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版畫謳歌抗疫英雄

丹青北國行 昨天

用版畫謳歌抗疫英雄

莊慶芳

吉林九臺人,1947年生。

畢業於吉林藝術學院。1968-1986年瀋陽軍區軍旅畫家,擅長版畫,中國畫,書籍裝幁設計,插圖等。作品曾多次參加全軍、全國美展。版畫《拉歌》1975年中國美術館收藏;組畫《游擊戰顯神通》4幅,1983年天津藝術博物館收藏。

1986_2007年遼寧出版集團從事書籍裝幁設計、攝影、插圖等;

退休後堅守版畫探索創新,2001年至2014年創作手工複合板刻獨幅版畫100餘幅,2014年獲得“一種版畫創作的新方法”發明專利。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遼寧省版畫學會理事,出版專業美術編審,遼寧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


用版畫謳歌抗疫英雄

院士—鍾南山 46x36mm

宅在家裡,面對疫情,除了觀察思考,以宅為戰,作為畫家,能為當下做點什麼?執筆操刀,為謳歌在這場“戰疫”中湧現的傑出代表造像,成為一位畫界老兵的心願。此時木刻版畫的快捷,愈顯出其藝術表現的優勢。

新興木刻版畫,在魯迅先生倡導下,在烽火連天的戰爭年代,成為投向敵人的刀槍匕首,不僅為鞭撻敵人、揭露苦難、激起抗敵義憤,也為喚起民眾、鼓舞士氣、謳歌英雄發揮了其他藝術形式難以替代的作用。同時,也鑄就了版畫在艱苦環境下,在戰爭年代形成了特有的藝術形態,而留下許許多多名家名作。

用版畫謳歌抗疫英雄

院士—李蘭娟 42x35cm

到了和平時期,版畫從內容到形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隨著人們的審美視角的轉移,木刻版畫逐漸淡出了大眾視野,在某種程度上被邊緣化,使得這種藝術形式在功能上發生了某種質的改變。因此,版畫必須適應時代要求,推陳出新,探索求變,才有生存發展的空間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幾十年,我一直守望這塊難以割捨的領地, 常操刀筆,不懈耕耘,不斷探索實踐,堅信這一藝術形式,不會在時代變遷中被遺忘和摒棄。其在藝術百花園中不可或缺的位置,必將在不斷創新中獲得新生與活力。特別是在社會鉅變和遇到突發大事件時,版畫的快捷,黑白對比和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及時性,戰鬥性,獨特的感召力和審美性,是其他畫種難以比擬的。

用版畫謳歌抗疫英雄

青春印跡 32x42cm

用版畫謳歌抗疫英雄

生命衛士 32x42cm

在圍堵“新冠”的人民戰爭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英雄模範人物,軍地白衣天使,各界志願者,義無返顧,逆行而上。他們無懼風險,衝鋒陷陣的大無畏獻身精神,感天動地;他們不忘初心,勇於擔當,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專業技能,為黨與政府指揮決策,為搶救生命,打贏總體戰、阻擊戰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在千千萬萬衝向重災區的白衣大軍中,以鍾南山院士為代表的醫學科學家們,組隊逆行,共度時艱,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正是引起我創作衝動的激發點。也是我意在用刀筆記錄這一歷史事件,表達我對在疫情中與疫魔奮戰的英雄們敬仰和謳歌。

用版畫謳歌抗疫英雄

期盼 32x42c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