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問那些順產,經歷側切縫傷口的寶媽們,側切的時候是不是非常疼?

小花er27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我沒有經歷過剖宮產的疼痛,卻讓我經歷了側切的痛苦。在整個孕期我還是比較順利的,在孕早期,孕吐反應非常小,幾乎沒什麼感覺,我就安全的度過了孕早期。到了孕中期,各種全面檢查一次通過,幾乎都是非常的順利,可能是因為吃的水果比較多,到了孕晚期檢查的時候,醫生告訴我,胎兒有點大,你需要控制一下了,否則分娩的時候會比較困難。



於是我拼命的控制飲食,孕後期幾乎不怎麼吃麵食,堅持運動。直到生產的前一個晚上,我還是在小區門上慢悠悠的散步。可是天意弄人,生產前醫生給預估的胎兒體重是八斤半。

到了39周的時候,我的肚子開始有反應,急匆匆的跑去醫院。在醫生的安排下,我進入了待生區。等待開指的時間是非常煎熬的。經過了18個小時的緊張忙碌,終於生下了一枚八斤四兩的大胖小子。分娩的過程非常痛苦,意料之中,我被側切了。說實話,是在我不知道的情況下側切的。至於說的疼痛感,我也沒什麼感覺。當時累的躺在產房,一動也不想動,只想著能快速出去,真的不想在生二胎了。

什麼是會陰側切?會陰側切術是為了胎兒順利出生的一種手術,會陰側切術是在會陰部做一斜形切口。側切可以防止產婦會陰撕裂、保護盆底肌肉。

那麼順產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側切呢?

第一, 胎兒過大。由於產道的限制,用力生的話就會導致會陰撕裂。我們要知道,撕裂比側切更可怕。撕裂嚴重者會造成大便失禁會後患無窮。側個主要看也產婦自己的身體條件了,如果會陰條件較好的話,就要可能不用側切。

第二, 會陰的狀態。尤其是頭胎媽媽,她們大概90%都會有側切問題的發生,因為頭胎會沒有經驗,分娩時會陰較緊、會陰體長,會陰狀態也會相對於比較差。這個時候採取側切是最安全的一種方法。

第三, 根據當時胎兒的情況。側切可以迅速減少產道的阻力,使胎兒迅速產出,既能減少孕媽的疼痛程度,也能保證胎兒的安全。

如果側切了,需要怎麼護理?

第一, 保持外陰清潔。足夠的清潔可以有效的防止傷口感染,勤換衛生墊,避免惡露浸泡傷口,增加癒合困難度;每天消毒傷口,每次便後要用消毒棉由前向後擦拭外陰。

第二, 不要用力。這裡所說的用力是指大小便的時候,不要等到憋得受不了再去,有點感覺的時候就去,可以多吃一些水果,多補充一些水分,減少便秘的發生。以免用力過大,發生縫合傷口再次撕裂的現象。在此期間,也不要用力提重物。



第三, 禁止性生活。尤其在產後的42天以內,禁止發生性行為。因為在此期間子宮沒有完全恢復,也可能會對傷口造成感染。所以為了自己,也要要求老公忍住。

其實側切不是非常疼,真正不舒服的是在術後的1-2個星期。坐著,躺著都會不舒服。男同胞們想體驗的話,可以做一個痔瘡手術。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只有自己能體會到。


沐菡育兒


我當時順產也是側切的,說實話我覺得側切的時候不疼,因為當時宮縮的疼已經讓我麻木了!相比宮縮疼,側切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側切完縫針的時候開始感覺到疼了,因為這個時候孩子已經生出來了,宮縮陣痛也沒有了,個人的注意力又回到了側切,這時候才開始感覺疼;但這不是最疼的時候!

側切最疼的時候是在第一次小便的時候,真的是很疼,不敢用勁兒,一用勁兒抻著傷口很疼!



其實每個媽媽在生之前都很擔心和害怕,這是人之常情,但是該來的總是要來的,越想越害怕,還是不要自己嚇自己了,正確看待側切吧😄



現在側切的概率挺高的,我身邊順產的寶媽有很大比例都是側切的;側切雖然疼,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我們更快地把寶寶生出來。你就這麼想,側切總比撕裂好吧!撕裂更疼!傷口還不美觀!

