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王”郭某鹏后续曝光

人们都说,所谓灾难,就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人性的善恶美丑,也照出了家庭的三六九等。


这场“下手毒辣”的疫情,举着一只放大镜,让每对父母都现出原型,也让每个孩子都露出真相。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这样一句话:“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深以为然。


父母从小在孩子的内心植入怎样的内核,将来他就会有怎样的人生:或者积极向上、温纯善良、阳光坚强,或者了无生气、破罐破摔、怨气深重。


01

三流的父母养的孩子:

又蠢又坏


前几天,郑州出了一个毒王。


9天,3国,4航班,1火车,连续地铁上下班!


“毒王”郭某鹏后续曝光

他轻松地打破了郑州连续19天零新增的记录,还让一栋办公大楼停工隔离。

在这个非常时期,我们所有人正宅在家里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他却飞了半个地球。

他的这番操作,只为看球赛!

好吧,你飞都飞了,境外回来总得主动报备和自我隔离14天吧。

并没有。


3月8日,9日,这位郭先生当没事人一样,如常搭地铁上下班,如常去食堂吃饭,还顺便去了花卉市场和药房。

3月11日,确诊了。

内疚,认错,道歉,不是一个正常人该有的行为吗?

但他没有,面对质问,只是轻飘飘地说句:我没看新闻,不知道。

更可笑的是,最后是他母亲出来道歉。

“毒王”郭某鹏后续曝光

而在此之前,工作人员多次打电话给他和他母亲,他们不是否认去过国外,就是拒接。


“毒王”郭某鹏后续曝光


最后,有关部门通过大数据发现其有境外旅居史后,立即送医隔离。

从小习惯父母代为收拾烂摊子,他们往往都养成了极度自私的性格,关键时刻,这个特点被放大,造成了这件简直可以载入史册的事件。


不戴口罩、隐瞒病情,对着医护人员咳嗽;还有些人,连居民楼里的电梯都不放过……


疫情期间,一段“15岁男孩朝电梯吐口水”的监控视频被传到网上,掀起一波讨论。


“毒王”郭某鹏后续曝光


视频里,一名戴着口罩的男子在按下按键后,将口罩摘下,朝着电梯门大吐口水。电梯门上的口水痕迹十分明显,令人作呕。


随后,柳州市相关部门介入调查,找到了这名“口罩男”——一名15岁的初中生!


直到视频在网上传开了,警察找上了门,孩子的家长才开始出面道歉了:


“叛逆期就是这样,我们又不敢迁怒他……”


“希望大家原谅他吧,他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何必为难他”


“你们这样人肉一个孩子,还配图,你们这是要毁了这个孩子吗?……”


“毒王”郭某鹏后续曝光


话里话外除了包庇袒护转移责任,就是怪罪邻居小题大做,“对不起”这三个字,通篇提都没提。


众所周知,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是唾液和飞沫,口水是最大的载体。


若是在平时,这件事口头教育也罢,但在敏感时期,这种故意为之的行为已经涉嫌危害公众安全。


惯子如杀子,溺爱不是爱,是最深的伤害。


“他还是个孩子”,不是完美辩词,而是犯罪分子的温床。


事实证明,有些人不是蠢,他们就是真的坏!


“毒王”郭某鹏后续曝光


疫情面前,有人冲锋陷阵、奋不顾身;有人居家隔离、遥望春天;有人捐款捐物,有一份力出一份力;可是也有人只想自己快活、哪管别人死活!


灾难面前,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人,也是一个个家庭。


我们没法推测,那些做出“坏”举动的孩子,背后有着什么样的父母,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家庭教育有重大缺失。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说:


“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还记得罪犯在临刑前咬掉妈妈乳头的故事吗,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只看眼前快乐,舍不得孩子吃一点苦的父母,早晚会把孩子推进更大的漩涡中。


02

二流父母养的孩子:

任性狂妄


据@中国警察网 发布的视频显示,有网友爆料称,一名隔离区的女子因为喝水问题与工作人员发生争执,还想冲卡闯出去,随后警察赶来处理纠纷。


视频中,一位穿着特警字样防护服的男子正在询问一位年轻女子:“刚才是否要冲卡闯出去?”女子对此予以否认。


随后特警对女子提出口头警告说:“这里不是宾馆,这里是隔离区……”但话还没说完,便被女子打断,该女子说:“隔离区也要保障人权吧。我已经三天没有喝水了。”


