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機沒幾年就淘汰了,誰能預測一下手機能淘汰嗎,要多久?

買噶的404351


說到BB機,90,00後可能不是很清楚,但是它記錄了60,70,80那代人的回憶。當年只有土豪才有BB機。那BB機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什麼呢?簡單舉個例子吧:比如小胖我想找一個朋友,首先我要到固定座機撥打尋呼臺電話,然後我要告訴接線員我朋友的傳呼機機號,我的名字和電話號,然後給朋友數字代碼,這時候話務員把我的這些打在電腦裡,然後電腦把這些信息通過信號發射機傳給我的朋友,這樣我朋友傳呼機就響了,就收到一串數字!然後我的朋友再用座機給學姐打電話。

會不會把科技進步想得太快了,手機從80年代的大哥大流行至今30年了,可以說越來越不可或缺,目前手機非但沒有被取締的信號,反而把電腦的地位給輕微晃動了一下,未來還會進一步蠶食電腦的份額。

有些東西是時代的插曲,有些是時代的主角,通訊方面手機是主角,交通方面汽車是主角,一百多年來無論高鐵地鐵飛機怎麼發展,都無法淘汰汽車。

下一代的手機就是人機合一,就是所謂的意念傳輸,聽說這技術特斯拉已經初步實現了,80後的我們應該在有生之年能看到,現在的科技轉化率是很快的,當年我在電視新聞上偶爾看到了觸屏的技術,雖然它當時像個桌子那麼大,但瞬間就振撼到了我,當時我就感到這東西會顛覆我們的生活,沒想到竟然這麼快。

首先它是飛的,一直飛在你身邊,當然也可以放進兜裡。它沒有屏幕,所有操作全是立體投影,通過掃描的形式把古老社會虛擬進去,像過去的磁帶,要想聽必須要找到過去的卡帶機才能播放。

第二,它能釋放高壓電流,主要給美女們防身功能,還能監視你周圍的小偷。它還能釋放紫外線類似的光,幫你實時消毒,降低病毒侵害。

第三,它可以內部可以裝耳機,還能外接機械手臂,可以幫柔弱的人抬放行李,可以幫購物人拿東西。在遇到危險時保護主人,像車禍,高空墜物等等情況,還能收拾家務。一旦找不到東西,可以問它。

而手機則不同。我想大家不要單純的把手機當做一個通訊工具來看待,他既是通訊工具,能夠實現打電話聯繫人的功能,還替代了書本,報紙,電視,電影,遊戲機的功能,手機的各種應用還集合了銀行、政府各部門、飯店、ktv、商店、商場、學校等等的功能,可謂是集整個社會活動和功能為一體的。因此,目前的手機要淘汰,必須把它當前所承擔的功能全部有另一種東西承擔起來才可以。因此,我覺得,目前的手機發展剛剛進入前期階段,談淘汰還太早,它的巔峰期還未到來。

傳呼機是移動通訊的0.5版本,為什麼不可以把傳呼機理解為手機的0.5版本?大哥大是手機的0.9版本,非智能機是手機1.0版本、智能手機是手機的2.0版本。

那這樣下去手機永遠不會被淘汰,只會不斷的更新和完善。

因為不管未來是智能手錶也好、其它穿戴設備也好、空氣影像也好,必須要具備移動通訊功能,只要具備這個功能我們不妨都叫它為手機。

手機的發展也經歷了模擬時代,那時候典型代表是大哥大,但是隨著科技進步,通信技術迎來發展,大哥大很快就被替代,數字通信經歷了2g,2.5g,3g現在目前正在經歷4g向5g過渡的時代,手機功能也是從當初只有打電話,發短信,到現在除了保留原來的功能,還增加了上網,看電視等多媒體功能,將來還要經歷5g , 6g時代,手機功能只能說是越來越全,越來越先進。手機本身這個東西不會被淘汰。


第一美女


手機淘汰?想想手機,特別是智能機,淘汰了那些東西?第一個就是bb機,然後是mp3,mp4,相機,手錶,收音機,電手機,電腦,現金,錢包,手電筒,驗鈔機,臺式電話等等,為什麼現在全世界都在拼命研發新款的更智能的手機?因為手機現在基本上成了人身體一部分了,你說什麼東西可以代替它?


