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身“有”術的“領頭雁”——記全市“三八”特別表彰先進個人孟紅霞

放在家門口椅子上的外套,是她隨叫隨到、奔赴救治現場的“戰衣”;24小時保持開機的手機,是她時刻揣在身上、隨時參與遠程會診的辦公“利器”……這一刻還在市第二醫院同專家組成員會診確診患者的她,下一刻可能已經在前往縣裡認定疑似病人的路上,或是連夜趕往下一個“戰場”的途中。

她就是我市“女醫護特別獎”獲得者,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市中心醫院主任醫師孟紅霞。疫情發生後,她帶領科室人員主動請戰,兼顧全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和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兩個“戰場”的工作,被譽為分身“有”術的“領頭雁”。

請戰,從選擇呼吸專業那刻就已作好準備。“尊敬的醫院黨委,2003年,呼吸內科全體醫護人員傾盡全力奮戰一線。17年後的今天,湖北防疫一線醫護人員告急,我科全體醫護人員自願申請出徵一線,隨時聽從組織安排……”1月23日,我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確診,不等醫院命令,孟紅霞主動請纓,帶頭在請戰書上簽名按手印後,科室20餘名醫護人員也紛紛簽名請戰。

“不管有多危險,我們必須上!這是醫護人員的天職,也是我們從選擇呼吸專業那天起就應有的奉獻和擔當。”2003年“非典”期間就在西院區牽頭呼吸科負責救治工作的孟紅霞說,“就像這一次,科室一名醫生找到我,強烈要求上一線,不管是武漢的發熱門診還是隔離病房,哪裡需要她就到哪裡去。”

1月24日,市委、市政府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孟紅霞被市衛健委任命為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工作職責包括全市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認定,治療方案選擇,對二院所有確診患者進行三天一次的治療方案調整,對符合出院標準的患者再次核酸檢測等。自此,隨時出發、隨時會診的“24小時待命”狀態,是孟紅霞那段“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的真實寫照。常常是,凌晨4點接到通知,立刻出發去縣裡認定疑似病例;還沒看完這個縣發過來的病例,另一個縣的病例就發了過來;前往會診的路上,抓緊時間眯眼休息……

2月2日是孟紅霞最為忙碌的一天。當天上午9點在市中心醫院開完院內例會;10點準時到市二院會診,做完我市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出院認定;下午2點又奔赴市衛健委參加省裡的遠程視頻會診會議;下午5點多,她又折回市二院,現場會診芮城縣、新絳縣2名確診患者。之後,在手機上會診5名縣裡的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晚上8點多回到市中心醫院接著忙科室工作,一眨眼的工夫就到晚上10點多了。本以為忙碌的一天就這樣結束,剛到家準備休息的孟紅霞,晚上10點40分又接到市衛健委救治組負責人的通知,需要馬上趕往稷山縣會診一位呼吸衰竭的重症患者。

半個小時後,孟紅霞和專家組成員李寶山、郭興華、謝亞榮緊急會合,連夜從市區趕赴稷山。當他們到稷山縣人民醫院時,已是2月3日凌晨2點。幾乎沒有任何歇息,他們穿上防護服,通過醫護人員通道走進隔離病區,對疑似患者進行核酸檢測……最終,該患者由於核酸檢測2次呈陽性,被確診為重症病例,後被轉往省傳染病醫院救治。當孟紅霞等人返回市區時,已經早上7點多。渾身疲憊的孟紅霞沒有回家休息,而是直接到市中心醫院科室交接班,開啟新一天緊張而忙碌的工作……

“疫情防控,全市人民都在努力,我只是其中一員,用自己的專業貢獻一份力量。此次決戰新冠肺炎,我無怨無悔。”孟紅霞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