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按陰曆還是陽曆過生日的?哪個比較正確?

選擇酷派旅行


我來說說,無非是兩方面的考選擇。

一是選農曆還是公曆,我認為都可以。這裡無須贅述。

二是每年應該有多少個生日,這才是值得討論的問題。本人認為,一次為好。原因非常簡單,就是,人的出生只有那麼一次。下面展開來說,為了更加清楚的說明問題,先假設某甲出生於某年農曆閏七月。大家知道,閏月只是隔若干年才出現,而不是每一年都發生的。現在請問,某甲又來到閏七月的一年,他到底應該算有幾個生日呢?一個,兩個,三個?如果認為三個的話,真的是荒天下之大謬了,哈哈!綜合以上所述,只選公曆或者農曆作為每年一次生日紀念日,就可以對以上問題做出準確回答:選擇一次,答案也只有唯一的一個,而不是兩個甚至三個!


快遞員14


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中國的農曆,過去叫黃曆,是陰陽合曆。

伊斯蘭用陰曆,不過人家不叫陰曆,而是月亮歷。陰曆,陽曆,是中國受陰陽之說的叫法。

農曆的月,以月亮的朔望周朝計。月亮的朔望週期約二十九天半。曆法上,月只能取整數天,小月二十九天,大月三十天。平年十二個月三百五十四天,閏年十三個月三百八十三天。十九年七閏,平均為一個太陽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故,農曆稱四分曆,總體上是以太陽年制定的歷法。

由於農曆為陰陽合曆,所以,人的出生年月日時,相對純太陽曆如公曆上的日子偏差就大了。如。1947年對應的農曆丁亥豬年,生日為二月二十九日,對應公曆為9月13日,此後每一年的公曆日子都不同,如十年後的1957年為8月24日。

若只以農曆記生日,或只以公曆記生日,就不存在誤差這麼多天了。

不管以農曆算生日,還是以公曆算生日,都談不上準確。因為,曆法年取整數,太陽年為非整數。只不過生日在公曆偏差少些,在農曆偏差多些。

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老人過農曆生日,新人過公曆生日,留個念想,都不能當作真的出生時間。


趙日金141


我按照陽曆過生日。原因很簡單,因為身份證上的生日是陽曆的。



人人都有個特定的日子值得紀念,那就是你的生日。實際上,許多中國人擁有兩個生日。其實,嚴格地說,是兩個生日的紀念日。因為,不論你有多麼牛叉,也不可能出生兩次。


月份牌上,標記著陽曆和陰曆,所以,每一天都有兩種說法。比如,今天陽曆是2019年11月22日,陰曆是乙亥年十一月二十六(豬年,小雪節氣)。



按照陰曆計算日子,是老人家的習慣,也許在部分農村,還保留著以陰曆為主的生活方式。陰曆是所謂農曆,往往與農時和節氣聯繫密切,所以,陰曆在農村還留有一定的市場,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陰曆與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密不可分的。三月三潑水節,五月初五端午節,六月六晾曬衣物,七月七女兒節,直至大年初一春節,這麼許多的傳統節日都離不開傳統的陰曆。所以,估計陰曆,永遠也不會退出歷史的舞臺。



現在實行的陽曆,最初是基督教的紀年法。公元多少多少年,是大家所公認的意思。公元的起點,是以耶穌誕生為起點的。為什麼會這樣安排?因為近代以來,基督教文明比較強勢。還有就是,由於西方為主導的近代科學的興起,對近代的天文曆法研究,更加深入,也更加“科學”。



為了競爭文化的話語權,有人沿用孔子紀年。他們把2019年,稱為孔子紀年的2570年。只是這樣的說法,沒有得到廣大民眾的普遍採用。


可見,所謂過陰曆還是陽曆生日的糾結,其底層邏輯是與傳統文化的傳承有關的。不過,過陰曆生日就是不忘本,過陽曆生日就算瞎胡鬧嗎?這樣的理解,肯定是有失偏頗的。


傳統文化的傳承,不應僅僅著眼於形式,還應該與時俱進。我們國家現在按照公元紀年,是基於全世界通行的標準,並不是為了淘汰原有的農曆紀年法。過陽曆生日,絲毫不影響國人對農曆的使用,也絲毫無損於傳統節日和十二生肖等等風俗的延續。


