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王朝霸業保駕護航,戰爭成敗背後金國水師的發展和興衰

導語:

我國遼闊的土地上遍佈著許多大江大河,在古代,這些河流是國家和勢力之間天然的邊界線。因為這些大江大河的存在,無論是進攻還是防禦,水師戰船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古代的諸侯想要建立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必須重視水師的發展。

南宋的水師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強大,憑藉犀利的水師戰船,南宋抵擋了北方兩個朝代的進攻上百年之久。那麼作為南宋的老對手,金國的水師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就讓我們看看金國水師在戰爭中的發展與興衰。

為王朝霸業保駕護航,戰爭成敗背後金國水師的發展和興衰

完顏部統一女真離不開水師的保駕護航

當宋朝和遼國圍繞著燕雲十六打得不亦樂乎的時候,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各部正處於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的過程之中。奴隸制度的發展促進了女真各部族的兼併,而戰爭則成為了實現目的主要手段之一。

女真的各部族分佈於我國東北的廣大地區之中,這裡雖然不如江南一般水網縱橫,但是也有黑龍江、松花江等大江大河,想要在實現如此廣大區域的統一,就必須克服較大河流的障礙。完顏部之所以最後能夠統一女真,就是因為他們擁有一支水師:

天會初,烏底改叛……至混同江……(完顏晏)乃具舟樣般江。令諸軍據高山,連木為柵,多張旗幟,示以持久計,聲言俊大軍畢集而發。乃潛以舟師浮江而下,直搗其營,遂大破之。

為王朝霸業保駕護航,戰爭成敗背後金國水師的發展和興衰

當時的女真分為生女真和熟女真,這個生和熟是以遼國的標準來劃分的。生女真部族生活在東北北部,處於半獨立狀態,熟女真則完全被遼國所統治。而當時的高麗也意圖控制長白山一帶的女真部族。這樣一來,完顏部為了統一女真就必須要與遼國和高麗發生衝突。

金國與遼國的戰爭主要在陸地上進行,但雙方在遼東半島的近海爆發了海戰。

比如,在鎮壓蘇州、復州一帶的契丹、奚人反抗時,金軍將領斜卯阿里就率領水軍與敵方交戰於海上:

“契丹、奚人聚舟千餘艘,將入於海。阿里以二十七舟邀之,……敵船己入於王家島,即夜取海路追及之,……竟破之,盡獲其舟。”

為王朝霸業保駕護航,戰爭成敗背後金國水師的發展和興衰

而同樣在與朝鮮的戰爭中,也有金國水軍出彩的表現:

“高麗有屯於海島者,阿徒罕率眾三十人夜渡,焚其營柵、戰艦,大破之,遂下陀吉城。”

總體來說,這一階段金國水軍的規模較小,可能一次參戰的不過二十餘艘戰船,甚至只有二三十人,並且此時金國的水軍和陸軍界限也並不十分清晰,陸軍登船即為水軍,水軍登陸即為陸軍。雖然白山黑水之間的戰鬥水軍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於這個時期金國的水戰規模較小,交戰雙方也都不善水戰,所以金國並沒有刻意去發展水師。水軍更多的是作為陸軍的輔助,完成一系列的戰術配合,以達到取勝的目的。

為王朝霸業保駕護航,戰爭成敗背後金國水師的發展和興衰

大擴張時期的金國,陸軍氣勢如虹,水師卻陷入發展的瓶頸期

當金國擊敗遼國佔據了東京路,又擊敗高麗佔據長白山一帶之後,女真實現了統一。但是作為一個新生的強盛王朝,金國的胃口不止於此,很快發動了對遼國的滅國之戰。雖然此後對遼國的戰爭水軍少有出動,但是在之後滅亡北宋與進攻南宋的過程中,金軍水師卻大放異彩,金國的戰船數次渡過黃河。由於宋軍戰鬥力低下,而且在黃河上的水上防禦也十分薄弱,金軍水師得以暢通無阻。

天會七年正月三十日,金軍由泅州首次跨過了淮河,僅僅遇到了宋朝象徵性的抵抗。此後金軍開始進入水系眾多的兩淮和長江地區,騎兵的戰鬥力受到很大限制,而水師在運輸和作戰中的作用則漸漸凸現出來,成為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不過,由於金軍本身的特點,其水軍仍只是作為輔助部隊,配合騎步軍在華中、華南地區作戰。

