事情,投入到工作中,哪怕半個小時。那種深度的沉浸,也能有效的緩解煩躁。所以堅持工作和學習,等於給自己一個多樣性的空間了。


同時,如果嘗試了很多軟件都不管用,不如試一試返璞歸真的學習,放下所有電子設備,開始使用紙質書和記事本。第一,看書,一頁頁的細看,並且做批註。第二,看完之後,將重要文字和讀書體會,摘抄到筆記本上。每個人的習慣不同,也許學習類軟件隊友的同學很有用。但是對我來說,迴歸最原始的方法,反倒是能讓我切實行動起來,並且有收穫感。

當然堅持工作和學習並不容易,有時候我會想不如去B站追番,何必站起來跳繩或者安排一個輔導電話。那就只能自己做自己的思想工作——站起來活動活動,看看書,打個電話,你會比現在快樂一點的。事實證明,如果哪天工作超過5小時,而且運動了15分鐘、還看書了、寫日記了,我那天就會更快樂,晚上睡眠也會更好。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之九八,想要快樂本身就是一個有難度的任務。那麼我們現在都需要面對這個任務。


為好優姐姐


疫情期間,因為宅在家裡,生活規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很多人,都有諸多的不適應。尤其一家人大人聚集在一起,孩子吵吵鬧鬧,大人的心境不得清靜,容易引起心慌意亂,焦慮煩躁。甚至各種疾病漸漸併發,嚴重影響著人們的身心健康。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家中空氣不流暢,老少溝通有障礙;生活空間狹小,活動受限,喜怒哀樂的情緒得不到正常釋放;除了睡覺吃飯,別無它事,心勁松懈,無聊至極;看個電視,家中成員的喜好也都不在一個頻道上;看個手機也不能看看有趣的視頻播放,生怕影響到家中其他成員,生活節奏、規律徹底被打亂。

因此,使一些人心裡甚感憋屈鬱悶。還有很多老人,平時大早上要出門活動筋骨,吸收新鮮空氣,鍛鍊身體,突然間宅在家裡,生活的情趣完全受到干擾,心境得不到釋放,而不僅僅是有焦慮煩躁,甚至影響到身體健康等諸多問題,由於免疫力下降,引發各種身體的不適,與疾病的困擾。人,宅在家裡不出門,很容易引起精神疲倦乏力、焦慮煩躁、胸悶氣憋,心慌意亂、鬱悶易怒。

人,原本就是一個能動性的產物,必須要親近大自然,融入天地之間。只有經風雨,見世面,在風風雨雨中,加強鍛鍊,才能提高自身的抗體機能,活躍各個細胞的活躍程度。擁有一個健康的體能,生活才能快樂。然而家裡就是一個溫室效應,如何能夠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呢?如何能激發中樞神經的興奮感呢?顯然是不可能的。人,宅在家裡時間稍微一長,就會出現焦慮煩躁的狀況是很正常的現象,不足為奇。

那麼,疫情期間宅在家裡,做什麼可以化解這種焦慮煩躁的情緒呢?以個人的體會來說,每天不能睡懶覺,早起早睡。起床後打掃衛生,打打遊戲,接著準備午飯。下午,和家人聊聊天,就開始刷手機,看新聞,以及八卦之類的資訊。晚飯吃後,休息一個小時,就開始一個小時的鍛鍊。比如首先活動手與腳腕、腿關節、拉拉身,做深呼吸。然後就做五十個仰臥起坐,正踢左右腿各五十個,旁踢腿左右各五十個,後踢腿左右各五十個,腹背肌五十個,雙腳對坐壓垮五十個,肩膀前後活動各五十次,上下打手臂各五十個。之後,把音樂小聲打開(不要影響家人),隨著音樂節奏起伏,隨意跳一跳舞,抒發一下內心的情感,感覺出汗就OK。這樣以來,感覺宅在家裡沒有什麼不好的,每天心情舒暢,心境自然很棒,幹勁很足。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廣大網友帶來受益。在疫情期間,調節好心態,生活自然因豐富而快樂。


晨曦74876505


曾經有人在網上提出一個問題:在有wifi、有食物、有手機、溫度適中的情況下,你可以在家裡宅多久?許多人評論:夢想的生活!有多久就能宅多久!可以宅到天荒地老!

