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真的是性本善嗎? 影評


人性真的是性本善嗎? 影評  |《我不是藥神》


人性真的是性本善嗎? 影評  |《我不是藥神》

“今後都會越來越好吧, 希望這一天早點來。”


2018年7月5日,《我不是藥神》正式上映。讚譽不斷,批判也不少。但無論如何,這部以“陸勇案”為原型的國產電影著實引發了社會各界的熱烈討論與深刻反思。“看病貴”、“仿製藥”、“專利保護”、“定價機制”、“情法之爭”……這些關鍵詞無一不在挑動著大家的神經。


人性真的是性本善嗎? 影評  |《我不是藥神》

1 程勇


人性真的是性本善嗎? 影評  |《我不是藥神》


  • 程勇雖說是個商人,無利不起早,從印度走私神油維持生計,如若不是父親重病難以治療,說什麼也不會再去到處翻找那張帶著老呂電話的名片,開始了更大的走私生意。


  • 到了後期,他把進藥渠道轉交他人,自己重新開始新的生活。在其他四個病友甚至廣大的白血病患者來看,他是自私自利,撈完錢就拍拍屁股走人,根本不在乎患者們的生死。但是他的父親癱瘓在床,兒子尚且年幼,警察嚴密的追捕,讓他心生畏懼。因為他還有著牽掛,親人根本離不開他,在這場遊戲里根本沒有任何退路,所以他選擇結束。


  • 哪裡想到之後張長林惡意漲價到被追捕,病人們無藥可吃,只能等待死亡的降臨,甚至有些都沒有勇氣去等待那一刻而選擇了自我了結。他目睹了老呂和病友們的艱苦現狀決定重操舊業,但這次他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命
人性真的是性本善嗎? 影評  |《我不是藥神》

2.老呂

人性真的是性本善嗎? 影評  |《我不是藥神》


  • 電影戲份佔到第二大的角色就是呂受益,那個年紀輕輕卻滿面滄桑,帶著三四層口罩時刻無力而佝僂著背的男人。他膽小,怕死,不會打架,甚至還有一點慫。開始老呂為了能夠活命,而僱傭程勇幫他走私。


  • 乃至到了最後,他的死亡成為程勇審視自己和社會,決定重操舊業的最重要的轉折點。


人性真的是性本善嗎? 影評  |《我不是藥神》

3.曹斌

人性真的是性本善嗎? 影評  |《我不是藥神》

  • 除了走私五人幫,程勇、老呂、教堂的牧師老劉、病患的脫衣舞母親思慧,還有為了不連累父母而獨自闖蕩的黃毛之外,一個典型從開始到結束貫穿整場的人物形象就是警官曹斌。


  • 他年少輕狂意氣風發,對於破案秉承著極大的熱情與激情,誓將打擊所有違法犯罪行為為己任,深得領導的重視與同事的擁護。


  • 而他對程勇態度的轉變反差也極大,從開始的視若仇敵,到知曉程勇身份之後的敬重,再到接人出獄時的義氣與灑脫。一切都出乎意外,但又順理成章地發生著改變。


人性真的是性本善嗎? 影評  |《我不是藥神》

4.張長林

人性真的是性本善嗎? 影評  |《我不是藥神》


  • 但最最最讓我震驚的人物發展,便是假藥販子張長林。他多年販賣假藥,為了賺錢,而昧著良心去誆騙病友。為了盈利更多,多次打擊程勇,而接手走私渠道。他甚至為了貪慾賺得更多,而枉顧當初的道義法則,提價到兩萬,而害死更多的人。他甚至臨到跑路都要去敲詐程勇一筆,還告訴他“
    世界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你根本救不過來”。


  • 他奸詐的面容配上另類的開脫,讓我覺得他這一生真的是隻做了一件好事,那就是在這一刻守住了許多人的命。人性真的是本善,歷盡千帆都會發現最終無論多麼壞的人都還是有善念殘存,進而改變其他人的生活。
人性真的是性本善嗎? 影評  |《我不是藥神》