“毒王”郭某鹏后续曝光


原来,女子表示要喝矿泉水,而且还要把快递寄到隔离区,由此与工作人员发生了争执。


工作人员表示,隔离区有开水壶,大家都是烧开水喝的。但女子称开水里都是杂质,没有办法喝。


视频中,特警回怼女子说:“这里不是来给你旅游的。”


矿泉水比起自来水,口感更佳,水质更纯净。在平常时期,多掏几块钱就可以做到;


可是,现在不比往常:病毒传播以人为载体,而且传播烈性极强,控制难度极大。在这种背景下,每个人的行为,都会直接影响他人,而且是致命的威胁。


这一刻,我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人与人之间,真正成为“命运共同体”,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所以,

当全国医护人员逆向而行,冒着生命危险极力抢救病患;


当所有普通民众放弃工作、休闲、娱乐,困守家中,等待抗疫胜利的曙光;


当所有人都团结一心,如此努力地与病毒抗争时,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相互的体谅与尊重。


在这样的时候,跳出来说“我要喝矿泉水”的,就不再是追求生活品质,而变为了“自私的巨婴”。


——因为这需要他人冒着感染风险、牺牲更多时间与精力才能满足,而需要别人去配合、需要他人去买单的“自由”,则是越了界的“任性”。


这样任性的巨婴,终有一天,会发现社会并不是爹妈,不会360度的惯着他。到那个时候,他得到可能不止是失望和愤怒,还有社会规则给他的惩罚。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


你在做,孩子在看。


一个巨婴会怎样养孩子,又会给孩子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呢?巨婴能养出来顶天立地的社会人吗?答案不言自明。


03

一流的父母养的孩子:

大义担当


疫情初期,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护士王嵩接到通知,准备随时待命,支援武汉。


从医院回来,她先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妈妈只说了一句话:“去吧,孩子,相信祖国,相信医院。”


而她的妈妈,就曾奋战在03年非典发热门诊一线。


“毒王”郭某鹏后续曝光


他们都说:“17年前,非典爆发,世界保护90后;17年后,新冠来袭,换90后来保卫世界。”


当然了,不是每一对父母都能成为非典里的战士,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新冠里的战士。


我们更多人,都有着平凡的父母,养着平凡的儿女,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今年1月18号,疫情还未爆发的时候,上海15岁的中学生赵珺延受舅舅邀请,到印尼雅加达过寒假。

然而刚到印尼没几天,就传来新冠肺炎的消息。

赵珺延的舅舅得知消息,第一时间放下生意的事儿,组织员工以最快的速度,紧急搜医用口罩。

仅仅两天,就收购了2万多只口罩,打算捐给家乡的温州市苍南县人民医院。


“毒王”郭某鹏后续曝光

可是口罩虽然有了,如何运回国内又成了难题。


运费极其昂贵,最好能够有人坐飞机带回国内。

可是面对疫情严重的中国,当地没有人愿意冒这个险。

15岁的赵珺延主动跟舅舅说:“舅舅,让我来吧。我坐飞机运回中国去。”

虽然赵珺延的舅舅和妈妈的意思,都是让他在印尼多待一段时间,暂时不要回国。


可是他却对妈妈说:

“我已经是中学生了,我是中国人,这个困难时刻,尽我所能为国家出力,为家乡做点事,义不容辞。”


“毒王”郭某鹏后续曝光

最终妈妈拗不过他,在印尼关闭往返中国的所有航班之前,帮他抢到了一张机票。

而赵珺延就一个人,用5个24寸行李箱回国。

行李箱没有任何私人物品,就是1.5万只口罩。这是他能承受的运输重量的极限,这批口罩,也因为他的努力,顺利被运回家乡。


每个少年都很平凡,但每个平凡的少年都为这个国家出自己的一份力,就让人看到了光芒的样子。


《镜子》里有句经典台词: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在纸上作画的人,白纸变成什么样,关键在于父母。


你的行为,就是勾勒孩子人生的画笔。


教育孩子成长的同时别忘记自我成长,吾日三省,让健康、积极、真实的自己去影响孩子,共同成长。


要知道,你的不自省,将会赔上孩子的整个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