萬萬沒想到,有一天真的實現了。

但是,很多人宅得並不是很舒坦。不少人會產生跟題主一樣的焦慮煩躁情緒——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

不知道剛剛開過救護車又拉走了誰?不知道你周圍有沒有人接觸過病患?不知道這樣的隔離還有多久結束?

平時熱鬧的街道上此刻一個人都沒有,馬路邊的店面大部分都是關著的……

疫情帶來的,不僅是慢性而深入的“恐慌”和“隔離”,還有日漸焦慮的情緒。

疫情的威脅 畢竟不是在風平浪靜的日子裡,電視上、手機裡都是關於疫情的最新情況、謠言、闢謠、大家的恐慌情緒等等,這些信息不斷地提醒著我們,現在正處於非常時期。我想大部分人平時都不用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發愁,現在突然感覺到了生命的脆弱,難免不知所措。

我們會本能地提高警覺,開啟“戒備模式”,關注我們周圍是不是又出現了確診的病例,且比平時更加註意消毒和衛生。這種小小的焦慮是需要的,是在保護自身。

另外,不要過分關注疫情的動態,這不僅對疫情於事無補,而且還容易讓自己陷入焦慮的情緒,得不償失。

主動選擇與被動接受 這次從天而降的“宅家福利”,迫使大家儘量不要出門。所以“宅在家”並不是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的,而是隻能被動接受。所以即使有食物、wifi、手機等等這些,也只能被叫做“禁足”,而不能算是“宅家”。況且,何時解封也沒有定論,所以這種失去自由、失去選擇的感覺讓人不好受。就好比一個愛吃糖的孩子,平時只能偷偷的吃幾顆,突然有一天媽媽跟你說:你必須每天都吃100顆糖!也許一開始覺得“幸福來得太快了”,但是過幾天,吃糖就完全變成了負擔。

我們改變不了呆在家裡的事實,但也許我們可以改“被動”為“主動”,轉變一下認知——這不正是給自己一個機會,在家好好充實一下自己,陪陪家人嘛?

不知道該做什麼 我們習慣了朝九晚五、做五休二、假期短短几天、工作回來筋疲力盡、抱怨生活和工作的日子,突如其來的“放假”,還持續了那麼久,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經歷。突然有了那麼多時間,不知道該幹嘛,完全沒有一個準備的時間,能想到的就只有吃、睡、刷手機。單調的重複性的日子,會讓人厭煩,但是真要去做些什麼,又缺乏動力,就只能在焦慮、煩躁、無聊的情緒中陷入無限循環。

清醒一點!!

宅家的時間為什麼要這樣度過?之前由於工作忙沒時間,是不是有很多想做的事情?看書?瑜伽?學吉他?做手工?畫畫?烘焙?等等在家能做的事情。

跟家人相處問題 不少人的從春節回家過年之後,就開始漫長的居家生活。平時偶爾回家看看,充滿了家庭的溫馨和溫暖,一旦時間久了,就開始“嫌棄”了。親子關係、夫妻矛盾、婆媳關係等長年累月積累的問題可能就在這個時候爆發了,此外,當家長居家辦公遇到孩子網上課程,真正的“家庭與工作如何平衡”的問題就擺在了眼前。而且,不能出門意味著“我想出去靜一靜”的機會都沒有了,這在令人不爽的“疫情禁足期”簡直是火上澆油。

家庭關係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一個建議就能解決的,但是正視它是解決的第一步,或許可以趁這個機會,大家一起去談論一下這個問題,或者可以找到一個適中的相處之道。

綜上所述,疫情逼得我們只能宅在家裡,多多少少大家都會產生焦慮和煩躁的感覺,我們從一個熟悉的生活軌道轉移到了另外一根軌道上,很多東西包括情緒都會亂了。但是希望不要沉浸在這種負面的情緒之中,適度關注疫情進展即可。整理下自己的妝發、衣服,如果可以,梳梳頭化個妝,換下睡衣搭配上喜歡的衣服,規劃一下這幾天自己可以做些什麼,開始慢慢熟悉這樣一種新的生活軌道。

希望疫情可以早日過去,大家又恢復正常的生活,不知道哪個時候會不會有人來問:好想念宅家的時候,現在工作完全沒有動力,怎麼辦?


