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水”這個話題,我們平時估計零零散散也會跟娃聊到一些,但到底怎麼才能更完整系統化地給小娃講清楚,讓他們對“水”的概念更深刻呢?

這就需要咱們多花點心思了。

上週日(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我和潼潼圍繞“水”這個主題設計了一系列活動,分享給你們~


1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水到底有多重要?


我們的主題活動,以潼潼最愛的畫畫開始。吃過早飯,我先讓潼潼畫了一幅她“心目中的小河”

如我所料,小河被塗上了藍色。

潼潼完成了她的畫之後,我從網上也找了一張別國小朋友畫的小河圖,讓她和自己的作品做個比較,觀察看看有什麼異同。

果然,潼潼最先發現的就是小河的顏色。和她的藍色小河不同,那幅圖的小河被塗成了黑色。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在有的孩子心裡,河水天然就是藍色的。但是在另外一些地方的孩子心裡,河水一直就是黑色的。”我這樣向潼潼解釋道。

她點頭說:“是因為汙染吧。”

說到這裡,她想起了之前讀過的那本繪本《黑色海水》,我們又從書架子把它抽出來,一起溫習了一遍海水變成黑色的原因。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讀完之後我問潼潼:“為什麼水對人類如此重要?”她好像有些想說的,但又無法完整講述,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一起觀看了一些紀錄片。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我們一起在BBC的紀錄片《Water Life》中,尋找答案。看完第一集之後,我和潼潼通過畫思維導圖,對水的重要性做了總結。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為了進一步感受水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我提議潼潼拿紙記錄下這一天使用水的情況

,每用一次水,就在紙上做好標記,並且寫明用水的原因。

當我們在臨睡前回顧這一天的記錄時,不禁感慨,原來我們一天的用水如此之頻繁。

洗手、洗臉、洗衣服、做飯、洗水果、衝馬桶、擦地……我讓潼潼試著想象一下,如果沒有水,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她看著紙上的記錄大呼道:“簡直什麼都做不了!”

我們還通過紀錄片《家園》,更直觀的感受水資源浪費與短缺的問題。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潼潼被片中的一組數據震撼:


“100公斤的水生產一公斤馬鈴薯,4000公斤的水生產一公斤的米,13000公斤的水製造1公斤牛肉。”


她回想起在繪本《水的歷險記》裡看到的數據:


“製造一件棉t恤需要的水差不多能裝滿25個浴缸,衝1次馬桶有時候會消耗多達6升的水。”


於是一邊看紀錄片,她一邊向我講解著這些從書上看來的冷知識。


我順勢也向她交換了一則之前看來的冷知識:“你知道嗎,但其實,理論上地球上的水總量是不變的。之前有一本書曾經講過,我們現在喝的水在數億年以前恐龍可能也喝過。”

聽到我這麼說,潼潼露出了不可思議的表情,臉上寫滿了“為什麼”?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2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水循環的概念


我藉機向潼潼引入了“水循環”這個概念。

我們翻出了繪本《水的歷險記》,一起溫習了一下:海水蒸發為水蒸氣進入空氣;植物光合作用的蒸騰;水滴凝結形成雲的冷凝;水蒸氣形成小水滴,變成雨、雪或冰雹的降水;水流回海洋的徑流這一整個水的循環過程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記得潼潼第一次看繪本的這一頁時,就被好玩的立體機關吸引,一直不停的翻看。

除了這本書,潼潼之前特別喜歡的那套“水先生”,其中那本《水先生的奇幻旅程》也通過一個好玩的故事講述了水循環的過程。


為了讓潼潼對水循環有更直觀的感受,我找到了來自peekaboo kidz的一則科普小視頻“The Water Cycle”。雖然沒有字幕,但是老母親稍加解釋,孩子理解起來並不難。

順道還學習了幾個新的單詞:evaporation(蒸發)、condensation(冷凝)、precipitation(降水)、transpiration(蒸騰)、sublimation(昇華)。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這則科普小視頻最讚的地方是,它提到了幾個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小實驗,可以引導孩子在觀察中加深對“水循環”的理解。

我帶著潼潼一邊仔細觀察開水壺沸騰之後冒出的熱氣,一邊為她講解什麼是蒸發;又讓她通過觀察蒸鍋上凝結的水珠來理解什麼是冷凝。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為了模擬降水的過程,我們還一起動手做了《水先生的奇幻旅程》文末的小實驗“瓶子裡的雲”,模擬成雲和降雨的過程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從繪本到視頻,從視頻再到親自動手的實驗,潼潼對水循環有了更加立體的認識。

在做完這系列的活動之後,我問了潼潼一個問題:既然水是可以循環的,那為什麼我們剛才看的紀錄片,卻提到“我們不能把水當作可以永久可循環利用的資源”呢?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3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淡水資源有多珍貴?