所以寶媽們不要過於擔心啦!放輕鬆吧!最後祝願每個媽媽都能母子平安~

~歡迎您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我是格格鬥,2歲男孩的媽媽,喜歡讀書,熱衷兒童心理學研究,育兒路上與寶寶共成長。歡迎你關注我的頭條號@格格鬥愛baby)

格格鬥愛baby


我側切的時候醫生給打了一針麻藥,切的時候就感覺被剪了一剪子,不疼,冒涼風。縫針的時候有一點疼,但是完全可以忍受。

生完孩子的第二天啊,側切刀口就開始疼了,脹脹的感覺,上廁所不敢用力。

每天往傷口上塗碘伏,然後就光屁股墊著產褥墊躺在床上,因為要保持傷口處乾燥,不能用衛生巾的。

第四天,不疼了,當時縫針的時候用的是可吸收縫合線,所以不用再去拆線。


liuliu0203


懷大寶的時候,身邊的人都跟我說。順產是最好的,剖腹產要來一刀,而且還要縫好幾層,非常受罪。到自己生產的時候,雖然是順產,但是也沒有逃過,要挨一刀,而且那個時候由於自己生產時間太長,用力不對,還造成了嚴重的撕裂。



我當時順產側切並沒有感覺到疼,最難受的是縫針的那時。由於側切加撕裂,縫針都縫了二十幾分鍾。那時由於麻藥藥性已過,一針針縫著那肉,那種疼真是生不如死。一共縫了5針,但縫了三層,那種疼真是刻骨銘心。至今想起,都會汗毛直豎。

好多人會說順產也要挨一刀,還不如直接選剖腹產呢?其實並不是每個孕婦順產都要側切,順產過程順利是不需要側切的。

如果順產過程並不是那麼順利,為了確保胎兒和產婦的安全,就需要採取側切術。



什麼情況下需要採取側切術?

  • 產婦產道力量不夠,陰道壁彈性不足,沒有足夠力量順利擠出胎兒時,醫生會採取徹切術來幫助胎兒順利分娩。

  • 生產時,胎兒位置發生偏移導致胎頭不正,會採取側切。
  • 產婦生產耗時過長,產力已經出現不夠,為了避免胎兒出現缺氧,醫生會選用徹切術,讓胎兒儘快娩出。
  • 胎兒過大,娩出比較困難時,為了避免出現嚴重陰道撕裂,也會採用側切術。

還有側切對夫妻生活並沒有什麼影響,人體的自愈能力是很強的,就算出現側切情況也不用太過憂心。安心做好月子,身體才會恢復的更快。



如果準備順產的孕婦不想出現側切的情況,平時可以多練習凱格爾運動。保持健康飲食,避免出現胎兒過大。生產時聽從醫生指示,正確用力,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側切的幾率。

我是萱瑜媽咪,一個二胎寶媽,多平臺育兒創作者,希望我所學所寫能幫助到你,關注我會與你分享更多孕期,育兒知識。


萱瑜媽咪


這裡就有必要講一下無痛分娩的重要性了

我是一名媽媽,也是一名產科護士,在看了很多孕婦生產時的場景後,對順產是非常畏懼的,很多不好的景象會隨之而來,產後陰道撕裂,傷口感染,羊水栓塞,順轉剖等等。

最後我還是選擇了,順產,恢復快,對胎兒好,不知者無畏。對於一個見過無數人分娩場景的我來說,選擇順產,無異於是勇者中的勇者。

生我女兒的時候我痛的死去活來,痛了兩天兩夜,痛的吃什麼吐什麼,喝杯白水都吐,最後連胃液都痛的吐出來了,眼淚不爭氣的就流了出來,超出人體極限的痛讓我想撞牆,甚至想跳樓。可能每個人對疼痛的感覺不一樣,但當時我就是這麼痛的。任何語言的安慰都無用,任何輔助的緩解方式都無用,完全分散不了注意力,就是那種痛昏過去又痛醒再昏過去的痛,可以說生不如死吧。