食古不化要不得;不學習其他文明的優點,甚至以鄰為壑,也是迂腐的表現。至於按照陰曆過生日,還是按照陽曆過生日,是個非原則性的問題。所以,當然可以悉聽尊便啦。


不過,在這裡,我還是鼓勵國人多使用陽曆。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不僅僅是一句口號,也應該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指南。


俚言雜談


我是2016年陽曆2月29日生,2017年,2018年,2019年,這三年陽曆二月只有28號,按照陽曆過生日,那麼這三年我就沒有生日過了,到2020年陽曆2月才有29號,也就是我的一生每隔四年才能過生日,陽曆過生日是不夠正確的。

如果用陰曆過生日,2016年陽曆2月29號陰曆是正月廿二,2017年陰曆正月廿二陽曆是3月18號,2018年陰曆正月廿二陽曆是3月9號,2019年陰曆正月廿二陽曆是2月26號,2020年陰曆正月廿二陽曆是2月15號,這樣過生日,出生的月份變了,照樣不準確。

用月建過生日,調整日時使生命更完滿。2016年2月29號,干支為:丙寅年庚寅月辛已日,觀此命,生於甲午時,通氣聚財,荒生於其他時辰,奔波勞碌。

2017年陰曆正月廿二陽曆2月18號申時過生日,丁西年壬寅月丙子日丙申時,天命木生火,火克金,金生水,為上吉。

2018年陰曆正月廿二陽曆3月9號未時過生日,戊戍年乙卯月庚子日癸未時,天命火克金,金生水,為上吉。

2019年陰曆正月廿二陽曆2月26號夘時過生日,己亥年丙寅月甲午日丁夘時,天命水克火,火克金,金生水,也為上吉。

2020年陰曆2月初一陽曆2月23號未時過生日,庚子年戊寅月丙申日乙未時,天命火克金,金生水。

不管是陰曆過生日還是陽曆過生日,生日這一天無定數,月建不變。月建過生日,並調整日時,使生命無刑兇克害。


坤午辰辰壬乙


我過生日是按照農曆來的,這也是從小形成的習慣,因為在農村,以前還不時興陽曆這種時辰方式,不管幹什麼,都是按照農曆來記的,不管是過結婚還是生孩子,只要是事關禮儀的大小事兒,從來都是以農曆為準。

所以直到現在,也形成了過農曆生日的習慣,感覺只有農曆的生日過起來才踏實,才是最符合自己出生日期的時間。在現實當中,很多人也認為農曆記時更準確一些,其實不然,在時辰記錄上還是陽曆比較準確靠譜一些,標準的一年365天,時間差的很少,不像農曆,還有閏月一說,比如說趕到哪一年的閏五月,時間上就會有出入,你是前五月出生還是後五月出生呢?這個實際上是不準確的。

不過,現在人們辦理任何事情,在時間上使用的都是陽曆,幾乎不用農曆,即便是農曆也會換算成當年的陽曆時辰。我記得當年戶籍登記時,村裡的記賬員對這個陽曆農曆也是不太明白,我們報一個農曆的出生日期,他就直接寫成年月日,後來在錄入系統時都是農曆時間,包括身份證,很多人也正是因為這些區別,在一些事情上受到了年齡的限制。

隨著人們對陽曆的逐漸適用,以後陽曆將會慢慢普及,像現在很多人家的孩子,生日就是按照陽曆來過的,我認為過陽曆還是比較好的,起碼時間比較接近準確的出生日期,更有紀念意義。


元芳有看法


在中國民間,把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稱為"陽曆"(又稱太陽曆)。如1949年1月1日。把我國古代沿襲下來的傳統曆法稱為"陰曆"(又稱太陰曆)。如春節第一天,稱為"正月初一"。

中國人過生日,在新中國成立前出生的,過去基本上是按陰曆出生日為準。因為那個年代普遍是產婦在家中請接生婆接生孩子,沒有什麼"出生證",而且民間也不用公元紀年。在國民黨統治時期,是稱"民國X年"。在新中國成立後,隨著醫療事業的迅速發展,很多公立醫院陸續設立了婦產科,加上戶籍制度的建立,凡是是醫院婦產科由產科醫生接生的孩子,都會在產婦出院前出具孩子的出生證,以便到戶籍所在地派出所報戶口。"出生證"上的日期就是"陽曆"生日。