大魚心理諮詢工作室


2020年應該會是我們未來歷史書上最特別的一年。

這是一個特殊的新年,2019年12月31日凌晨,中疾控專家接到通知,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聚集病例,於是緊急部署第一時間落實武漢不明原因疫情處置工作。我們迎來了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

截止2020年2月26日17時,全國累計確診78191例,累計治癒29913例,累計死亡2718例。

我們今年過年,我們只能以“宅在家裡為社會做貢獻”的方式度過。

2月26日下午16時的11個熱搜中9個有關疫情的相關微博。

前一段時間有關疫情的新聞在各個平臺鋪天蓋地,疫情在不斷地在擴散,人員傷亡數據不斷攀升,大家在各個平臺上關注著疫情的最新消息,刷到醫護人員人力物力各方面緊缺、累垮在一線的醫生,我們的都不禁流下悲傷的淚水。

看到這些新聞會多多少少對我們產生一些負能量吧,會讓我們產生焦慮煩躁的心情。

如果你因為產生了煩躁焦慮的心緒,不妨往下閱讀接下來的內容吧。

在家化妝

在家也要化妝?

答對了,在家化妝!增加儀式感來喚醒自己

在2月17日的上海新聞發佈會上,權威醫生謝斌建議市民樹立信心,並開出"抱團取暖",增加“儀式感”把自己“喚醒”等“心裡處方”,幫助市民減輕焦慮等心理問題。

女孩子在家可以大膽嘗試不同風格的妝容,同時提升自己的化妝技巧,等開學還是開工後,可以讓別人耳目一新,更是為自己增添了一份自信。至於男孩子嘛,也可以跟女孩子一樣讓自己變得可以更精緻一些。還有如果有條件可以幫女朋友化化妝,不免也是一種情趣嘛。

活動你的下顎和四肢

在家看手機電腦電視時間長了會不舒服,出現眼花腰痠等症狀時,先不要慌張、猜疑是不是自己患病了,可能只是太閒了。

當一個人面臨壓力時,容易咬緊牙關。此時不妨放鬆下顎,左右擺動一會兒,以鬆弛肌肉,紓解壓力。你還可以做擴胸運動,因為許多人在焦慮時會出現肌肉緊繃的現象,引起呼吸困難。而呼吸不順可能使原有的焦慮更嚴重。想要恢復舒坦的呼吸,不妨上下轉動雙肩,並配合深呼吸。舉肩時,吸氣。松肩時,呼氣。如此反覆數次。

想要趁著這個長假期提升自己的辣媽、學生黨還是職場女性可以嘗試週六野、林芊妤還有美麗芭蕾。

當你復工復學後擁有一個好身材好身體時,你會感謝當時在假期裡努力的自己。

幻想

幻想???

對,是幻想。這是紓解緊張和焦慮的好方法。幻想自己躺在陽光普照的夏威夷沙灘上,涼爽的海風徐徐吹拂。可以配合下面圖片一起使用。試試看,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能在你旁邊的家人朋友向你投來異樣的眼光,告訴自己那不重要。

大笑大哭

同樣,你可能也會收到旁邊家人一樣的眼光,這時你仍需不care。

這樣可能真的影響不太好,可以在身邊沒人時做。

大笑,可以讓人體的激素以及腎上激素降低,提高身體免疫力,這是病毒都會害怕你呢。可以看笑話書,看看喜劇電影,回憶兒時的趣事......這種效果能持續24個小時。研究證實,當你預感即將大笑時,焦慮的情緒就已經開始有所緩解了。

哭一哭有好處,因為淚液的分秘籍能促進細胞的正常新陳代謝,不過哭泣時宜輕聲。雖然促進新陳代謝可以減肥,但是小仙女也要有淚不輕彈哦。

做涼皮

最近朋友圈裡,流行曬出家家戶戶做的涼皮、小蛋糕。大家可以動手做起來,一家子和和美美動起來,父母不用外出工作,孩子不用遠行上學,這個時期正好可以促進家庭感情。


在特殊時期,希望大家宅在家裡時可以保持心理生理健康。


果醬帶你看娛樂


答:

@藍寶精靈宅在家裡,直到2月17日復工,整整有1個月,這是從外出務工以來春節最長的時間。從事人力資源工作人員,之前春節都是“後走先回”。2020年因疫情,不得不宅在家裡,也確實有點感到焦慮和煩躁!