最後我強烈要求無痛分娩,醫生來給我查宮口,又是一個要人命的操作,我特別討厭陰查,但沒辦法啊,不查就不瞭解宮口開的情況啊,忍著強烈不適,查了宮口,才開了一指半,那就慢慢等吧,要開到三公分才可以打無痛。

那時是夜裡9點45分,受著這非人般的折磨三小時後,我快精神崩潰後,再請醫生查了一下宮口,好傢伙,三指了,直接進產房,打無痛針。從前我超級怕打針,何況那麼長的針頭?當針穿過我的背部皮膚,進入椎管時,我一點感覺都沒有。大概兩三分鐘的樣子,我就像從十八層地獄回到天堂了,龜裂的土地遇到降雨了。

真的是緩解了,我從心底散發出微笑,這是我整個分娩過程中最快樂的時光了,不吐了,不痛了,真好。接下來就等宮口開全吧,七點多的時候宮口開全了,醫生給我破膜,我只感受到輕微的宮縮痛,我吃了碗餛飩就備戰胎兒娩出了,不料,還是痛吐了,從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即使打了無痛還是會痛的哦,不然你不會用力,但痛疼程度可承受。

由於我沒什麼力氣了,,寶寶胎位又變成枕橫位,所以,給我進行了手轉胎頭進行復位。這時,我又很慶幸我打了無痛分娩,不然你想想這個神操作,多讓人撕心裂肺?

復位之後,抬頭還是下降遲緩,胎心非常不好,助產士告訴我,要立馬結束分娩了,需要上胎頭吸引器,會陰側切,我明白其中利害,立馬同意,在胎吸機,推出來的那一刻,我不知道是不是潛力大爆發,配合醫生的按腹,再用力,我的公主終於衝出黑暗,迎來光明。我一下子癱軟了,連睜眼看她的力氣都沒有了。

最後,胎盤順利娩出,沒有破損。給我進行會陰縫合,嗯,由於打了無痛分娩,我一點感覺都沒有,心裡在鼓掌,真好。縫合後,助產士本著負責的態度,給我進行肛查,檢查是否有胎盤殘留,可能是感覺到了有胎盤殘留,又給我剛縫好的傷口拆線,再縫合,好傢伙,如果沒打無痛,我不得又遭罪?還好,不痛,就隨她們拆了縫吧。

最後在產房觀察兩小時,順利進入病房,沒有產後大出血,產褥期感染,急性乳腺炎,會陰恢復良好,而且是可吸收線縫合的,不拆線,終於從鬼門關走過一遭,真好,我都能想象天很藍,花很香,鳥兒在歌唱。

最後總結,我很感謝無痛分娩,救我於危難之中,讓我免受,肛查之痛,陰查之痛,會陰側切縫合之痛,還有最變態的宮縮之痛。

當然,也有副作用,就是產後腰痛,輕微的痛,我現在生完兩年了,還是感覺腰痛,可能是月子沒休息好,可能是無痛的副作用,不能定性,但是如果如果我生二胎還是會選擇無痛分娩。


瑤瑤20486


從開始懷孕,我就堅信自己可以順產。在孕39周+2D的時候,身體也沒有什麼不適反應,還在商場買東西。晚上五點多回來的時候發現下邊一直流水,懷疑是破水,就匆匆的洗個澡後被家人送到醫院。護士聽說是破水,剛開始很緊張,一頓檢查下來,發現還雖說已經破水了,但還沒有達到如產房的標準,我們這個醫院是宮口開三指。就給我安排了一個病床上躺著,等著開宮口。

剛開始我還覺得沒什麼,等到晚上8點鐘的時候,我的肚子開始疼,隔上三分鐘就疼一陣,我忍不住,開始喊叫。過來產檢的醫生囑咐我不要喊叫,省點力氣,一會兒生孩子還要用力氣。然後開始給指檢,發現宮口還沒有開。然後就這樣,等到晚上11點多的時候,我疼的實在受不了,央求老公去做剖腹產。值班醫生說你這條件可以順產,在堅持一下,再說,現在半夜也不是剖腹產的好時候,堅持一下。等到凌晨2點的時候,醫生又過來檢查,說可以進產房。我想,這是可以生了。