中國人人當自強


50年以內是不可能了。

首先說說BB機:BB機體積小、重量輕、價格廉和功耗低。尋呼機從接收數字、簡單短語消息到接收漢字、文件、通知,這樣來看的話,只是擁有手機的通話短信功能。

沒幾年就淘汰了是不準確的,1983年上海出現第一家尋呼臺,1990年日益白熱化,1993、1994手機開始出現。1995年下半年開始,傳呼業務在手機強大的攻勢下,逐漸敗下陣來,傳呼用戶開始不再增加。1996年開始出現下滑,用戶減少,傳呼臺數量也急劇下降。2005年以後,尋呼機漸漸淡出中國的舞臺。注意:2007年3月,中國聯通才在北京宣告已終止尋呼業務。

從1996年之2007年才算是完全淘汰。至於為什麼可能也是那時候手機還算是奢侈品吧。

下面再來說說手機:個人認為(壓低一下)50內年是不可能淘汰的,首先是目前手機從2G到現在的逐漸淘汰,到現在4G(5G)的逐漸應用,手機功能越來越強,打遊戲、看電影、辦公、通信、生活。再到現在安卓和蘋果(ios)的系統,搭載的東西太多了。

可能也是我的想象力太差吧!我完全想象不到如果手機淘汰以後用什麼東西,會不會像(刀劍神域)那種帶著的那種眼鏡呢!

或者手錶(狀)、項鍊之類的,還是在腦袋上安裝一個芯片(那這樣太可怕)不敢想。

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是希望來一套手環(眼鏡)雙件套。手環(SH)出現虛擬屏幕,眼鏡(YJ)可以玩VR遊戲(注意眼鏡不是真眼鏡,只是個類似的框架)。哦轟轟…………




王路飛的航海之旅


手機其實早就被淘汰了,只是我們還沒發覺,我們現在手裡拿的所謂的“手機”,你有幾個時候把他當“手機”用了呢?

更多的時候我們是把這個“手機”當做電腦的一個延伸,用它玩遊戲/上網/聊天/聽音樂。

而手機該有的功能,在這個小的“平板電腦”中只算是一個附加功能,你仔細想想你有多久沒用過電話功能了?又有多久沒發過短信了?

再仔細想想如果某一天手機悄悄取消打電話這個功能,你要多長時間才會發現這個功能沒了?

所以,手裡其實早就被淘汰了,我們手裡真正拿的應該叫他“平板電腦”更加確切。



互聯黑科技虛胖


50年之內不可能淘汰。

手機已經不僅僅是即時通訊那麼單一的功能了,可以是網絡時代的便攜集成工具。

1,手機取代了相機。

2,手機取代了音樂播放器。

3,手機取代了現金及信用卡(中國已經全面覆蓋,世界的趨勢也必然如此。)

4,手機取代了身份證(電子身份證已經應用)

5,手機取代了各種交通卡。

6,手機具備電腦的基本功能。

7,手機可以進行視頻會議。

8,手機是網絡社交終端。

9,手機可以學習及閱讀。

10,手機可以鏈接智能家電,及遠程監控系統。

可以說,50年以內,很難研發出一種可以代替手機的產品。

如果出現,那應該是更強大,更便捷的產品,比如說可以鏈接神經元的便攜設備,或者植入設備,但50年以內,技術上很難突破,更別說應用了。


首席草根評論員


就算現在的手機被淘汰,也會有另一種形式的“手機”,或繼續濃縮體積,或者像很多電影設想的那樣植入體內,總之“便攜電話”這種通訊工具也許在未來幾十年裡都會陪在人類身邊。

其實從古代到現代,“手機”一直陪伴著我們,只不過不同的歷史不同的時代,“手機”也有著各種各樣的狀態和變化。


最古老的“手機”莫過於信件,不過只有“短信”或“長信”功能,重要的是沒有撥號和直接呼叫聯繫人的能力,要想把信息發送出去,就只能依靠送信人和傳令兵的人工送達。短則當天(同城)長則幾個月(邊疆到內地)。