為王朝霸業保駕護航,戰爭成敗背後金國水師的發展和興衰

北宋滅亡之後,由於初建的南宋軍隊一觸即潰,金軍在歷次南下過程中繳獲許多舟船。這些製作工藝精巧的船隻成為金軍水師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繳獲的船隻早期主要作為運輸掠奪物資的工具,但是隨著金宋戰爭主戰場的南移,水系發達的江淮地區讓金國水軍得到了更大的發展舞臺。

天會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金軍自建康馬家渡渡過長江。首次進入江南的金軍因為水戰能力遠遠不如南宋水師而受到了一系列的挫折,尤其是在北歸途中,金軍主力被南宋水師阻擋在長江之上達四十餘日,處境困難。除此之外,金軍的船隻常遭到小股宋軍襲擾:

比如“天會八年三月初一,金人後軍泊於吳江縣,下臨太湖,石岸險狹。思恭以兵邀之,金人舟亂不整,思恭小捷而退。”

為王朝霸業保駕護航,戰爭成敗背後金國水師的發展和興衰

金軍在江淮一帶的戰事由於水軍的劣勢屢屢吃虧,部隊轉進也失去了以往的流暢,這說明金水軍作戰能力已經不能滿足新的戰爭形勢的需求,而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和金國統治者的政策有關。

在金國從東北擴張至中原的這一時期,金國的統治者並沒有直接統治整個漢地的意圖,當時的金國處於奴隸社會,而宋朝故地則處於封建社會的巔峰時期,這讓金國很難直接統治宋朝故地。特別是對於黃河以南地區,金朝統治者更傾向於建立傀儡政權來進行間接統治,以此來緩和兩族人民的矛盾。金國本國則通過向傀儡政權索要歲幣和派遣軍隊南下劫掠宋朝來獲取財富和奴隸。

出於這種戰略佈局,金軍不必深入水系發達的江南,也就沒有必要建設一支強大的水軍。事實上,在這一階段金軍對宋朝的軍事行動都基本上止步於長江。在金國的大擴張時期,由於宋朝的黃河防線不堪一擊,而金軍又沒有大舉南下江南的戰略意圖,因此水師戰船基本上淪為運輸工具,發展也陷入了一個停滯時期,以至於後來強大的金軍面對宋朝水師屢屢吃虧。

為王朝霸業保駕護航,戰爭成敗背後金國水師的發展和興衰

統一全國的慾望促使金國水師發展到巔峰

金國與宋朝的《紹興和議》簽訂之後,兩國進入對峙階段。在這一階段,南北雙方在大多數時間裡和平相處,但彼此仍然保持著高度的戒備,兩國在政治、經濟上進行著激烈競爭,當然軍事鬥爭也是不可避免的。

金國想要馬踏江南,統一全國,建立不世之偉業。宋朝也夢想北伐中原,收復故土,一雪靖康之恥。但在金宋兩國勢均力敵的客觀條件下,一切的夢想都化為了兩國國力的相互消耗。

完顏亮的南征就是金國的統治者對滅亡南宋統一全國的最後一次嘗試,也是金國曆次戰爭中準備最充足的一次,為了與宋朝水軍相抗衡,金國建立了一支規模龐大的近海水軍。

這支金國水軍擁有700餘艘各式戰船,水手與士兵達7萬之眾,它代表了金國造船業與航海業的巔峰,體現了金國發達的社會經濟和高超的科技水平。

為王朝霸業保駕護航,戰爭成敗背後金國水師的發展和興衰

可是建設一支強大水軍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訓練水師和造船也不能畫上等號。女真族征戰東北的時候,上船為水軍,下船為步兵或許能夠適用,但是在江南是行不通的。

一是因為南宋水師遠遠勝過遼國和高麗的水師。二是因為長江江面寬廣,水系發達也遠勝東北,水軍士卒需要長時間地待在船上,而不是短暫的乘船然後立刻登陸作戰,因此新編練的水軍士卒需要長期地訓練才能適應水上作戰。完顏亮在組建這一支史無前例的金國水師之時顯得過於急功近利,導致了這支水師最終慘敗於南宋之手。

“正隆四年二月,造戰船於通州。”