為什麼會感覺到焦慮煩躁呢?

因為人是聚集性高級動物,有非常活躍的思維,而活躍的思維需要激發源。而宅在家裡,面對的人都是熟悉的父母、夫妻、子女,他們的生活方法、起居規律都瞭如手掌。就像一個人熟悉自己的左右手一樣。如果自己不善於發現和創造生活的美,又不注重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就更容易焦慮和煩躁,就容易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形成家庭矛盾,也更容易造成家庭不和皆!

如何化解這種焦慮煩躁情緒?

首先,對家人持欣賞的眼長,尋找家人的長處。

例如藍寶精靈的婆婆是當地的“能人”,屬心靈手巧型。可是,由於藍寶精靈長常在外務工,很少有時間親身領略她的手藝。趁疫情宅在家裡,還不如讓婆婆手把手的教教。

做“清明菜粑”“做饅頭、包子”“煎餅”,自已親自宰個家雞、家鴨。別看這些日常的家務活,如果你沒親自動手過,你根本想象不到有多麼不容易。就拿拔“鴨毛”來說,如果遇到剛剛換毛的鴨,鴨上的每根毛就要像拔眉毛一樣一根一根的去拔。最難的就是鴨頭了,鴨頭的毛又多又淺,在一根一根的拔時,恨不得把鴨頭宰了扔了。只有這在“疫”情宅在家的日子時,相信才會有這個耐心吧!

然後,拓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平時,每個家庭成員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些是戶外,有些是戶內的。有些喜歡“動”的,而有些又喜歡“靜”的。因疫情一家人宅在 一起,戶外的活動不能去,看著在戶內的人員玩得如魚得水,也想去嘗試嘗試。比如,藍寶精靈看見女兒在床上利用枕頭做瑜伽,也會忍不住去學學。丈夫看見藍寶精靈寫頭條聚精會神的樣子也會探過頭來瞧瞧。

最後,保持平和心態異常重要!

疫情,讓民眾不得不宅在家裡,這不是因個人的意願為轉移。宅在家裡不亂跑、亂串,就是最好的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工作人員在用生命與病毒作鬥爭,我們只是宅在家裡不能出門。感到焦慮煩躁時想想一線的TA們,我們就”心如止水“了!

【結束語】疫情期間宅在家不亂跑、亂串,不添亂,就是最好的抗疫方式。想想一線正在用生命與病毒作鬥爭的醫護、工作人員,我們就不會感到焦慮煩躁了。疫情期間宅在家時,對家人持欣賞的眼長,尋找家人的長處,拓展自己的興趣愛好。讓疫情期間成為自己家庭相處最美好的記憶吧!你說呢?

點贊和關注愛分享的@藍寶精靈,讓我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一起成長!


藍寶精靈


疫情期間的宅居,為什麼會有焦慮煩躁的感覺?

所有的習慣一旦養成再去改正,都會有一個別扭和難受的時期。

這和我們的工作生活習慣有關:


1、長期從事戶外工作的人,比如攝影、釣魚、徒步、出差等。突然之間密閉在家,在心理生理上都會有一個不適應的過程。


2、擁有自己的企業、團隊、門店等人,突然停止運作,要面臨著房租、水電、積壓商品過期等一系列損失,壓力下難免焦慮煩躁。


3、多年來養成的生活習慣,無論是健身、郊遊、聚會、交流都全部停滯,這種突然的停滯都會有一種落差和鬱悶的情緒。


4、原有的計劃規劃、目標進度突然被打亂,對於那些目標感執行力很強的人來說,都會有憤怒或者暴躁的情緒蔓延。



那麼,我們如何應對這些情緒?如何在這段宅居的時間裡,化解焦慮、扭轉心態,甚至轉憂為喜,把它變成一件有利於我們的事情呢?


