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1929美國經濟大蕭條-紐約股市崩潰後,隨即發生了10件大事

前言


20世紀20年代,美國人民逐漸養成了信貸消費的習慣。他們貸款買房,過度消費,而且很少有儲蓄的習慣。這種狀況的持續發展,導致了經濟泡沫的產生。表現在股市上,就是股票價格一路高企。有一些精明的投資者開始對自己持有的股票信心不足,他們擔心股票的價格會下跌。


於是在1929年的10月24日,一些投資者開始賣出他們的股票。股市開始出現下跌趨勢,這傳遞出了一個非常不好的信號。到了10月29日,星期二,心懷恐慌的人們紛紛開始拋售手中的股票,結果導致股市驟然間一瀉千里。那一天,紐約證券交易所的140億美金在一片“賣!賣!賣!”的交易口令中灰飛煙滅。


那麼,在美國股市崩盤之後,隨即都發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呢?


01 跳樓自殺謠言

人們對“黑色星期二”普遍有一種刻板印象——在那一天,股票經紀人排著隊,帶著絕望的神情,從辦公樓上一個接一個地跳樓自殺。有小報消息說,百老匯下游的河流都被自殺者的屍體所堵塞。但真相併非如此。


揭秘:1929美國經濟大蕭條-紐約股市崩潰後,隨即發生了10件大事

事實上,在整個20世紀20年代,美國的自殺率一直在穩步上升,它不是隨著經濟危機的到來而突然爆發的。這一數字在1932年達到頂峰,當時每10萬美國人中有17.4個人自殺,這是歷史最高水平。在大崩盤發生後的頭幾周,紐約市的自殺率實際上比前一年還要低。


02 關門清理垃圾

“黑色星期二”實際上更像是一個“黑色周”。它從1929年10月24日一直持續到下一週的星期五。那一天,華爾街終於關門了,瘋狂的拋售行為得以暫時停止,工作人員對外宣稱是為了“清理垃圾”。


揭秘:1929美國經濟大蕭條-紐約股市崩潰後,隨即發生了10件大事

公平地說,在那幾天,股票交易所裡積聚了大量的人類瘋狂行為造成的垃圾,的確需要好好清理一番。但實際上,他們關門的真正原因是想給員工和投資者一個冷靜下來的機會。雖然事後證明,這一招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03 鉅額市值蒸發

那一天,紐約股市的崩盤到底有多嚴重?在整個20年代,紐約股票市場的價值一直在穩步上升。在20年代末,它的增長速度真的堪稱是“指數級”的。從1928年底到1929年9月之間,股票市場的市值直接翻了一番。


揭秘:1929美國經濟大蕭條-紐約股市崩潰後,隨即發生了10件大事

然而,當股票泡沫真的破裂時,它破裂的方式也是史詩般的。在“黑色星期四”和“黑色星期二”之間,超過260億美元的股票市值人間蒸發。僅在“黑色星期二”這一天,股市又損失了140億美元。而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總花費也不過300億美元。一直到25年之後,紐約股市才恢復到了1929年9月時的市值水平。

04 全球股市遭殃

紐約股市崩盤和美國大蕭條通常被認為是純粹的美國事件,但事實並非如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的發展變得高度依賴美國經濟。當美國衰落時,其他國家也未能逃脫被波及的命運。


揭秘:1929美國經濟大蕭條-紐約股市崩潰後,隨即發生了10件大事

“黑色星期二”引發了全球其他國家股市的暴跌,隨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導致全球大部分地區同樣陷入了經濟蕭條。加拿大受到的打擊尤其嚴重,蒙特利爾和多倫多的股市在“黑色星期二”之後不久就崩盤了。


05 銀行大批破產

在“黑色星期二”事件中受打擊最嚴重、最迅速的無疑是銀行業。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很多人爭先恐後地趕往銀行,想取出他們的畢生積蓄,這直接導致了許多銀行的破產。


揭秘:1929美國經濟大蕭條-紐約股市崩潰後,隨即發生了10件大事

在經濟危機爆發之前,大多數銀行一直將客戶的儲蓄投資於股票,這些投資有時得到了客戶的許可,有時客戶並不知情。當人們排著隊試圖取回自己的錢時,才發現原來這些錢早已經消失在了崩盤的股市裡。


06 消費急劇緊縮

受到股市崩盤影響的不只是銀行業,其他行業很快就感受到了“黑色星期二”帶來的刺痛。同樣是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美國人民不約而同地停止了消費。本來沒有儲蓄習慣的美國百姓開始變得謹慎起來。


揭秘:1929美國經濟大蕭條-紐約股市崩潰後,隨即發生了10件大事


20世紀20年代,美國的國內消費水平一度達到了歷史最高點。股市崩盤之後,消費急劇緊縮,這導致許多美國企業,無論大小,在幾個月內就關門大吉了。


07 洛克菲勒救市

約翰·D·洛克菲勒是美國最早的“富人”之一,屬於一個可以被視為美國金融之父的家族。在”黑色星期二”之後的幾天裡,他和他的家人開始大量購買各種股票,他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為瀕臨崩潰的美國經濟止血。


揭秘:1929美國經濟大蕭條-紐約股市崩潰後,隨即發生了10件大事

與此同時,洛克菲勒家族也想利用他們自身的影響力,來提振美國股民的信心,進而穩定市場。洛克菲勒大膽地承諾,他自己的公司——標準石油公司的股票不會下跌。不幸的是,他的努力並沒有成功。


08 每天限時交易

華爾街經歷了為期三天的閉市之後,在1929年11月4日重新開放。但對開放時間做了限制,每天只允許交易三小時,希望這樣的措施,能夠阻止極端數量的股票拋售,防止市場繼續探底。不幸的是,人們的信心已經喪失殆盡,拋售狂潮愈演愈烈,華爾街最終被每天這三個小時的交易量所壓垮。


揭秘:1929美國經濟大蕭條-紐約股市崩潰後,隨即發生了10件大事

在“黑色星期二”之後,紐約股票市場又經歷了連續兩週無休止的暴跌,終於在1929年11月13日完全觸底。那時候,股市的市值已經跌到了1929年9月市值的一半以下。


09 專家慘被打臉

即使在“黑色星期二”結束、鉅額金融損失得到全面統計之後,許多美國人仍未能清醒地意識到這場災難的深遠影響。數不清的金融專家在事件發生後大膽地表示,這不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重大問題。


揭秘:1929美國經濟大蕭條-紐約股市崩潰後,隨即發生了10件大事

哈佛經濟學會在1930年初發表了一份聲明,稱大規模的經濟蕭條是“不可能的”。芝加哥大陸銀行行長預測說,金融危機對商業幾乎沒有影響。對於這些自以為是的專家們,歷史狠狠地扇了他們一記耳光。


10 失業浪潮洶湧

1929年夏天,美國經濟就已經面臨緩慢的衰退,但直到股市崩盤之後,情況才完全惡化。沒過多久,“黑色星期二”的影響就在美國工人中產生了強烈的反響,許多企業倒閉,隨之而來的就是勢不可擋的失業大軍。


揭秘:1929美國經濟大蕭條-紐約股市崩潰後,隨即發生了10件大事

到1930年,找不到工作的美國人不到10%。到1933年,這一數字激增為25%,也就是大約有1500萬人失業。時任美國總統胡佛因在此次危機的應對過程中反應緩慢而為人詬病,他也曾試圖創建就業項目,以啟動就業,但最終未能阻止整個國家陷入大蕭條。(文/世界歷史那點兒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