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回的1.5萬名學生,他們會如何認識中國?

曹義漢


你好,我是百草御膳房,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赴英留學的1.5萬名小留學生,被祖國包機接回。我認為這是中國政府以人為本,珍視國民生命的最好詮釋。事情本身是正常之舉,之所以會在網上引起爭議,是有些被接回的小留學生不配合檢疫防疫的舉動。但引起我們思考的,遠非事件本身,而是事件所透析出的問題和擔憂。

第一個問題:家長的想法。將一個未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孩子送到國外,接受西方教育。是否真的能好於中國教育。中國教育遵從一個因材施教原則,小小的孩子這個材,能否適合國外的那個施教,尚未可知。中國教育有很大教改空間,而西方教育也絕非完美。首先,對於中國孩子來說,這麼小就讓他遠離陪伴,並非上策,可能有的家長會說,外國教育就是要培養孩子獨立能力呀!其實,外國家庭教育孩子獨立,但絕對不是不陪伴,他們更多地給予孩子陪伴,在陪伴中給予孩子信心和獨立的技能。

第二個問題:這麼小的孩子,到國外留學將提升什麼?傳統意義上的留學生,都是去國外一些專業提升度較高的大學留學,他們去國外可以更方便接觸到一些國外比較前沿的研究。當然,國外也有相當多的留學生來中國學可,他們也是要追尋中國某一方面比較前沿的學問。這也是一種交流。小小的學生,大多還沒有達到這樣的程度。他們去到國外,將提升什麼?相對於他們的認知年齡,有多少是國內所不能提供的?

第三個問題:帶來的憂慮。對於一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形的孩子來說,從小接受西方教育,是不是有被西化的問題?他們還能有祖國認同嗎?現在西方不少政要精英都有仇中醜中的心態,主流媒體也有同樣的宣傳,如果我們的孩子沒有分辨力,少數被教育成仇中醜中思想,那就是一件令人擔憂的事情了。

記得"兩彈一星"元勳一代,面對西方阻撓,毅然決然回國時說的話:"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國家!"多麼鏗鏘有力的話語!所以我覺得,被接回的1.5萬名小留學生,他們也許還不知道如何認識中國,倒是我們這些作父母的,以及我們國家教育上,應該思考怎樣去認識和應對這種情況。

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評論可以在下方留言,歡迎指正!謝謝!





百草御膳房


接回的1.5萬留學生,他們會如何認識中國?

當前最牽動人心的莫過於新冠疫情的發展,中國已經基本完成控制,但海外的疫情形勢卻格外險峻。以意大利為首的歐洲國家當前疫情最為嚴重,在得到中國醫療團隊的援助之後,意大利和伊朗的治癒人數直線上升。同時美國疫情卻一發不可收拾,確診人數不斷上升,但治癒人數卻很不理想只有不到200人。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國外顯然要比中國國內危險很多。所以就出現了大批“回國”人員,這也導致前往中國的機票奇缺。

伴隨著天價機票出現的還有一個更加嚴重的問題,各國為了更好的防控疫情,不得不減少國際航班。而國家內部為了防止疫情傳播,已經陸續關閉學校。這直接導致大量中國留學生滯留,甚至可能流落街頭。因為很多學校不提供住宿,同時國外疫情嚴重很多借宿家庭也不在接收留學生。面對這樣的困境,留學生不得不硬著頭皮想辦法回國,那這些留學生要不要接回國呢?

首先留學生的國籍是中國,我們應該接納他們回國,作為一名中國人“回家”避難也是理所當然的。以英國原來是為例,大約有1.5萬多留學生被困在英國。主要原因有三個,第一就是機票不但及其昂貴,而且基本沒有。第二就是很多航班都需要長時間的飛行,對自身安全來說風險很高。第三是否攜帶病毒,因為新冠有潛伏期,所以很可能再次形成大規模傳染。一旦發生意外情況,很可能導致一個城市乃至中國再次陷入疫情風暴之中。

當然上面說的都是存在的問題,解決的辦法並非沒有。很多留學生的家長很擔心子女的安危,確實當前中國是比較安全的。所以中國駐英國大使對此進行回應,國家做出三個動作。第一正在同英國進行協商,希望能夠增加前往中國的商業航班。第二國內也在想辦法,增加航班或者直接包機前往接學生回家。第三不管是學生自己還是國家,都要儘量幫助孩子的安全。

國家的動作應該能讓不少家長安心了吧!但作為回國的留學生也應該做一些事情,第一:在國外生活中儘量少出門,減少感染可能。第二:回國途中避免和他人接觸,防止長時間航線中感染。第三回國後積極配合檢疫、隔離。這些不但是對自己生命安全的保證,同時也是對國家負責任的表現。

個人覺得中國籍的留學生都要接回來,也應該接回來。網上很多人說的很難聽,什麼“回國避難”之類的。請問哪個孩子置身於危險之中,第一個想到的不是回家?所以關於要不要接留學生回國的問題,個人覺得應該接回來,你們覺得呢?





