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千噸可搭載一架,遼寧艦6萬噸,為何卻只能搭載二十多架殲15?

leecen163


個人覺得,這一問沒有道理,簡單地進行數字相加或遞減,對航母載機瞭解於事無補。媒體上說,遼寧艦最大載機24架,反觀之其姊妹艦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最大載機量卻高達50架之多,你能弄清其中的緣故嗎?我們的遼寧艦是在拆裝了導彈發射裝備,擴大了機庫的,數量卻只有這麼多嗎?航母艦載要分極限條件下使用和一般使用,一般使用,庫艦也只有20多架,所以以航母噸位來計算載機數量,沒有任何意義。歸到底,庫級設計之初,終沒擺脫載機巡洋艦的概念,而美英的航母,正是始終圍繞制空和制海而展開的,所以才會擁有數量較大的載機規模。

國產航母。公開的數字,載機數量要比遼寧艦多出三分之一,如果在極限條件下使用,達到60架也可以。作為滑躍式起飛的航母,數量達到這一規模,應該說還是不小,畢竟滿載排水量只有6.7萬噸的航母。在出動效率方面是比彈射型航母差一點,但也有維護性高,耐用性強的優點,雖說不比電彈射,但此前的蒸彈佔用空間巨大,僅其所需要的淨化淡水設備,就極其龐大。維護相當繁雜,需要一支不小的後勤維護人員隊伍。凡一利必有一弊,不能只以某方面技術來論定航母優劣。

電彈射一場革命。戰後美國航母發展得好,“福特”級正是其登峰登極的產物,現在因使用新技術過多,遭遇了重大技術難題,克服以後,發展起來,正能代表航母發展的未來。10萬噸,核動力,電彈射,綜合電力系統,極限載機可達到百架,成為世上航母建設的絕對標杆,也是正是發展航母的我國,需要學習的。


魂舞大漠


大家看到美國的航母逞威風是因為他打擊的都是一些二流以下的國家,軍事實力差距很大。所以航母敢在近海作戰。但對於軍事強國來說,航母開到對方近海就是自殺,陸基航空兵就是航母最大的威脅。所以在大國之間,航母還只是海上角力的平臺。

從美國航母發展來看,艦載機數量增加只是航母升級的一個附屬功能。航母變大的主要原因還是綜合平臺的提升,例如蒸汽彈射、電磁彈射、預警機進入航母等等!只有這些綜合作戰系統完全整合到航母上,才能更有效的發揮航母的威力。例如先進的彈射平臺能提高艦載機出動效率,能讓大型空中作戰平臺實現在航母的起降。同時也可以提高艦載機載彈量和載油量。這樣都有利於發揮出武器的最佳性能!

現在美軍的航母能起降大型預警機,這樣就能做到先敵發現,先敵打擊。如果不具備這個功能,那航母裝再多的艦載機也只是拼刺刀,不具備壓倒性優勢。

遼寧艦噸位小,目前的配置只能說是為了訓練,使各種新的武器能與航母系統實現磨合與匹配,為以後大型航母做鋪墊!


大鳥5573


我這樣子講吧,一臺5.5寸的手機,可以放下4000毫安的電池。因為,除去其他配件,還留有4000毫安電池的空間。但是,把他縮短到4.0寸,就只能放下1800毫安的電池,因為除去其他配件,就只能放下那麼多。

我說這個,就是想告訴你,手機變小了,可配件可不會都跟著變小,指紋模組還是得那麼大,攝像頭還是得那麼大,變化的只有手機外觀大小罷了。

再比如,你一個月掙3000塊,生活費得2000塊,一個月你只能留下1000,啥也不敢幹。但是,假如你一個月掙6000,你就能留下4000,剩下的錢是你一個月掙3000的四倍。

航母也是一樣,動力裝置可以變小,但其他配件設施可不會跟著變小,留給遼寧艦存放飛機的空間就變得很有限了。不知道你聽明白了沒有,我感覺我講的夠清楚了。


蒼穹何以如此湛藍


航母每千噸搭載一架艦載機的算法和我國50萬元每噸的艦船造價一樣都是個參考計量,現實當中並沒有類似的規律,只能作為宏觀上的參考,不能用於實際計算。

遼寧艦是我國第一艘航母,改建於前蘇聯半成品“瓦良格”號,滿載排水量6萬噸,根據官方披露殲15艦載機編號來看,遼寧艦標配一個艦載機飛行團,此外還有數架直-18反潛直升機和直-9搜救直升機,至於預警直升機目前還沒有可靠的上艦佐證。