金國這場轟轟烈烈地大規模造船行動開始了。然而短短兩年半之後,金國水軍就被投入南下作戰。在兩年多的時間裡,金國建造700餘艘戰船,徵集了4萬水手、3萬士兵,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是這一支水師只是剛剛搭起架子來,徒有其表,根本不是久經磨練的南宋水師的對手,最終慘敗。如果完顏亮能夠沉得住氣,多訓練幾年,金國水軍未必不能與南宋殺得旗鼓相當,只可惜隨著這一次的失敗,精銳戰船一朝喪盡,金國水軍建設的黃金時代也一去不返。


為王朝霸業保駕護航,戰爭成敗背後金國水師的發展和興衰


統一大業破滅,水師的作用卻與日俱增

完顏亮南征失敗之後,金國徹底放棄滅亡南宋的戰略意圖。經此一役,金國充分認識到了水師的重要性,對水師的發展更加重視。

但是金國的水軍建設從之前的積極進攻轉為了被動防禦。防禦南宋水軍的騷擾和保護主要河道成為了金國水師的主要任務,因此這個時期金國的水師艦船規模不大,主要用於巡邏、護航和掩護陸軍,那種上百餘艘艦船的金軍艦隊也成為了歷史。

泰和六年,金宋之間在淮河一線爆發了一場戰爭,從金國水師在這次戰爭中的表現可以看出,雖然金國水師規模變小了,但是戰鬥力卻有了提升,這一次水戰規模較大,在金軍打擊之下,參戰的南宋水軍損兵折將。:

“泰和六年秋七月,宋統制戚春以舟師攻邳州,刺史完顏從正敗之,春赴水死,斬其副夏統制。”



為王朝霸業保駕護航,戰爭成敗背後金國水師的發展和興衰

此次戰爭中,另一場戰役也印證了金國水軍戰力的提升:

“執中率兵二萬出清口,宋以步騎萬餘列南岸,戰艦百艘拒上流,相持累日。執中以舟兵二千搏戰,遏宋舟兵,遣副統移刺古與涅率精騎四千自下流徑渡。宋兵望騎兵登南岸,水陸俱潰……”

金軍能以兩千水軍對抗南宋水師,並且遏制宋朝水師的攻勢,說明已經其實力與完顏亮南征之時相比已經有了巨大的提升。在防禦南宋軍攻打邳州和金軍南下強渡淮水的戰役中,金軍水師都與南宋水師發生了激烈交戰,為戰役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為王朝霸業保駕護航,戰爭成敗背後金國水師的發展和興衰

事實上這一時期金軍水師的作用不止與防禦南宋,還用於維護國家內部的穩定。大定年間,東北地區的烏底改部再次發動叛亂。金世宗派遣軍隊鎮壓,這一次金國水師以碾壓的態勢將烏底改部的水軍消滅,並且將其戰船擊毀,讓烏底改部再也無法乘船騷擾金國腹地,正如《金史》所載:

“毀其船袱,正欲不使再窺邊境耳。”

這次戰役和之前女真統一戰爭時期完顏晏率領水師鎮壓烏底改叛亂頗為相似。不同的是金國水軍的實力已經有了較大的提升。這種現象可以從側面反映出當地造船技術的進步,而這一進步和金國從中原引進的先進技術息息相關。金軍的水師戰船巡視著領土內的各處河道,使得各地的地方勢力不敢輕舉妄動,對維護地方社會的安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為王朝霸業保駕護航,戰爭成敗背後金國水師的發展和興衰

結語:

無論是女真族的發祥地——東北地區,還是後來金國的經濟中心——中原地區都有著大量的河流。黑龍江、松花江、遼河、黃河等大江大河縱橫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金國軍隊想要在這片沃土之上縱橫馳騁必然是離不開水師的協助的。

然而在金國早期崛起的過程之中,水師雖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於敵方的水軍不堪一擊,金國水師雖然並不強大,但是也能佔盡上風。所以此時金國並沒有認識到發展水軍的重要性,直到在江南遭遇到南宋水師碰得鼻青臉腫。金國之後痛定思痛,大力發展水師,可惜完顏亮過於急功近利,使得金軍水師的大舉南下和當年曹操南下赤壁有著相似的遭遇,辛辛苦苦造的大船一夕喪盡,金國水師在巔峰時期被打入塵埃,從此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水軍在古代戰場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見一斑。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