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欧洲足球比中国足球先崩了

没想到!欧洲足球比中国足球先崩了

全文 3254 字,阅读时间预计 7 分钟。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俱乐部职业球员是否应该降薪成为欧洲足坛热议的焦点。曾效力天津泰达的意大利球员工会主席托马西就直言, “明确赛季是否会正常结束,是讨论球员减薪的前提,而且绝不是资方强迫员工接受!” 话虽有理,但疫情之下,对于某些俱乐部来说,球员降薪或许真的就是让俱乐部 “活下去” 的唯一办法 ……

没想到!欧洲足球比中国足球先崩了

在欧洲疫情不断扩散,联赛无限期停摆的情况下,俱乐部想要节省开支的做法完全可以理解,毕竟足球是大众的体育项目,其财富、可持续性与支持,都需要靠观众的大量入场来支撑,没有观众,一切也就无从谈起!其实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足球的价值定位是其广泛的全球吸引力,吸引到投资、赞助、捐款、媒体关注与广告投放。所以,当 “世界第一运动” 被迫中断,球迷们最多是为比赛日没球可看抱怨,对于整个足球产业链却体会着 “凛冬已至” 的威胁,数以千计的球员、俱乐部,以及外围企业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已经严重受到威胁。疫情在欧美地区蔓延,美股多次触发熔断暴跌,欧洲股市也经历了惨烈下跌。尽管近日欧洲多家上市足球俱乐部的股票已止跌企稳,但股价均几近腰斩。

没想到!欧洲足球比中国足球先崩了

没想到!欧洲足球比中国足球先崩了

没想到!欧洲足球比中国足球先崩了

一般来说,球队主场附近的商店、餐馆、酒吧林立,俱乐部已经习惯了每个比赛日稳定客流量所带来的稳定收益;此外,转播商花大价钱买下赛事转播权,也有效加快了俱乐部资金的积累。但如今,欧洲各大联赛在进行至最为关键的收官阶段却陷入停摆,计划中的重启时间也仅仅是给人以期待而已(疫情得不到控制,任何计划都是空谈),俱乐部损失观众带来的比赛日收入和广告赞助已不可避免,如果联赛迟迟不能恢复,版权商也会要求重新协商转播费用,这不但会对剩余赛季产生一连串连锁反应,还可能会终结各联赛转播版权费用逐年上涨的趋势。由于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俱乐部的收益,球员降薪,球票价格上涨也会随之而来。不得不说,如今新冠疫情引发了金融市场的高波动,而它也有可能成为足球这项运动进入转型期的催化剂。

没想到!欧洲足球比中国足球先崩了

《米兰体育报》:目前意甲总债务为 25 亿欧元,面对疫情已无力自保。

也许有人会问,停摆两个月的时间,真的会对欧洲顶级足球联赛形成重创吗?从媒体报道来看,西甲停摆两个月会损失大约 7 亿欧元,意甲大约会损失 7 亿到 10 亿欧元,德甲可能会损失大约 8 亿欧元,英超一些球队则表示,他们一家俱乐部的损失就大约 4000 万英镑。

没想到!欧洲足球比中国足球先崩了

尽管从俱乐部财报来看,许多英超顶级球队在 2018/19 赛季是盈利的,他们的收益源多样且强劲,但是如果某家俱乐部的老板遇到资金困难,不能再向挣扎中的俱乐部注资时,那么这家俱乐部的财政稳定性就会出现问题。

没想到!欧洲足球比中国足球先崩了

没想到!欧洲足球比中国足球先崩了

在 “纽卡斯尔联球员疫情期间是否应接受降薪” 的球迷投票中,只有 7% 球迷认为无论何种情况都不应降薪

当然和转播权收入非常丰厚的英超相比,英格兰低级别足球联赛的情况就更不同了,一般来说,英超的工资支出与收益比刚过 50%,也就是说,英超球队并没有把所有赚到的钱都花出去,但英格兰低级别联赛许多球队的薪水已经超过了俱乐部的收益,这让他们在面临资金问题时显得非常脆弱。近日,英甲特兰米尔俱乐部就已经明确要求球员降薪 10%,董事长马克 · 帕里奥斯甚至表示,在这场疫情危机过后,俱乐部也会继续降薪,直到俱乐部能从足球获得正常的回报。

没想到!欧洲足球比中国足球先崩了

对于降薪问题,特兰米尔俱乐部董事长帕里奥斯一语中的——所有人都在一条船上。

虽然目前英格兰足球联赛体系已经向英冠、英甲和英乙三个级别联赛提供总计 2800 万英镑的转播权付款和 2200 万英镑的无息贷款,但是这项 “救济计划” 只能帮助俱乐部在短期内生存,如果英国的疫情危机持续到夏季,减薪和裁员很可能会成为常态,毕竟对这些俱乐部而言,在俱乐部收入中占比最大的还是比赛日收益,没球可踢或是空场比赛对俱乐部伤害都很大。

