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荒”到“開業”!這裡充滿愛……

小湯山日記 | 從“開荒”到“開業”!這裡充滿愛……

作者 |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於涵秋

“所有的白衣天使們,雖然互不相識,但你們給予了我們無限的關心與關愛,讓我們留學生明白,祖國一直在支持著我們,並且協助我們順利平安的回到家鄉。相信我們會一起渡過難關!”這是一位從國外返京的學子在離開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時留下的感謝信。

小湯山日記 | 從“開荒”到“開業”!這裡充滿愛……

宣武醫院護士張佟所在的2-6病區,開診短短一週多,已經陸續收到了20多封這樣的感謝信。看著大家平安的踏上歸家路,醫務人員內心是滿足而喜悅的。

開荒!初到小湯山

小湯山日記 | 從“開荒”到“開業”!這裡充滿愛……

2月10日一早,張佟作為宣武醫院首批援小湯山定點醫院醫療隊的護理組長抵達駐地,並被任命為B4區護士長。張佟和同期到達的王惠琴、李萌等骨幹力量在短時間內完成了護理人員的理論培訓,包括新冠肺炎相關知識,工作流程、應急預案、規章制度的制定,院感知識考核,醫院HIS系統的學習等。第二週,她帶領隊員們進入“病房”,這裡還在改造的收尾階段,大家從衛生做起,完成了各種儀器設備、無菌耗材的進場和物品標化,確定工作流程路線,進行了各項應急流程的演練,考核護理人員穿脫防護服及儀器設備的使用。一切從無到有,規範落地。

集結!2-6病區

小湯山日記 | 從“開荒”到“開業”!這裡充滿愛……

3月11日,張佟又被調動到2-6病區,這裡將接承擔境外來(返)京人員的隔離篩查。24個房間,28張床,當時隻身一人的張佟再次從頭開始,開荒、收拾、佈置,領物、檢查、維修,一天下來渾身是土,回到駐地累一頭栽倒在床上,才發現手不知什麼時候磨破了。

小湯山日記 | 從“開荒”到“開業”!這裡充滿愛……

3月15日,宣武醫院第三、四批援小湯山醫院醫療隊的支援來了!龔立超、郭冕和其他兄弟醫院的護士們進入病房。龔立超、郭冕兩個小夥子帶頭搬傢俱、搞衛生、拉物資、走流程,2-6病區的護士們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只用了兩天的時間,就把病房佈置完成,達到開業狀態。張佟任命為2-6病區的護士長。醫院第六批援小湯山醫療隊員馬文暉在達到後,又從醫院感染管理的角度對流程進行再次梳理、優化,張佟心裡更加踏實了。

開業!快節奏工作

3月16日,2-6病區正式開業。下午4點,第一批特殊旅客到達小湯山定點醫院,快節奏的入院工作拉開序幕。特殊旅客入住病房,隨後由護士採集血、痰、咽試子等標本送檢。直到當天夜裡12點,第一批旅客的入院工作才完成。7個多小時的過程中,全副武裝的張佟在病房裡跟隨入院的全過程,工作結束後她再次梳理流程,把觀察到的問題總結下來,進行改進。

小湯山日記 | 從“開荒”到“開業”!這裡充滿愛……

之後,她並沒有休息,再次投入戰鬥,手把手幫助指導護士們,幫助他們快速上手,適應工作節奏,消除緊張心理。目前,病房每天都處在一種“大出大入”的狀態,每天都有大量新接收的特殊旅客,一切都在緊張有序的運行著。

盡力!解決任何問題

“歡迎回家!有問題隨時找我……”

一聲溫馨的問候,化解特殊旅客的焦慮和疲憊。有求必應的行動更溫暖了一個又一個遊子的心

“請問有水嗎?”

“有!稍等,給您拿。”

“護士,餐送到了嗎?”

“請您稍等,到了給您送來。”

醫務人員更是把自己的工作餐悄悄的讓給他們,或幫他們線上點餐,四處聯繫借充電器,幫助他們及時和家人報平安。

有位女士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入住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孩子年紀小,看到“全副武裝”的張佟來採血時顯得有些害怕,也不太配合。張佟就說自己是外星人,是來保護小朋友的。孩子們立刻由害怕轉為好奇,轉移了注意力,護士們迅速用專門準備的兒童用細針頭採好血。張佟更是找來了彩紙和水彩筆,讓孩子們可以摺紙、畫畫。家長為護士們的貼心而感動,連連感謝。

看著孩子天真的笑臉,一瞬間張佟鼻子發酸,眼睛發熱。已經40余天沒有見到她一雙可愛的兒女了,思念湧上心頭。下一秒,張佟高高仰起頭,再次投入到忘我工作中,她要和戰友們一起將病區變成溫暖的“家”。

小湯山日記 | 從“開荒”到“開業”!這裡充滿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