當然從隋唐時期,古人還發明瞭一種更快捷甚至可以自動往返信件的“手機”——信鴿!不過僅限於近距離傳送,還存在信鴿丟失的風險。


到了近代,我們終於有了一款現代化的遠程通訊“手機”——電話和電報。只要有電線相連和波段有效距離傳送,信息和通話可以在第一時間就傳送到聯繫人的耳中,只不過這個時候的技術仍然有限,電報和電話再怎麼濃縮也是一個大塊頭,語音傳送仍然需要直接線路的連接。終於在二戰末期,我們迎來了一款無線電話——步話機,就是亮劍中楚雲飛進攻趙莊呼叫炮兵射擊時的通訊設備,然而技術的限制仍然讓這款通話設備處於大塊頭狀態,且通話距離僅限於幾公里之內,達到了手機的雛形。但距離和便攜式的限制,使得步話機不適用於民間。


而傳呼機,則是座機電話發展成小型手機的過度產物。

雖然上世紀70-80年代在發達地區已經出現了更加微縮的大哥大,然而比磚頭還大的大哥大顯然在便攜度上仍然存在限制,價格還貴的要死。傳呼機則是這期間的過渡產物,優勢在於便攜且可以第一時間接到來電人通知,而缺陷自然是沒有回電功能,只能找身旁最近的電話回電,也讓公用電話一時間遍及各地。


但到了21世紀初期,隨著座機電話和公司座機幾乎家家普遍,傳呼機的優勢也遭到扼殺,除了便攜式還尚有優勢外,最核心的第一時間接電的功能直接被家用座機替代。也造成了21世紀之後,傳呼機的數量急劇減少,甚至在筆者老家還有這麼一個粗俗的說法,誰在21世紀後腰上掛著BB機,那簡直比gao 破鞋還要丟人。

而現在的手機已經具備了早年所缺失的一切功能:便攜、電話、以及各類信息的通訊。短期之內不會被淘汰,確切的說它會一直存在,只不過會更加濃縮,人類只要活著,就需要實現實時通訊,他的名字也許會變,但作用永遠不變!


遼寧資深球迷


手機 現在都幾代了 它在不斷變化更新,最早就是打電話 通訊錄都是英文的,然後中文顯示的 全中文的,這就能發短信息了,然後彩信 拍照 兼容mp3 可視電話,到現在可以說是諸多電子產品的融合體,能打電話能看電視聽歌 能記事計算,掌上電腦,以後有啥需求 設計師都能給客戶加進去,現在的手機 我認為不能叫手機了。


老王2005


手機近30年應該不會淘汰,但是下一個淘汰的就應該是我們人類,是社會淘汰了大部分人類,因為現在很多工作都是機器人來完成,飲食連鎖店用機器人送餐到客人桌面,快遞開始研究用無人機送快遞,工廠裡面用以前一個操作一臺機,日本很早開始就一人控制幾臺機。我們中國也慢慢實現中,到時就業率下降,大部分人失業。時代科技在飛速進步,淘汰了我們。


GHOST東


感謝您的閱讀!

BB機確實曾經讓我有過一段不小的記憶,這種也被稱為尋呼機的電子產品,曾經有一段時間是大街小巷,大家最喜歡別在皮帶上的玩意。從1948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臺尋呼機,到1983年的第一家上海尋呼臺的出現,然而到1995年隨著手機的衝擊,這種新潮的形式,逐漸被手機的興起而取代。

BB機的失敗,我們分析很簡單——

  • 因為功能單一,它的功能只能接受信息,關鍵,它還必須要配合尋呼臺的使用。
  • 價格相對昂貴,在當時來說它的價格並不便宜,對於一些工薪階級它是一種奢侈品。
  • 手機的迅速普及,功能性表現更強,讓bb機沒有了存在的價值。
  • 尋呼臺被取締,BB機等於沒有了接收信息的方式。

那麼,相對於BB機來說,手機的存活時間會是多少?

現在很多人都在使用手機,甚至於相比bb機來說手機的應用範圍更廣。很多人對於手機的未來並不抱有太大的憧憬,認為bb機和手機是一個類型,在新一代產品之後會被迅速取締。

但是,我認為手機它的使用時間會非常的長,因為它已經替代了個人電腦,替代了電話,它的功能更全面,適用範圍更廣。

未來能夠取締手機,只是它的形式的變化,我估計它的名字可能還手機,變化的只是它的外在形式和它的功能,因為你不會去取消它的聯繫功能。


LeoGo科技


移動通訊是人的剛需之一,包括電話、上網,已經接近於人的吃喝拉撒之剛需程度了,當年的BB機會那麼快被淘汰,是因為這玩意兒功能實在太單一,只具有“通知”對方的功能,連電話的功能都不具備,所以一旦移動電話被髮明出來,BB機當然就迅速的被淘汰了——可以打電話了,還要“通知”做啥?