没想到!欧洲足球比中国足球先崩了

英格兰足球联赛已启动短期救济计划,以帮助旗下 71 家俱乐部度过眼前危机,并呼吁球员应接受减薪。

赛季开始前,许多俱乐部都会卖出大量季票,曼联能卖出大约 5.2 万张,阿森纳能卖出约 4.5 万张,在英冠,诺丁汉森林卖出大约 2 万张季票,但这占他们场均观赛人数的七成还要多,在英乙,普利茅斯本赛季卖出了 2300 张季票,这大约是他们场均观赛人数的两成。很显然,这个数字在联赛等级由上至下的球队中差异很大,而且和英超球队相比,比赛日收入在低级别联赛小球队总收入中占比更高(除门票收益外,比赛日球迷在场内的餐饮消费以及俱乐部周边商品售卖)。对于英乙球队来说,这个比重甚至可以达到 30%(英冠小于 20% ,英超占比大约为 17% )。

因为没有高额转播费和顶级赞助商,低级别联赛的俱乐部更依赖于社区的支持与小企业的赞助,但现在,疫情对于这些俱乐部形成了双重打击 —— 不但失去了比赛日收入,赞助商也自身难保,毫无疑问,这次肆虐全球的疫情已经令世界足坛巨大的不平衡性凸显了出来。例如,英乙克鲁亚历山大队(简称克鲁队),上赛季总收入仅为 320 万英镑,但来自英超的曼联,赛季总收入为 6.02 亿英镑,在当前情况下,像克鲁这样的小俱乐部,正处于灾难的边缘,海啸之下,首先倾覆的当然是小船。

没想到!欧洲足球比中国足球先崩了

同样,受疫情影响,转会市场也可能会失灵,这对于那些依赖球员交易来平衡账本的俱乐部来说,同样是重大的打击。不难想象,在足坛食物链的末端,肯定会有倒闭的俱乐部,球员被解约,债务拖欠的情况也会发生。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被人们视作典范的欧洲足球 —— 足球已成为金钱的运动,有太多俱乐部,面临着一天发不出工资就要坠入深渊的生存危机。

没想到!欧洲足球比中国足球先崩了

正如英乙埃克塞特俱乐部董事长朱利安 · 塔格说, “你不知道这场风暴会持续多久,或许我们至少可以在中短期内可以应对,但现实情况却是,无论是两周,两个月还是一年,在此过程中的每一个时刻,都会有俱乐部开始陷入挣扎,没有任何人能够逃脱这个旋涡。” 显然,足球世界如果想要保持现有结构,就必须考虑引入储备金制度来对抗不可抗力对运营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及更切实可行的工资结构,而不只是任球队降级或破产而草草了事。

和欧洲联赛不同,目前中超联赛还未传出因疫情而降薪的新闻(中国足协的限薪令其实非常宽容),这除了与新赛季中超联赛尚未揭幕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中超俱乐部无所谓运营好坏,反正都是赔钱,日子过得好不好全看母公司的效益。和欧洲球队极为看重的比赛日收入和赞助费不同,中超俱乐部的比赛日收入充其量也就是和主场的场地租借费、安保费用打个平平,而且绝大部分球队的冠名、胸前广告等赞助费都是来自于母公司,或者与母公司相关联的企业。俱乐部绝大部分的运营费用,则是来自母公司的直接 “输血” ,只要母公司的财务不出现问题,球队的运营就不会出现太大问题。中超最富的是有数的几支能杀进亚冠或是以亚冠为目标的俱乐部,站在这些俱乐部的角度,每年 6000 多万的转播权分红,到自身的门票收入,甚至加上俱乐部相关周边产品的销售,每年自筹资金也不到 2 亿元人民币,这却仅仅是俱乐部正常运营开支的 1/10。

没想到!欧洲足球比中国足球先崩了

如今,受新冠疫情影响,很多投资足球的财团也遇到了或大或小的经营困难,而反映到足球俱乐部的层面,便是缩减在转会市场的投入,以及将高薪球员外租。在这个特殊的阶段,中超各俱乐部恐怕会对足协限制高价引援、限制球员薪水、以及投资帽、注资帽、奖金帽等各项政策会有新的理解,执行起来恐怕也更加主动。

没想到!欧洲足球比中国足球先崩了

或许很多人会说,站在生存的角度,相比于欧洲中小俱乐部,能够得到母公司庇护的中国俱乐部更 “安全”,但导致欧洲中小俱乐部生存危机的是令人类社会方方面面都受到威胁的疫情,而令中国俱乐部走向消亡的却可能仅仅是投资人的一个决定。随着宏运集团决定不再投资足球,被欠薪的球员面临的是生计问题,等待他们的将是在法院和足协仲裁庭之间的往返奔波,却不见结果,而且他们也不得到类似于球员工会这样组织的帮助。所以,当我们惊叹欧洲足球俱乐部在面对 “海啸” 时表现得何其脆弱,是多么弱不禁风时,或许也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职业足球俱乐部还没有真正 “出海”……




如有稿件采用需求或商务合作意向,

请在工作时间(8:00 - 18:00)致电:

(022)23601972 or 13207576205

或用手机添加微信号:EYESONSPORT

联系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