然而進了產房才發現,還要等。助產士讓我脫光了衣服,換上醫院的一次性產婦服,讓我躺在產床上,給我備皮,剛一覺得尷尬,一陣疼痛上來,也忘記了不好意思。然後就是在產床上等,疼的越來越厲害,感覺要大便的時候,醫生過來檢查,告訴助產士說,準備生。然後助產士就開始給我擺姿勢,告訴我怎麼用力。我一點也沒有聽進去。我覺得我都堅持不住了,也沒有任何力氣喊叫了,更別提給她配合了。助產士說:都看見有頭了,你試試用力。折騰了有一會兒。醫生說:側切吧。就這樣,我就沒什麼感覺就側切了。孩子生出來,到了沒有病房的時候,我才覺得疼痛。我想大概當時的宮縮疼痛太疼了,我已經麻木了。

真正的疼痛是出院時候,本身醫生說可以慢慢走,可是看我覺得疼的我走不了路。沒辦法,老公租個救護車給我拉回去,然後用擔架抬上去的。然後五六天以後就好了。

其實對於疼痛,每個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我是對疼痛比較敏感的。平常如果哪裡受點傷都會覺得受不了,側切時候和縫線時候的疼痛我感覺不到,主要是有更大的疼痛,而且當時由於宮縮疼痛時間長,已經對疼痛有些麻木了,不敏感了。



在自然生產的時候,產生疼痛主要是倆個方面,由於胎兒往下移動,準媽媽感覺到有東西壓住會陰部,胎兒的頭部壓住媽媽骨盆的神經線,因而令準媽媽產生疼痛。還有就是胎寶寶通過產道的時候,子宮和陰道擴張,皮膚組織受到寶寶出來的拉力致裂開,而令媽媽感覺到一種撕裂的痛楚。所以如果準媽媽能夠輕鬆的放鬆身體,勢必產道放鬆,胎兒就能輕鬆出生,如果緊張,就會使產道緊張僵硬,愈疼逾難生。

要想避免側切,需要做好前期準備,譬如孕中後期控制體重的增長,防止胎兒過大。另一個就是了解孕產知識,學習分娩過程疼痛緩解方法,配合生產方法,學會正確用力,還有就是要放鬆心情,適當補充一些高能量的小食物如巧克力等。這樣,在生產的第一產程的時候就不會由於疼痛的哭喊耗費力氣,保存體力,在疼痛間隙適當吃些巧克力不但有緩解疼痛和壓力,也有提供體力的意義,在第二產程需要用力的時候有力氣。而且由於精神放鬆,肌肉也放鬆,產道更容易擴張,就更容易生下來。


達令育兒


痛,這種痛至今都還記得。

講一講的我生產經歷。

我懷第一胎的時候,快到生的時候,都是胎位不正,頭朝下 ,已經做好決定要剖腹產了。

可是,偏偏那場颱風,讓我由剖腹產,變為了順產。

我記得那天晚上19點多風大雨大 ,外面颳著17級的大臺風,我一個大肚子孕婦一個人在家,距離預產期還有二十來天,偏偏就在這個時候,我肚子痛了。

因為是第一胎,沒有經驗,我就打電話給我媽,告訴我媽當時身體變化情況,我媽告訴我,肯定是要生了。

當時我緊張呀!我打醫院電話,電話那頭告訴我積水太深,車輛開不過來,讓我自己想辦法。於是我又打了110,電話那頭告訴我,車輛都出去了,讓我自己想辦法,我又打119,電話那頭還是這樣告訴,車輛全部出去救援了,讓我自己想辦法。