記得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國頒發第一代居民身份證時,為了統一年齡計算方法,派出所戶籍民警專門逐戶上門,對原來以"陰曆"為準計算年齡的,通過對照萬年曆,全部改為以"陽曆"確定出生年月日,並正式用於每個人的居民身份證上。

現在人們過生日,一般都以"陽曆"為準。當然,也有少數老年人,或偏遠的農村、山區㦯牧區,以及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民群眾,也許會沿用"陰曆"或少數民族慣用的生日,作為個人過生日的日子。這也沒有什麼。一直沿用"陰曆"過生日,也不存在準與不準的問題。


玉堂行佛人


我都過的農曆的生日,像我出生哪個時候,父母輩的好像都是過的農曆時間。

其實這個可以根據自己的選擇的,不一定哪個好哪個不好,我有個朋友因為她的農曆生生日是羊年的,她們老家有個說的是屬羊沒有屬猴好,所以她就過陽曆生日,正好是元旦那天。現在10後的小朋友估計過陽曆生日的比較多吧,現在出生的日期都可以選擇的,更何況是生日呢。

總之這個看你自己了,喜歡過哪個就過哪個嘍!沒有什麼好與不好!




劉巖不是柳巖


一般年齡大的都是用陰曆過生日(歲數大的人基本都忘記了出生時的陽曆日月)。

現在年輕人基本都用陽曆過生日(記不住陰曆的出生日月,只記得自己屬於什麼星座)。


大豐205065954


我們是農村,不管是小孩過週歲還是十歲,老人家過60.70大壽,都是按農曆來過,我自己沒過過生日,因為我們是女孩,而且姊妹多,家庭窮,平時飯都吃不飽,最多就是最大的女兒過一下生日,但兒子多的也只是給最大的兒子過,因為我是75後,不過現在小孩幸福,我家兩個孩子從小都年年給他們過生日,有時候買新衣服,有時候也就買個蛋糕,反正就是讓孩子高興一下,


江西蘭姐談情感


過生日到底是過陰曆還是陽曆?看好了,千萬別再過錯了

在中國大家都知道,日期有兩種表達,一種是陰曆也叫做農曆,還有一種陽曆也叫做新曆。說到日期,經常有人就會疑問的說,你說的到底是新曆還是農曆啊。那我們一年一次的生日,到底應該過新曆還是農曆呢?

一般來說會取決於爸爸媽媽,第一次給你過生日用的是哪一種記法。如果是陰曆,那你接下來一般都會在陰曆的時候過生日。但是陰曆過生日有好也有不好的情況。陰曆有分閏月。

假設今年閏二月,那如果是二月二十八號及以前出生的的小夥伴就很開心了,今年可以過兩次生日了。那如果是二月二十九號出生的小夥伴就要哭了,因為二月份比較特殊,平時一月28天,閏月多一天。也就是說二月二十九生日的小夥伴,如果要過陰曆就只能四年過一次了。

但是也有人生日過陽曆,隨著現在西方節日的不斷傳入中國,大家越來越喜歡過陽曆了。比如戀人現在很喜歡的5月20號,表白日。還有每個月的14號都是情人節,還有一起新年跨年等等。在新中國成立以來,陽曆就越來越受大家的歡迎了,可能更多的是為了和國際接軌吧。

其實陰曆和陽曆相差並不會特別大,最多也就那麼幾天,除了一些特殊的日子以外,不然過陰曆和陽曆都是可以的。國家也沒有哪條法律規定你生日一定要過陰曆或者農曆。這一切都是屬於你的自由,也有人喜歡在陽曆過一次生日,等到陰曆的時候又再過一次生日。

如果說陰曆和陽曆兩者過生日有什麼區別的話。我想應該是陽曆過生日會比較準時,一般是一年過一次。如果是陰曆過生日的話,就不好說了。有時候閏月不是你生日的那個月,那你有可能就是一年多才過生日。如果是剛好你生日那個月閏月,那你就能過兩次生日了。

但是更多時候我們還是習慣用陰曆來計算時間,這可能和我們的傳統文化有關。比如婚嫁娶親、住新房等等,大家都喜歡看看陰曆日期。選個良辰吉日,希望未來能夠順順利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