軍哥生活幫


首先不談愛國,只說國內情況,國家不能開特例,如果接回來,我們國內父母也是不是可以強烈要求?

強烈要求國家給我孩子找個保姆,保姆必須是清華北大博士後以上必須是年齡不滿20歲以下的女性,還得政審必須過關。原因,我跟她媽要上班,孩子還小現在學校沒開學,家裡父母年世以高,沒人照管。我也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必須達到以上要求。20歲以下是因為我怕孩子跟保姆年齡差別大有年齡代溝,女性是因為我家寶寶是女孩子。請求國家看在一個可愛的祖國未來的花朵份上幫忙找一個吧。達到要求我可以自費[靈光一閃]不知道是不是這個道理。


耍個烈火點根菸


不同的人對事物的看法不同,理解不同,想法不同,當然認識也不盡相同。但是他們都共同經歷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不管有多困難,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祖國都沒有拋棄他們,先是發放“安全包”,然後專門包機接他們,讓他們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過去在祖國還不夠強大的時候,有些崇洋媚外的人總覺得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能出國的想方設法出國,能移民的傾家蕩產都要移民。

俗話說得好:“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時代變了,祖國越來越強大了,曾經瞧不起中國的西方大國不敢小瞧我們了。特別是通過這次疫情,徹底展示了中國應對突發事件的超強能力,中國在防控好國內的疫情外,還不遺餘力地援助疫情嚴重的許多個國家和地區,無私幫助他們有效防控疫情,為全世界的疫情防控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相比之下,那些所謂的發達國家在幹些什麼呢?中國發生疫情期間,有些人漠不關心還潑冷水,甚至還上演辱華事件,簡直是落井下石!

經過一兩個月的努力奮戰,中國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防控,世界各國的疫情開始蔓延,他們不但不重視,還集體上街遊行示威“要民主要自由”甚至拒絕戴口罩!無知和傲慢導致病毒迅速擴散,疫情程井噴式爆發,有些國家領導人都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甚至放棄檢測和申報,讓民眾自生自滅。這個時候,外國的月亮還圓嗎?

在事實面前,海外華人華僑才真正看到祖國的強大與擔當,回國避難15萬元一張的機票一票難求。這種情況下,要接回1.5萬名留學生該付出多大的代價?

為了這1.5萬名留學生的生命安全,國家花多少錢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國家由此而承受的風險是巨大的。國內的疫情雖然得到了有效的防控,但是風險並未解除,雖然有相當防控經驗但是還沒有成熟的治療新冠病毒的特效藥。如今為了嚴防境外輸入病例,國家加大力度設置三道防線死守防控成果。接回來的1.5萬名留學生通過這三道防線到達國內最終成為合格的安全健康人員國家還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人心都是肉長的,但凡是有點良心的人,不用說,都會感受得到祖國的好,都應該體會得到祖國的無私幫助和深情關懷,並由此而認識到“世上只有媽媽好,中國才是我的家”!





桃桃的生活日記


我們對這次事件不做評價,只說下對這些學生可能造成的影響:

1.十來歲的年紀就已經被送去國外讀書,接近於從小的國外生活和思想薰陶,很大程度上已經默認自己是英國人,而此次回國,更類似於華裔返回故里,某種程度上也就是為了避難,會認為此時的祖國類似於“避難所”的存在。試想若不是疫情,他們會回來嗎?而且主動申請回國;

2.對比於國內疫情的漸趨穩定,會更多的和英國醫療體系和防控機制進行比較,也會對國內疫情下的所做及努力,進行了解和思考。某種程度上也會思考當初選擇異鄉求學的原因和目的,真的是英國的教育、社會生活等更好嗎?尤其是英國等歐美國家引以為豪的社會福利體系的質疑;

3.想象下,正處在最需要父母呵護與疏導的年紀,在海外遇到了嚴重的傳染病,無處申求幫助的時候,父母也無能為力的時候,祖國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支援,學生們心底也會思考:總在異鄉,逐漸遠離華夏根的時候,最後雪中送炭的竟然還是自己求學、曾經尋求離開的祖國,或許最初的離別,還是沒有那麼懂自己的國家;

4.也會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像原來一樣堅持在國外看異鄉自認為的圓月,還是選擇如“落葉歸根”般,揮灑自己的汗水,釋放自己的熱情,於自己的祖國?

5.也會思考,疫情期間,回國後自己能做些什麼,至少不給自己的國家帶來風險。感恩的同時,也要學會不傷害愛自己的人、“包容”自己的國家。

願他們能懂得需要更愛自己的祖國,要知道,她付出了很多,也寬恕了很多,卻沒有要求過回報。



耕耘僧


就美指望這些孩子報效祖國。只是孩子家長著急。也不開通一個簽證通道。讓出去!兩全其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