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小網格”發揮基層治理“大作用”

紅網

桃江:“小网格”发挥基层治理“大作用”

桃江縣石牛江村修建閘門,保春耕生產。

桃江:“小网格”发挥基层治理“大作用”

群眾積極加入網格人居環境整治行動。

“立功壩閘門壞了,農田水源受影響,會影響春耕生產。”近日,桃江縣石牛江鎮增塘村的種糧大戶在“組級網格微信群”中說道,網格長看到後,立馬報告鎮村兩級網格長,20分鐘後鎮上便來了技術人員進行維修,保障了農田春耕用水需求。

近年來,為進一步強化基層治理,提升農村治理水平,桃江縣以農村網格為抓手,著力構建系統化、精細化和有效化的基層治理模式,取得了明顯實效。

織密“一張網” 搭建系統化平臺

根據屬地管理、地理佈局、歷史沿革等原則,桃江縣建立了“鄉鎮-村-組網格”“線上線下”三級管理網絡,實現了基層政府與群眾互聯互通互動互享的系統化基層治理模式。

在充分利用現有管理職能的基礎上,桃江縣成立網格組織領導機構。同時,制定《網格管理工作清單》,明確網格員工作職責,確保“事事有人管”。每個組級網格內實行“1 1 2 n”服務模式,即每個網格內保證1名駐村幹部聯繫服務群眾3-5戶、1名村幹部聯繫服務群眾5-10戶,2名組級網格長分別聯繫服務群眾10-20戶,n名黨員、人大代表等志願者自願聯繫服務群眾,保證每名網格員在組網格內均能找到位置、發揮作用。

以石牛江村羅家屋組為例,鎮級網格指導員聯繫服務群眾4戶、村級網格指導員聯繫服務群眾8戶,組級網格長聯繫服務42戶,其他志願者聯繫服務群眾56戶,實現組內110戶403人聯繫服務全覆蓋。

同時,“線下”各網格員由“坐等群眾上門”變為“主動下沉服務”,通過全面走訪方式,瞭解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糾紛。“線上”分別成立“鎮-村-組”三級網格微信群,要求“1 1 2 n”網格員均在組級網格群內,確保每家每戶均有1人以上加入,由網格長擔任群主,實行實名制管理。

用活“一張網” 提供精細化服務

桃江縣充分發揮網格作用,及時為群眾提供全面、精準、有效的服務,實現“事在網格辦”。

利用“線上”網格微信群,發佈有關政策和便民服務信息,明確辦理流程,進一步提高工作時效。今年以來,石牛江鎮便利用“網格微信群”發佈新冠疫情防控、春耕生產、醫保繳納等政策內容,群眾在“手上”即可知曉相關政策和業務辦理流程,據黨政辦工作人員介紹,今年諮詢政策的熱線同比下降了80%,極大地減輕了基層熱線工作壓力,也提升了群眾政策知曉度。

通過“三級”網格員定期走訪、定期排查、定期督導,桃江縣實現了社情民意採集齊、矛盾糾紛排查及時、群眾問題化解迅速。比如浮邱山村網格員在走訪中發現,三網格中村民因房屋地基協議產生糾紛,第一時間就上門對農戶進行調解,及時化解了矛盾,做到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比如石牛江村群眾在網格“微信群”內反映有養殖戶將大量病死家禽丟棄於勾臂箱內,網格員得知信息後,迅速與鎮村幹部聯繫,鎮動檢站立刻上門瞭解情況,及時幫養殖戶正確處置病死家禽,得到了群眾一致好評。

管好“一張網” 保證有效化運行

為加強網格工作管理,進一步摸準農戶“底子”,強化督查考核和獎懲措施,保證網格常態化、有效化運行。桃江縣實時更新,動態管理信息檔案,定期組織網格員對網格內的群眾基本信息進行摸底核查,建立《農戶信息彙總表》和電子網格基礎臺賬,並實行動態更新,讓每名網格員都能精準掌握群眾“底數”。

以道德檔案、積分管理、村規民約等形式,鼓勵群眾積極參與基層治理,激發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內生動力。比如浮邱山村充分運用道德檔案,規範村民網格日常行為,對錶現優秀的村民,在年底全村村民代表大會上予以一定的物質獎勵,對不良記錄較多的村民進行通報,激發群眾“面子心理”,切實增強了群眾主體作用,逐步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網格化管理模式。

桃江縣還強化督查,確保網格作用發揮。由鄉鎮紀委監委、鄉鎮綜治和應急管理辦公室成立鎮對村的聯合督查組,根據階段性任務清單,以“四不兩直”的形式,對全鄉鎮網格員工作開展情況採取不定期督查,全年不少於4次,督查結果全鄉鎮通報並納入各村年終績效考核。(通訊員 賀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