卻沒幾個人會想到,今天的“移動電話”竟然會發展成一部比電腦功能還要強大的移動智能終端,現在你只要有一部手機在手,你幾乎可以做任何事情,可以滿足任何層面的精神生活需求和大多數層面的物質生活需求,在整個人類的工具中,若要列出一個強大工具的排行榜,智能手機起碼可以排在前三,不,我認為它應該排在第一:通訊、網絡、社交、金融、電商、影音、圖文等等,它幾乎無所不能,它正在連接一切。

智能手機可能淘汰嗎?什麼情況下可能被淘汰?這個問題我認為:

1、如果從移動智能終端這個定位來說,智能手機永遠不會被淘汰,就好像人需要食物、衣服、陽光和安全一樣,它已經成了人類的一個基礎需求,它也確實做到了可以滿足人的很大一部分精神底層需求,從這個層面上說,除非人類在進化道路上走回頭路,返回到低等動物階段,否則移動智能終端就永遠不會被淘汰。這個道理還和汽車、輪船、飛機自從代替了牲畜作為人類出行與運輸工具後,就永遠不可能被淘汰了一樣。目前的智能手機已經具有了終極功能之大成的發展,不可能被淘汰了。

2、但是目前這樣的智能手機,或者說這種智能手機形式的移動智能終端,未來是可能被更新換代後淘汰的——現在的智能手機最大的問題還是不夠便攜,使用的時候還起碼要用上一隻手,作為工具來說,它的便利性遠還沒有達到最佳境界,人總共只有兩隻手,吃飯喝茶工作都需要手,通訊聯絡和獲取信息如果被佔用掉一隻手的話,工作難免不便、工作效率難免下降,所以如果未來某一天誰發明創造出不需要動手即可流暢使用的移動智能終端,它就會將目前的這種智能手機淘汰掉,比如未來光屏幕可以代替現在的物理液晶屏的話,那麼所有目前手機中的各個零部件就可以裝入衣服的領子或者兩個肩部,攝像頭可以安裝在上衣口袋或者領頭,然後利用語音、臉部兩眼的小動作、甚至利用人的意念產生的腦電波控制智能終端,由三維全息投影或者一種光屏幕顯示器,現在這種智能手機就會被徹底的淘汰。

3、移動智能終端不可能淘汰消失,目前的智能手機要被一種全新的便攜式智能終端完全替代,就目前的科技發展來說,恐怕還早著呢,再有二、三十年都難說,比如三維全息影像技術,這幾年雖然一種有報道,某某某做出了什麼很厲害的全息影像了,但很快就有銷聲匿跡了,很明顯,這個技術還並沒有到了真正的被髮明創造出可以實用的地步,談商業運用就更加是十萬八千里之外的事情了。但是,目前來說,小的更新換代技術會可能會越來越密集的出現,比如小米的環繞屏、目前的摺疊屏,如果能夠大規模商用,那麼也算是一種對目前樣式的智能手機的淘汰,因為無論小米的環繞屏還是摺疊屏,確實已經讓目前的智能手機形式大大的改變了,當然不是三星Galaxy Z Flip摺疊屏這種形式,這種形式談不上多少顛覆性,最多隻能說是一種“復古”摺疊手機,只不過從功能機到智能機,從小屏發展成了大屏。摺疊屏要談顛覆,起碼要可以讓屏幕擴大超過三分之一才談得上是顛覆,比如5寸屏手機,展開屏幕起碼要達到七寸以上,真正的要靠摺疊屏顛覆目前的智能手機,我認為如果展開後的屏幕沒有擴大一倍以上,摺疊屏手機也是沒有前途的,更談不上淘汰目前的智能手機。

綜上,終極意義上的智能手機即移動智能終端會淘汰嗎?不能,無論科技如何發展,最多是形式、性能、功能上的超級大換代、大更新、甚至變異,因為它已經是人這種高級動物的底層需求之一,所以除非人返回低等動物階段,沒有了精神層面需求,或者人進化出超能力,擁有了可以不借助任何工具就具有遠程通訊聯絡和上網的能力,否則它不可能被淘汰。但是,它會在今後的發展中不斷的被新的技術產品更新換代,比如摺疊屏、三維全息影像、甚至虛擬光屏幕、腦電波控制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