既然事情已經發生,我們要做的是及時止損並且冷靜面對。有時候機會就可能隱藏在危機裡。

1、長期從事戶外活動的人,要不要把自己這多年的照片、行程、重要事件進行一個整理和彙編呢?那些珍貴的經歷、深刻的印象、愉悅的時光你要不要再把它們拿出來分享給親人和友人呢?文件夾名字我都替你想好了,就叫“2020新冠疫情二次整理紀念夾”。

2、擁有企業或者團隊的人,剛好可以在疫情期間深度思考一下自己的行業現狀、未來發展規劃、團隊建設的精簡與升級、老客戶的維護以及檔案建設、庫房商品盤點與疫情結束後的營銷計劃。如果你用心思考,說不定還會發現新的商機和潛在的危險。

3、疫情期間可以做一些宅居小目標:

*比如攻克幾部經典書籍、並且做好筆記;

*欣賞幾部一直沒時間看得影視節目,並且和家人討論一番;

*嘗試下廚做一些美食,順便拍一些《舌尖下的中國》等等小視頻;

*做一個健身計劃,減去一些贅肉,管理一下身材;

*報一個網絡學習班,聆聽一下其他領域資深人士的見解;

*深層次瞭解自己一直感興趣卻沒有深入勘查的領域,比如互聯網創業、網上辦公等等。


對於成年人來說,世界上沒有浪費的時間。


每一個時間段我們都可以做出調整、做出有利於自己發展的行為。疫情只是暫時的,等到疫情結束以後,我們驚奇的發現:行業裡又多出幾匹黑馬,身邊又多出幾位讓我們刮目相看的人。


任何的困境和變化,都改變不了智者和強者的初心。阻擊新冠!我們必勝!


嵐婷雲集


我的這個回答,曾在#宅在家裡戰疫情#欄目發表過。當然每個人的愛好不同,可能做法不盡相同,我看最好的辦法就是,根據自己的情況,整理一下自己思緒,看看以前自己還有什麼想做,而沒有時間做的,可以充分的利用這次宅在家裡的機會,補下自己的功課。

人們管我叫“衡水故事大王”,喜歡蒐集編寫民間故事之類,這次終於靜下來,宅在家裡整理一些事,由於多年來,寫的東西沒有系統的整理,這次充分利用了這次宅家的機會,把寫的《民間故事》整理了一遍,系統的整理出故事七十多篇。整理出《民間歌謠》二十篇,如果再加上《全國地名謎語詩》和《河北,市,縣十八怪》,大概有幾十萬字吧,感覺很充實,很有收穫感。宅在家裡戰疫情,我可以驕傲一回,不負時光。這是戰疫的成果,這段時間馬上就要過去,我們靜等花開。

以上是我這幾天整理出已經寫好的故事、及作品目錄。


故事謎語詩畫劉書立


最近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還沒有結束,很多地方依然要求居民宅在家裡。


打開頭條或者各種視頻APP,有大量鬱悶的博主在講述自己煩躁的故事。仔細分析一下,大都歸結於:經濟原因。


比如在家不工作沒有工資,房貸車貸信用卡面臨逾期;比如收到老闆的降薪或者辭退通知,又面臨房租繳納。


總會有人留言說這些陷入困境的人是不懂得未雨綢繆,或者能力太差,沒有資金積累,才一個多月時間就捉襟見肘。


其實,一個人經濟情況好壞取決於很多因素,比如勤勞,機遇好,有貴人相助等,僅僅具備其中之一併不能保證良好的結果。


我們不是當事人,不瞭解到底發生了什麼情況,所以沒有必要盲目評價對方。


但很明顯,只是焦慮也解決不了問題。房貸車貸如果逾期麻煩會很大,所以儘量尋求親友的幫助,或者和銀行申請,看特殊時期能否暫緩償還。


實在不行,賣房子賣車也可以,如果可以,網上找個工作也行。先要活下來,才有希望。


最害怕就是隻顧上焦慮了。


如果不得不繼續宅,正好趁著這段時間反思自己的生活,是哪裡出了問題,這樣脆弱,僅僅2個月時間就撐不住了。


可以重新做一下家庭的財務規劃。如果是開源有問題,就重新規劃未來,是需要換工作還是需要工作之餘進修以提高自己在人力市場上的競爭力。


每一次災難是挑戰更是機遇。


我記得自己年少時媽媽那一代人面臨下崗再就業,一輩子待在體制中的50,60們非常難受和無助。


在那種情況下,還是有很多人選擇從頭再來,開闢自己的新生活。


我媽媽和她的的同事們開始了艱難的探索。有的開了飯店,有的就擺路邊攤,還有幾個學財務的阿姨乾脆破釜沉舟開了一家小公司,一直經營到現在,效益還不錯。


可以難過,焦慮,但不能讓這種情緒主宰我們的生活。


想辦法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每個人應該做的。挺難的,但這也是我們成長的一部分。