  • 而整部影片中的重中之重“假藥”,仿製藥的價錢也一路波盪起伏,每一個數字都代表了不一樣的人和不一樣的目的與心態。


  • 一開始是五千,程勇為了盈利而制定的價格。再到後來兩萬,張長林貪心想要賺得更多。


  • 重操舊業之後一瞬間降到五百,因為此時的程勇只想為了不虧本也不賺錢地讓更多的病友能夠受益。


  • 再到後來哪怕是仿製藥停產,進價兩千,程勇也依舊賣五百
    。那一刻的他只是為了救人救命,儘自己的全部力量救更多的人更多的命。


  • “思慧,你去聯繫外省的病友們,儘可能地救更多的人。”
  • “勇哥,這樣你不就虧本了嘛。”
  • “沒關係,我自己貼錢。”
人性真的是性本善嗎? 影評  |《我不是藥神》


  • 復古的大頭機屏幕上有無數個病友群的聊天框,不停的震動閃爍,訂購的藥的數量越來越多,意味著程勇虧的錢也越來越多。


  • 但是無數人在電腦那頭的目光和神情,都化作了屏幕上那個漸漸放大而又消失於眼前的兩個字,“希望”。
人性真的是性本善嗎? 影評  |《我不是藥神》

成年人的一個快樂是可以有選擇地做一些“錯”事


  • 我們無論聊什麼,都得有一個標準,在這標準裡,有些事情必然是錯的,有時候大家爭得面紅耳赤,為的就是一個標準。當然,在這些爭論中,總有些掃興鬼會告訴你可以法律規定什麼什麼什麼,醫學上來說什麼什麼什麼,可這些掃興鬼不是律師也不是醫生,他們就是掃興鬼而已。


  • 走私藥品當然是違法,與動機無關。正如《我不是藥神》裡的特例一樣,有一些類似的案件,老實人暴走了,我尊重並且理解他們,但不代表背後的動機可以綁架法律。


  • 還有些事情,不像法律和科學來得那麼神聖不可侵犯,總有些人性搖擺的模糊地帶,比如一個很作的愛情,比如喜歡上一個已婚的對象——喜歡當然誰也不礙著,喜歡塊土你也管不著。


  • 但是屬於一個人的喜歡付諸行動之後,“追求”不再只是自己一個人的事,它影響了別人、挑戰了“標準”,這時候我們可以判定它是錯的。成年之後有一個很大的快樂,就是你可以有選擇地做一些“錯”事——在隧道里變道超車,明明得了胃炎卻熬夜喝酒,和女友在一些顯然不合適的地方交配。


  • 成年人“老卵”的地方就是我可以為我的行為負責,簡單說你可以做出格的事情,但是你要自己去承受那個代價。
人性真的是性本善嗎? 影評  |《我不是藥神》

成年人的另一個快樂叫做知輕重


  • 我其實不太喜歡評論別人的“演技”,在我看來那種演技飆起來噴射到你臉上的感覺也是不舒服的,但是在這個電影裡我記得一個片段:黃毛被車撞了之後,徐崢對他的小舅子說,他才21歲,他才21歲。毋庸置疑這是一部情感很濃郁的電影,一個不小心,男七號都可以讓人淚水決堤,我能感覺到徐崢在裡面是收著在演,這讓人很舒服。


  • 成年人的另一個快樂叫做知輕重,“收著演”就是知輕重。我不負責任地總結過所有審美其實是在審事物其間的“比例”,我們能審就是審它的比例美感,一個東西無限地高無限地快你可以說它強,但是很難說它美。


  • 很多老藝術家用心良苦告訴年輕人要知輕重,但結果仍然是他們知重不知輕——好一點的說是不知如何輕重,但它的本質其實是表達的障礙。


  • “學”藝術是很可悲的,學以致用這個詞精準而牛逼,但壞也壞在這上面,很多東西學了是用不到的,但不妨礙它幫助你參透人間的道。


  • 一首五分鐘的歌,一副半平方的畫,你卻需要用好幾年的課,來告訴別人,它為什麼好,如果這個別人他只有一分鐘來聽你說,你只好告訴他,你看他,唱得多高啊,你看他,畫得多像啊。


  • 所以可以神會的人能成為朋友。在審美中成為那少部分,是很有優越感並且很快樂得事情,只要你不把孤獨定義為一個強貶義詞,所以這是成人快樂之二。


人性真的是性本善嗎? 影評  |《我不是藥神》

熊貓影視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