當時的我已經絕望了,我知道肚子裡的胎兒胎位不正,我必須去醫院才能保證母子平安。

我想我不能等了,我拿著待產包,就往樓下走(那時已經停電了),我用手機微弱的光照著,到達一樓樓梯時,我一腳踩下去,當時嚇我一跳,那水已經到達我膝蓋了。

我不敢再想著走路去醫院了,這樣太危險了,我轉身回到了自己家裡。

也許是運氣太好,天不絕我吧!剛好看到微信上面有一條轉發信息,大概意思是,遇到危險可以撥打這個電話,全城越野車救援。

當時,懷著半信半疑的心情,打了這個電話。通了,我很開心。是一個女孩接的電話,我給她說了我的情況。她說馬上幫聯繫附近車輛,讓我保持電話暢通。

我等了大概五分鐘這樣,電話響了,他告訴我就在我家的附近,我告訴了具體位置。

因為積水太深,車輛進不來,我必須步行到路口才行。

家離路口大概有一百米,我下樓的時候,正好房東看見我,我給他講了我的情況,他接過包,扶著我一步一步的慢慢的往前走。

雖然只有100米,那確是我走過最難的路,馬路上的積水,已經漫過臀部快到達腰間,天還下著很大的雨,風把雨傘吹得晃來晃去,兩個手都抓不穩。

走一步,肚子痛一下,而且得非常慢,腳步是慢慢移著過去的。(因為很多井蓋已經被衝開,萬一踩到掉下去就危險了)

終於到達了救援車上,我的心終於放下了。車上還有他們剛才救得一位小朋友,醫院離我家比較近,大概十來分鐘,我就到達了醫院。

熱心的救援朋友扶著我下了車,因為還要去救其他人,他們馬上就開著車走了。當時 時間已經是23:30左右。

護士看到我,立刻扶著我,去了急症室檢查,醫院看了情況。告知我情況比較緊急,宮口已經開了六個手指,讓我躺著,不能起來,怕羊水破了胎兒危險。

他們找來推車,我躺上推車,把我推進了電梯,上了九樓。

九樓是手術室,產婦很多,手術室還有產婦在生孩子,我得在外面等著,我等了二十來分鐘的時候,我告訴醫生我的肚子很痛。

醫生看我情況危險,馬上推我進了手術室,剛躺上手術室的床上,一陣劇痛,羊水就破了。

孩子的一隻腳就出來,醫生都被嚇到了。

一位經驗豐富的產房接生醫生,告訴我孩子出來一隻腳很危險,要剖腹手術。我問她,這樣還可以順產嗎?

她拿著我剛照的B超單說到:胎兒小可以順產,但是你得配合我們用力才行。

主治醫生讓我簽了承諾書,(因為我一個人去醫院,所以只能本人籤,主治醫生不希望我順產,因為這樣風險大)

我簽了承諾書後,那位經驗豐富的接生醫生,就開始給我順產。

首先打了麻醉劑。

然後她把胎兒的腳再塞進去,一邊塞,一邊壓著我的肚子,然後讓我用力。折騰了好幾個小時,我那裡有力氣呀!

這樣我使了好幾次力,都還不夠用力。

這時,這個接生的醫生急了,在旁邊罵道:沒有力,你也必須用力,你這樣只能害死你的孩子。

聽到這句話後,我使足了勁,那種你能感覺得到,那種肉裂開的痛,這輩子都不想再生孩子了,醫生看到了孩子屁股出來了,醫生馬上用刀側切開了一條縫,抓著孩子的屁股,拉著孩子出來了。

肚子一下得到放鬆,懸著的心也放下來了。

我以為不會痛了,後面才知道,痛還在等著我。

醫生縫針的時候,我終於忍不住了,眼淚一顆一顆的往下流,縫針的時候,麻藥已經過了。

針,一針一針的紮在我剛才撕裂的傷口上,我不知道縫了多少針,我只知道那個痛讓我失去了意識。

以至於生了孩子的一個星期裡,小便不敢用力,一點點的尿。一個星期都沒有拉過一次大便,不敢再用力了。

直到現在,大便的時候我都怕,怕用力。

寶貝是女孩,生下來五斤,看著寶貝一天天健康快樂的成長,我的所有痛都變成了幸福,這一切對我來說都是值得的。


一月愛八月


側切不疼,因為比起生的時候那個痛感,真的感覺不到疼了,就是拆線的時候會有拉扯的疼的感覺,並且我生了八年多了,傷口的地方時不時偶爾會有不舒服的感覺,也可能是我在小醫院生的問題,消毒縫合手法什麼的不到位,二胎現在剛生,沒有側切,直接撕裂了,從前面裂到後面,縫的時候疼死,小孩7.4斤,頭胎6.4斤,所以,還是側切吧,找個好醫院,好醫生