首先,遼寧艦是艘訓練、科研試驗航母;參照國外有關瓦良格號航母原始設計數據,該艦最多載機在36架左右,包括各型艦載機、預警直升機、反潛直升機以及搜救直升機;我國在對其改建過程中拆除了原有重型導彈發射井,進一步擴大了機庫面積,應當載機能力得到一定提升才符合常理;實際遼寧艦卻只搭載了一個艦載機團的殲-15,這和遼寧艦的訓練、科研試驗定位有很直接關係,畢竟訓練艦有別於作戰艦艇,其只需要滿足訓練、科研試驗基本需求即可,因此遼寧艦隻有24架艦載機也就合情合理了。

其次,如何計算遼寧艦載機數量。艦載機是現代航母作戰核心力量,艦載機的數量和性能象徵著航母的綜合作戰能力;航母搭載艦載機數量由甲板停機位和機庫容量綜合決定,遼寧艦甲板共設置30個停機位,其中有14個臨時停機位設置在遼寧艦起降區;遼寧艦機庫最多可容納22架艦載機,以此作為依據的話,遼寧艦理論上可以攜帶30+22=52架,再剖去艦載直升機搭載,遼寧艦的載機數量也接近現有的一倍;倘若以此種算法計算,遼寧艦在載機數量上基本接近所謂的一千噸一架機的計算方法,那遼寧艦就不再是航母,而是一艘不折不扣地運輸船;因為航母作戰賴以生存的起飛甲板和降落回收區基本被艦載機佔滿,飛機起飛不了,飛了也回不來。

最後,最關鍵的一點,遼寧艦作戰體系能支撐多大規模。一般用艦載機的出動能力來衡量航母的實際作戰能力,而艦載機的出動能力由返艦時能停放多少架飛機來決定;除了對航母甲板設計提出較大要求之外,還對航母航空部門指揮、調度能力以及後勤維修保障等提出更高的要求;這些因素綜合決定航母艦載機戰力的發揮。

前不久官方公開遼寧艦航母航空調度中心內部畫面,航空調度中心掌控著這座海上機場的運轉;經過航空艦橋改裝,內部空間有所增加,舷窗明顯增加,但相較美國的一體式航空艦橋,遼寧艦航空艦橋無論視野還是調度能力都遠遜色於美國航母;此外遼寧艦機庫維修保養設施並不完善,這與其前身瓦良格號設計有直接關係,我國改建過程中雖進行了優化,但是很難滿足大批次艦載機維修保養工作,這成為限制載機數量的根本原因。

除此之外,還有我國殲-15艦載機是目前國際上現役艦載機中尺寸最大的型號(蘇-33由於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前途不明,不予以對比),這無疑給航母寶貴的甲板空間和機庫空間帶來諸多限制,搭載數量自然下降;同時遼寧艦採用滑躍式起飛方式,這對艦載機起飛跑道長度有著較高要求,進一步限制了甲板停機位的優化。

綜合上述,遼寧艦的載機數量和解放軍海軍需求息息相關,一艘訓練科研艦不能等同於作戰艦艇同等眼光去看待;國家斥巨資打造航母,首要目的就是追求航母無可比擬的戰鬥力,如何依據現有裝備發揮最大戰力才是重點,遼寧艦受設計理念限制,為了保證戰鬥力很難滿載艦載機,畢竟美國航母也很少以滿載狀態出現;最主要的還是航空調度中心以及後勤維修保養水平限制,沒有金剛鑽當然也攬不了瓷器活。


鷹鴿分析


所謂艦載機,指的不單是作戰飛機。

其實還包括了艦載直升機、偵查機、預警機等等,多種任務各型飛機。

目前遼寧艦是作為訓練用處,搭載並不是滿載。

如果按滿載的話,遼寧艦可搭載大約30-40架左右J-15戰鬥機,另外加上10架左右的直-8艦載直升機。


人間味在清歡


真實的原因不知道。我想可能是因為起飛方式造成的。滑起用的跑道長,佔甲板積大,飛機在甲板上放不開。同樣的航母,用彈射起飛,可能就能多上幾個飛機。


xxx81970


第一遼寧艦右側艦島太大、是的甲板少停兩家戰機、左側因為一些當初結構設計問題進一步減少了停機量、這兩點在OO1A國產航母上得到根本解決、是的甲板停機量增加四架、遼寧艦機庫設計不夠優化、是的機庫內少停兩架、這點在國產航母上也得到根本解決!


嵐楓418


由於不是行家,所以只能談點個人想法:

因為它所搭載的不完全是戰機,還有附屬物資及人員。


大漠胡楊818


主要和航母的結構設計有關,航母機庫和甲板上一定還有很多其他設備需要安放,有的區域也有明確說明不可停放戰機,輔助設備也需要安放。


瑞仔904


現在飛機越來越大,這個公式也要變化,一般認為飛機總重是航母的一百分之一到八十分之一比較準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