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直轄市很親切,GDP直追北上廣,房價不到兩萬,消費低

縱觀國內的幾座直轄市,重慶給人的親切感,無疑是最強烈的。這話可不是胡說,重慶的原住民雖是巴人,但在歷史上卻經歷過多次移民。元朝之前,移民主要來自於陝西,斷斷續續的,還不是特別明顯。到了明清,移民的規模迅速擴大,當地甚至建造了八省會館供大家交流鄉誼。根據《湖廣填川歷史研究》記載,到了十七世紀末期,重慶的移民及後世子孫足有110萬之多,而原住民只有30萬左右。

這座直轄市很親切,GDP直追北上廣,房價不到兩萬,消費低

重慶火鍋

後不久,重慶開埠,海外文化來襲,重慶成為四川“西化”最早的城市之一。這段歷史,跟火鍋是一樣的。忙碌一天的碼頭工人偷得閒來,買得一些“下水”和蔬菜,扔進鍋裡亂燉。正準備開喝的時候,外地的朋友從包裡翻出家鄉的特產,放進鍋中一同分享。天南海北的食材一多,鍋裡的食物就看不真切。若不是湯上漂浮著麻辣重油,誰能想到這是在四川?後來人夾起雜燴中的隨便一塊,也分不清是誰放的,只是覺得麻辣鮮香。

這座直轄市很親切,GDP直追北上廣,房價不到兩萬,消費低

江邊的重慶

這份“麻辣鮮香”裡,既有親切,也有生活困頓。就以重慶古城舉例,這座古城擁有九個城門,其中八座都通向碼頭,可見碼頭是城市的根基。也是這一侷限,城內的土地並不都是平原,山頂上有一部分,山腳下又有一部分。高低錯落之間,是一條條“彎曲”的石階,和大城市根本掛不上邊。後來經濟條件逐漸轉好,一邊拆老石階,鋸屋簷。一邊向南、北方向不斷擴建,逐漸形成了現下的“兩江環抱,青山縱隔,城在山上,山在城中”。

這座直轄市很親切,GDP直追北上廣,房價不到兩萬,消費低

交通茶館

這些山,既是旅遊頻道“山城”的“山”,也是分散“城區”的山。先說旅遊頻道下的“山城”,很多遊客因為天津的路拐彎,稱其是最讓人分不清東西南北的城市,筆者覺得重慶人去天津肯定沒問題。因為重慶除了東西南北以外,還分了上下。所謂的“下”,主要是指隧道和山洞,山洞裡的茶館和火鍋店瞭解一下;而“上”,則是指在屋頂上呼嘯而過的列車。對於絕大部分外地遊客來說,這種體驗是非常難得的。

這座直轄市很親切,GDP直追北上廣,房價不到兩萬,消費低

磁器口

加上重慶本身消費又比較低,磁器口、洪崖洞、解放碑、觀音橋、長江索道、皇冠大扶梯等景區,要麼免門票,要麼票價非常便宜。往返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地鐵和公交。大頭主要還是吃和住,在去過的一些城市裡,在重慶的物價還是很穩定的,真正需要擔心的是“吃不到正宗的東西”。就比如寬窄巷子裡的毛血旺,筆者就不是很建議大家去嘗試。至於住宿,主要還是看旅遊的淡旺季,以及報的那個旅遊團是不是拿了回扣,這裡就不過多探究。

這座直轄市很親切,GDP直追北上廣,房價不到兩萬,消費低

渝中區

再說分散城區的“山城”,雖然重慶的GDP直追北上廣,但是房價相對卻低了很多。就拿上海舉例,郊區三四萬一平都很正常,但重慶主城區房價也不到兩萬。像巴南區,相當一部分樓盤,單價都不到一萬,之所以有個兩萬的上限,還是因為有渝中區的存在。倘若站得高些,看看山的那邊,秀山的新房房價竟然低至四千元。當然,這和重慶面積大也有很大關係。不過筆者還是要補充一句,重慶的房子只算套內面積,根本沒有公攤的說法。結合重慶的成長空間來看,這個房價確實便宜。(李雙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