我想通過這樣的提問,把潼潼引向思維的更深處,讓她去探尋

我們會缺水的原因都有哪些。

我們決定,繼續在繪本中尋找答案。

《水的歷險記》中有這樣一組數字: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雖然我們的地球像一個藍色的大水球,但是那麼多的水,只有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能為我們所用。

接著,我們到《地下水下》一書中,去了解“自來水是怎麼來的”。通過書中的這幅圖,潼潼瞭解到我們喝的水,主要來自於:

  • 地下水
  • 河流、湖泊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為了讓潼潼更加形象化的感受到淡水資源的珍貴,我找了這幅圖給潼潼。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雖然她還並未能看懂百分比,但對於深藍色水滴來講,那一抹代表淡水的天藍色,已經足夠直觀的讓她明白,

我們可以利用的水是多麼有限

突然想到之前屯的書裡有本未開封的《水公主》也講了類似主題,便拿出來和潼潼一起讀。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也許對於潼潼來講,想要喝水、用水只需要輕輕扭動水龍頭便可以,她還是很小的小嬰兒時就已能熟練完成。但故事中的非洲小女孩,卻需要和媽媽頭頂著水罐,“走得肩膀痠痛,腳抽筋”,到很遠的地方去,才能喝到水。

故事的結尾,小女孩的迷茫刺痛人心:


“媽媽,為什麼水在那麼遠的地方?為什麼水一點也不清?”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看完了這個故事,潼潼默默翻出了早上看過的別國小朋友畫的黑色河水,說:“水公主一定喝的就是這樣被汙染的水吧!”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4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水汙染的嚴重性


潼潼還想多瞭解一些關於水汙染的話題,我找到了一則來自Learning Junction的科普小視頻,分析了水汙染的原因和後果。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看完之後,我們用思維導圖來進行梳理和總結: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晚上我們又回顧了紀錄片《家園》中關於水的片段。下面這一連串的數據看得我們一陣心塞: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地球上每十條大河,就有一條會在一年之中有好幾個月無法流出大海;缺少約旦河水,死海的水平線每年減一米;印度可能是下世紀最受缺水影響困擾的國家,過去二十年,他們挖掘了2100萬口井,為了找到水源,井越挖越深,在印度西部,己有三成水井被廢,地下含水層開始乾涸;2025年前,水荒問題會影響二十億人。”


“這個電影又美又傷心!”

我很驚訝潼潼對這部片子的評價能如此精準。的確如此,那些航拍的鏡頭帶著悽美的憂傷,把地球的傷痕一一展現。比起口空談環境保護,這樣的紀錄片的確能給人以最觸目的警醒。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就像有網友評論所言,人類“生命的長度和廣度有限,慾望卻從來沒有限度”。

也許孩子還無法理解紀錄片解說詞裡的深意,但面對如此直觀的畫面,能讓他們深刻體驗到“從我做起”的急迫性和必要性,就已經有足夠的意義。

直到臨睡前的臥談,潼潼還在和我聊關於水的話題。她告訴我之前在幼兒園的時候,哪個同學洗手總會忘記關水龍頭;我和她討論著世界水日以及設立這個紀念日的目的和意義。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我知道,當我們以這樣的方式來度過這個主題日時,“不能浪費水資源”已經像一枚種子一樣,悄悄地在她心裡萌發。

總有人問,科學那麼高艱深,這麼小就開始科普孩子到底能聽懂多少?

也總有人覺得,科學啟蒙就是讓孩子對不同學科有所認識,收穫更多的知識。

但我覺得,科學與生活從來都不是割裂的。科學啟蒙,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學會用科學的思維,去發現問題,去探求解決之道。

它並非由一個個複雜的公式組成,而是由一顆顆微小的火種連接而成。

在那一片片微光裡,照亮的是孩子們那顆樂於觀察、勇於質疑、善於思考的心。


-END-


世界水日|用繪本和紀錄片讓“水科普”變得好玩又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