浪花一朵朵之遇見最美


我生孩子時是早產什麼準備都沒有,凌晨就破羊水了,由於是在鎮上所以一直耽誤的天亮之前八點才到醫院,但是到醫院後醫生詢問之後就直接說不接,因為太小七個月只能轉市兒童醫院🏥,然而當時已經陣痛厲害,我也只能勉強支撐著走路去打車到市兒童醫院,路程比較遠一路上我不停的在心裡默唸寶寶要乖媽媽會保護你,一定要平安等到了醫院🏥就好了,我也一直在心裡鼓勵著自己強撐到醫院,醫院裡人太多了,我一個人也是焦急的等候著、等著排隊、等著老公早點到來。這真的是一個很漫長的等待,等到老公來了後所有事情辦理好了已經是是上午十一點半了,而且醫生告訴我們孩子保不了只能生,我當時已經疼得不能走路了,各項檢查指標都正常,沒生過孩子不知道上手術檯生孩子還要排隊,一直等到下午兩點才上手術檯,上了手術檯我已經平靜多了也不緊張了。醫生也詢問過我是順產還是破腹,我一直知道順產是對寶寶最好,所有我選擇順產直到下午14點28分誕下一名男嬰母子平安。

生產時側切一點都感覺不到疼了,因為當時所有的注意都在怎樣更快把寶寶生下來,應該說已經疼麻木了,誕下寶寶後會有縫合,這裡就能感覺到疼不過時間不長,主要順產的可以自由走動,恢復得快和好,如果生產最好選擇順產。


重慶紫霞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希望能夠幫到你。

當初因為各種原因只能回老家坐月子。所以在孩子即將足月的時候打包行李回了老家的縣城。

懷孕期間血糖偏高,自己一直控制飲食,所以本人和孩子一共長了18斤,大夫預估的孩子6斤。

由於剛足月就不斷有宮縮,在38+6宮縮明顯並且有見紅的時候去了醫院待產。醫生檢查說有宮內缺氧症狀,立即打了催產素。

我應該屬於反應比較劇烈的,早上六點半打的催產素,之後吃什麼吐什麼,喝水都不行。下午四點的時候整個人已經有點發暈。

大夫檢查已經開了五指,可是羊水沒破,只能人工破水讓我堅持順產。破水後迅速開到八指,特別想上廁所,大夫不讓,說很危險。

由於開指太快,破水半小時不到孩子就出生了。但是當時的我已經完全沒有力氣只能側切。孩子出生6.8斤。

生的時候已經去了半條命,側切沒有感覺,可是到縫針的時候,無助、疼到發抖。在醫院四天,側切傷口一直疼,不能坐著餵奶、不能用力站,就連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

當時,也在網上查了很多,好多人說十天左右就好了。所以出院回家後耐心護理。


哪知道月子裡堵奶發燒,孩子晝夜顛倒,中間複查也沒有怎麼恢復好。一直到產後五十天,才行動自如。

後面回到了現在居住的城市,在好一些的醫院複查,檢查的大夫說當時縫合傷口的大夫技術不怎麼好,就導致了後面的連鎖反應。

媽媽生孩子,不管是剖腹產還是順產肯定都很疼。我覺得側切縫傷口比陣痛疼,側切傷口的恢復比縫傷口疼。也許是抗過去了就覺得經歷過的也還好。

強烈建議,寶媽一定要選擇好一些的婦產醫院技術好一些的大夫,不要像我這樣多遭罪。

當然了,寶媽也不要焦慮,平時多鍛鍊身體合理飲食,放鬆心情,即將迎接一個小生命,我們都滿懷欣喜與期待。

還有,如果不具備順產條件的話,千萬不要堅持,平安健康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