蘇西的時光


“疫情期間宅在家,常常感到焦慮煩躁,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


新冠肺炎會導致極度危險的後果,而疫情爆發對於所有人而言都是一種緊急發生的事態,因此,人體在面臨這種壓力的狀態之下,就會處於一種應激狀態,這是正常的反應。儘管宅家讓身體得到了休息,但精神卻無時無刻不遭受著損耗,最終變得十分疲憊,簡而言之就是“心累”。

很多人平時常處於忙碌狀態,突然閒下來無事可做,就會頻繁刷手機,看疫情相關的報道。但是,一看到疫情方面的負面報道就感到焦慮,覺得全世界都不會好了。整天沉浸在負面的信息中會誘發人的負性情緒,比如焦慮、恐懼、抑鬱等。因此,建議大家從正規的官方網站獲取信息,不要過分關注疫情相關的負面消息。

疫情期間,可能很多人為工作發愁,房貸車貸壓力大,或者畢業就業不樂觀。

疫情期間,宅在家裡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懷疑?

.身體稍微不適,就懷疑自己得了新管肺炎怎麼辦?

.仍然控制不住“疑病”有什麼辦法?

化解焦慮的情緒,參考一下方法:

1、呼吸放鬆

每天花上3~5分鐘進行慢性焦慮用慢呼吸,打破無意識的呼吸,把目標放在呼吸上,有意識的深呼吸或者慢呼吸。例如:打坐、太極、奧修活躍式靜心、瑜伽等。

2、漸進性放鬆

握緊你的雙手,握成拳頭形狀,邊握緊邊感受其緊張的感覺,細心地體會這種緊張感,2~3分鐘就可以了。休息一下,再握緊你的拳頭。這樣形成一種緊張—鬆弛的對比,體驗一下你的情緒,你會發現你的焦慮不見了。這是通過身體肌肉改變,把焦慮釋放的緣故。也可以使用這種緊張到放鬆的方法進行全身的放鬆訓練。

3、身體放鬆

緩解焦慮最有效的療法就是有氧運動。體育運動能改善情緒,它能釋放你心裡的壓力,達到降低焦慮程度。本方法其實是漸進式放鬆的升級版,就是活動要劇烈而已。

可以泡熱水澡,達到身體放鬆。當我們進入熱水中時,我們的毛細血管擴張,血液流動加快,從而舒緩我們大腦神經。按摩也可以放鬆身心,促進學習循環,一樣有利於排解毒素的作用。


4、直面問題

本方法就是要我們選擇直面問題,而不是逃避問題。解決模式:你面臨的問題是什麼?你的現在的處境情況如何?有沒有突破困境的方法?通過哪些步驟能達到你的目標?

例如房貸。因為月供壓力過大,產生緊張焦慮。銀行的利息不變,你就要考慮通過哪些途徑,減輕月供緊張情況?

我們可以考慮的方法有:①找一個薪水更高工作。②向親戚朋友借款還貸,緩解燃眉之急。③把房子出租,再找一個房租更低的。選擇任何一個方法都要比在原地踏步要強。

5、合理情緒療法


當我們處於焦慮漩渦時,我們會誇大負面的結論。受負面情緒的影響,判斷容易失去理性,容易誤判。現在我們就是要回到理性,對問題進行自我評估。評估越準確,焦慮越少。

6、冥想放鬆

閉上你的眼睛。坐在凳子上,或者躺在床上。你可以想象自己在一個很美的地方,可以是森林,也可以是草地,有花,有蝴蝶,還有鳥叫聲。很美,你很放鬆。心裡也舒服,有安全感。

理性解決問題,消除你的後顧之憂,就不會有焦慮了。

建議做到“五個一”:制定一個計劃,鑽研一件事情,找到一種支持,進行一項鍛鍊,思考一些體驗。控制好情緒,讓生活更加有規律,這樣就可以避免過激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